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16
券商迎定向“降準”!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繳納比例再調降
券商又迎定向“降準”。
4月7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發布公告稱,為順應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需要,配合貨銀對付改革的落地實施,進一步提升市場資金使用效率和結算備付金精細化管理水平,擬正式啟動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差異化調降工作。
“具體為根據結算參與人的資金收付時點設定不同的繳納比例,其中結算參與人可自即日起,就托管業務向中國結算自主申報選擇適用差異化或固定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收方式。”中國結算指出。
中國結算進一步指出,在2022年4月已將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自18%調降至16%的基礎上,此次中國結算引入差異化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機制,將實現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繳納比例由16%平均降至15%左右。
時間安排方面,中國結算稱,將積極穩妥組織全市場開展相關準備工作,預計需要2個月準備時間。正式實施時間將另行通知。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相關工作的正式實施,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將出現連續兩年下調的情況。
2022年3月17日,中國結算當時公告稱,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降低市場資金成本,服務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中國結算配合正在推進的貨銀對付(DVP)改革,自2022年4月起將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自18%調降至16%。
此外,在2019年,中國結算也曾下調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收取比例。
2019年12月20日,中國結算表示,經履行向證監會報告程序,正式發布《結算備付金管理辦法》(2019年修訂版),并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其中,將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收取比例由20%降至18%。
據悉,結算備付金指作為結算參與人存放于其在中國結算開立的資金交收賬戶中,用于完成證券交易及非交易結算的資金。結算備付金制度是保障證券市場正常交收的重要基礎制度,為維護結算系統的正常運行、防控結算風險等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俗而言,即證券公司、期貨公司或者是其他的結算機構為客戶代理買賣而設立的交易手續費準備金,業務規模越大備付金的金額越大。
有市場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解釋說,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的下調,一般被市場理解為券商業的“降準”。此舉將減少全市場資金占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的流動性壓力。
對于本次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下降將釋放的資金量,滬上某券商非銀首席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測算稱:“大概也就幾十億,規模不大,信號意義更強。”
“現在上市券商總的結算備付金規模,大概在5000億元左右,其中股票交易的結算備付金占半壁江山。本次調降比例在1%左右,初步測算下來資金量不多。”該非銀首席進一步指出。
2022年1月4日,證監會正式啟動貨銀對付(以下簡稱DVP)改革。
證監會當時也指出,改革同步降低結算參與人的結算備付金最低繳納比例,有利于減少全市場資金占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DVP改革保持投資者現有交易結算制度和習慣基本不變,對廣大個人投資者沒有影響。改革有利于從制度上增強結算體系安全性,進一步吸引境外資金進入中國市場。”證監會彼時進一步指出。
據悉,DVP是國際市場普遍采用的基礎制度,用于保障證券交易達成后錢券足額交收。我國證券法明確規定,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為證券交易提供凈額結算服務時,應當要求結算參與人按照DVP原則,足額交付證券和資金,并提供交收擔保。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