- +128
專訪古風攝影師知竹:好看的照片太多,能讓人記住的太少
原創(chuàng):空名宇
小編曾在她影像微信群里做過調(diào)研,請粉絲推選最喜歡的女攝影師,古風攝影師知竹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攝影師之一。
這一點出人意料,當然不是因為攝影師,而是古風攝影的受歡迎程度,已經(jīng)打破原有的“漢服圈”,走進更廣闊的大眾審美之中。
但是究竟什么叫做古風攝影呢?時尚攝影師陳漫、孫郡、張家誠的“中國風”與影視劇中常常提起的“古裝”,還有始終站在爭議前線的“漢服攝影師”,這些與“古”搭邊的詞匯究竟有哪些不同呢?在攝影范圍內(nèi),各自又有哪些特點呢?
今天,我們就跟知竹來聊一聊。

坐標杭州的90后古風攝影師,
作品風格唯美清新,擅長古風視頻拍攝,
導演多部MV、微電影作品,累計播放量過億。





▼
你對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一個喜歡影像的創(chuàng)作人,創(chuàng)作身份可以是編劇、導演、攝影、后期等,樂趣是在于創(chuàng)造影像的成果,看到成果的時候就會特別有成就感。
你不認為自己是漢服攝影師嗎?
我生活中是同袍,會在日常或旅行的時候穿著漢服,也非常熱愛漢服。但因為工作原因,有的拍攝題材沒辦法直接使用形制嚴謹?shù)臐h服來進行拍攝,會選擇影視服裝或者存在形制爭議的服飾,所以不敢給自己打上“漢服攝影師”的標簽,以免誤導新入坑的同袍們。
在網(wǎng)絡上,關(guān)于漢服的爭論很多,大家好像都會有點畏懼這個詞。
爭議可能大多在于形制?因為有的形制年代久遠,缺少出土文物的佐證,服飾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只能靠想象,那么就不太被認可。
出土文物,算是一個定義“漢服”的標準嗎?
畢竟有現(xiàn)成的文物,商家在制作的時候也有參考。比如齊胸襦裙,沒有文物出土,商家只能依照古畫和陶俑的外部樣子來猜測,于是很多人不認可。但宋制、明制有大量文物,算得上“標準”吧。
在實際的古風拍攝題材中,對服裝不會有那樣嚴格的規(guī)范吧?
我個人在拍攝的時候,一般會優(yōu)先從漢服里選擇服飾,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會考慮影視服裝。因為影視服裝的人物屬性設定會更明顯,比如從衣服就能看出這個人的性格、家庭條件、社會地位等等。

還原傳統(tǒng)服飾的影視劇,是一個很理想的狀態(tài),因為在劇組待過的話,就知道其實挺難的。首先是裁剪,戲服大多是立體裁剪,而漢服是平面裁剪,除非裁縫技術(shù)特別好,那么一般立體裁剪肯定會更合身顯瘦。演員上鏡本來就顯胖,所以戲服設計要顯瘦才行。其次是成本,很多影視劇除了主演的衣服,配角和群演的服飾都是租的,單獨給所有角色定制漢服的成本也非常高。但希望以后能看到還原傳統(tǒng)服飾的影視作品,我還是非常期待的哈哈!
但是還是有一個規(guī)范的吧?如果漢服配上了清朝的道具,豈不是很奇怪嗎?
嗯嗯,嚴謹?shù)呐臄z要有一定的朝代方向,比方說明制的衣服配上唐風的造型,一看就不協(xié)調(diào),這樣搭配肯定是比較違和的。不過拍攝漢服寫真還好,因為很多時候拍照的目的不是為了復原,主要是為了展示美,哪怕我們用現(xiàn)代的道具,拿著拍照也沒問題,誰說穿著漢服不能戴眼鏡或者穿球鞋呢,自己開心就好。
▼
我們聊了半天古風,但究竟什么時候“古風攝影”?什么樣的作品才是古風攝影作品呢?
古風,我的理解就是古代或古典的風格,古風和漢服不能畫等號。在商業(yè)攝影里,還流行一個詞叫做“中國風”,以攝影師陳漫、孫郡為代表,主要是在作品中體現(xiàn)中國古典文化和韻味。在這種風格的創(chuàng)作中,被攝者不一定穿漢服或古裝,主要呈現(xiàn)的是一種東方韻味。
是因為對古風題材的喜歡,才讓你開始攝影嗎?
我是先喜歡上漢服,后面才玩的攝影。我從小就喜歡古詩詞以及古典文化、文學,以前也自己寫詩作詞。大學時代入了漢服的坑,那時候買漢服還挺貴的,都是兩三千一套,學生黨望而卻步,玩攝影則是畢業(yè)好幾年之后的事了。
你的選擇很正確,古風題材從前兩年的小眾,現(xiàn)在變成了當下非常受歡迎的門類。
畢竟古典文化還是根植于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吧,就像很多姑娘小時候都披過床單假扮白娘子哈哈哈。說到這個,我想起來2015年,我去杭州旅拍,穿漢服會被認為是在拍戲或者演出,甚至有游人會喊“白娘子”。但現(xiàn)在西湖邊身穿漢服的人特別多,大家都習以為常,并且知道是漢服,所以變化還是很明顯的。
我發(fā)現(xiàn)你在拍攝中,常會以一個故事為基礎展開創(chuàng)作。
就一個人設或者一個小小的主題吧,有時也不是一個具體的故事。我會通過一個人設傾向,提供給觀眾一個腦補空間。如果只是純粹地將人物放到一個環(huán)境里,讓她來擺一些固定動作,畫面好看,但未必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現(xiàn)在照片拍得好的人太多了,如果想讓人印象深刻,提供一個記憶點是很好的方式,而人設可能就是很好的記憶點。


各種小說古裝劇等等,我以前非常喜歡看小說,現(xiàn)在比較忙,沒有時間看小說或者追劇,所以平時會在B站上看一些古裝混剪的短視頻,例如古典美人合集、古風舞蹈合集等,聽音樂基本也以古風歌曲為主。
你好像很喜歡研究光線?
瞎琢磨(笑)。我買了一堆燈,時不時就拿出來擺弄一下。學習布光還是要多去實操練習,也可以找一些電影模仿,比方說下面這組圖片,就是參考電影《霸王別姬》,從側(cè)面高處打一束光,模擬舞臺的感覺。


以前身邊喜歡這方面的大部分是女孩子,這兩年開始男生多了不少,我的學生里就有很多是男性,因為網(wǎng)絡的宣傳,整體基數(shù)在變大,不管男生女生都多了很多。


現(xiàn)在就是想拍好每一次創(chuàng)作。
你會一直拍下去嗎?
我的樂趣在于創(chuàng)作,目前主要是以攝影師的身份,偶爾當導演和編劇。不敢保證自己會一直拍下去,因為我特別喜歡探索新領(lǐng)域,但是會一直創(chuàng)作下去。
視頻拍攝、影視拍攝是你未來的方向嗎?
視頻可以表達比平面更多的內(nèi)容,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也是需要大量學習的領(lǐng)域,所以目前干勁十足。但是照片我也很喜歡,它可以傳遞更直接的美感,擁有更強的傳播性。所以不太拘泥于形式,開心自由的創(chuàng)作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點擊
閱讀原文↓
-
圖片提供 | 知竹
采訪 | 空名宇
編輯 | 空名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