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40
  • +1
    63

5·12地震十年·家書|就像從未離開過

文/張丹玥
2018-05-11 13:55
来源:澎湃新聞
澎湃人物 >
字号
互动H5|征集“我的汶川记忆”:十年前地震时你在哪里?【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這個冬天似乎不太冷,人們對新年的熱情也隨著溫度,一同漲得老高。

有空的話,就來北川過年吧。羌家兒女會給你最好的款待。蒸熱的老臘肉,上面附著亮亮的油光,和著那“滋滋”的聲響,一同端到你面前來。拈一塊放進嘴里,仔細品嘗,瘦肉柔韌而不綿軟,肥肉多汁而不油膩,再配上那勁道的皮,真乃肉中之王。再配上一杯自家釀的馬槽酒,它不像白酒那么辛辣,而是一種濃濃的醇香,充斥著你的嘴,使你感到滿滿的幸福在心頭蕩漾。

吃飽喝足,便去參觀羌家的碉樓吧。那石頭砌的樓,不僅結實,還美觀。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公主的城堡——只是這城堡生在中國,便添了不少古色古香的味道。你問為什么樓上掛著羊頭的裝飾?羊是羌族信奉的神,大街小巷都是以羊為圖案的飾品。你買了一串羊角項鏈,高興地掛在脖子上。

然后你問:北川還有啥子地方可以去耍的哦?

給你當導游的北川人沉默了,所有北川人都沉默了。

空氣凝固在這一刻,時間慢吞吞地往前走。半晌,你聽到他們的聲音,像是從遙遠的天際傳來,倔強地在空中盤旋,不肯落地。

老北川的......地震遺址。

2018年4月20日,北川舊城。 視覺中國 圖

【一】

時間倒撥回2008年5月12日。前一天是星期天,我在外公外婆家玩了一天的積木。吃過晚飯,我向他們道別,準備回家去。快要走出大門的時候,聽見有人叫我名字。

外公倚在家門口的欄桿上,雙手抓住欄桿,探出半個身子對我喊:路上注意安全!

他的身邊圍繞著他和外婆種的花,一朵朵開得絢爛。那天的太陽格外好,我要微微瞇縫著眼,才能看清外公的樣子。

我回頭,用力揮揮手說:曉得了,拜拜!其實我家離外公外婆家也就五分鐘左右的走路距離,況且我已經是11歲的大孩子了,完全不用擔心嘛。外公一直那么緊張我,從小到大都是。

12日一早,媽媽就去上班了。前一晚我好像與她起了爭執,便賭氣不與她道別。她出門了,留給我一個穿黑衣服梳著發髻的背影。

外公外婆媽媽和小時候的我。文中圖片除標注外,均由張丹玥供圖

那一天是星期一,語文老師教給我們一首詩《有的人》。這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我非常喜歡。小時候我記憶力特好,讀兩遍課文就能記住。于是我隨時隨地都念念有詞。課間操背一背,下課背一背,中午時間緊,午飯在學校旁的小館子隨便一吃,接著背。直到午休結束后,文藝委員打開電視準備收看“紅領巾電視臺”,我還在思索怎么把這首詩背出感情,背出境界。

突然有人戳我的背,緊接著聽到一句:“張丹玥,幫我交交作業。”

不用回頭我就知道是肖雅月。她是我的好朋友,我們兩個的家也挨在一起,一有空就相互串門。她性格開朗,大大咧咧,我害羞內向,細膩敏感。這樣互補的性格在我們的交往中對我們兩人都起了積極作用:我被她帶得更善于表達自己了,而她也漸漸變成一個細心的人。我倆前一周還一起去北一中玩,媽媽帶我們去吃晚飯,和顏悅色地問肖雅月: “肖雅月以后準備在哪里讀初中啊?”

她回答說:“我媽她們準備把我弄到綿陽或者江油那邊去讀,那邊教得好一些。張丹玥呢?”

媽媽看我一眼,用寵溺的語氣說:“她呀,她就在北川中學。她想留在北川讀。”

我遺憾地說:“還說初中可以住一個寢室呢。”

有了以上的對話,她讓我幫忙交作業時,我是極其不情愿的。我在心里說:肖雅月啊肖雅月,你可是要去綿陽讀書的人,可不能養成壞毛病。如果我這次縱容你了,以后你寫作業肯定又是拖拖拉拉的,這樣不好。于是我板著臉說:“我才不去,你自己去嘛。”剛好清潔委員在后面喊值日生快來倒垃圾了,我正不知怎么向她解釋我不去的原因,巴不得快點逃離這個尷尬的現場,拿著垃圾桶就出門了。

我是一個做事慢吞吞的人,每次倒垃圾的時候,我都悠閑地走到校門口,瀟灑地把垃圾一倒,再哼著小曲回教室。可那天,一出門我就感覺不對勁。上午還是陽光明媚的天突然陰沉了下來,風吹得很大,在我耳邊奏出“颼颼”的旋律。看著黑壓壓的云層在天空聚集,我突然覺得很害怕,不禁加快了走路的速度,一路小跑回了教室。放下垃圾桶回到座位上,還沒問肖雅月作業怎么樣了,就感覺桌子動了一下。

 “你搖桌子干嘛?”我問我同桌。他是個很調皮的男生。

他茫然地說:“沒有啊。”

我正準備說點什么,桌子又晃了起來。這次不只是桌子了,腳下的地也開始晃動。緊接著整棟樓開始劇烈地晃動起來,我感覺自己快坐不穩了。

教室里沒有老師,大家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北川很少地震,從我出生以來幾乎沒感覺到過,所以我懵了,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突然有人大喊:“地震了,快跑!”我跟著同桌迅速起身,艱難地往外跑去。我的位置離教室門只有十幾步的距離,我卻感覺像是走了一個世紀......

終于踏出了教室門,我正準備轉個彎下樓,腳卻好像被什么東西拽了一把,我一下趴到了走廊的地板上,看見我們班同學好像都變成了這種姿勢。趴在我前面的那個女生穿了件綠色的衣服,我見她用手護住頭,我也下意識地護住頭。突然我的身下裂開了一條縫,我掉了下去。感覺自己在空中翻滾,耳邊是很大的風聲,伴隨著“嘩啦啦”石子掉落的聲音。我安慰自己說,這一定是個夢,只是比較真實而已。

【二】

當我睜開眼睛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我的面前已經沒有完好的建筑了,一溜的斷壁殘垣。我的右腳被幾塊預制板緊緊壓住,預制板疊在一起,和我的大腿齊平,可我一點也感覺不到痛。傳來痛感的是左腳腳踝處,那里破了一個大口子,正往外滲著血。頭上感覺濕漉漉的,我用手摸了摸,摸到一堆細碎的小石子,手指上赫然印著猩紅的血。嘴巴里也是咸咸的,我吐了一口唾液出來,唾液里面也包裹著紅色......

我想我完蛋了,我肯定受了內傷,又被這樣壓著。我會死在這兒了。突然我注意到我衣服左邊的袖子和左側的布料被一大攤的血染紅了,從肩膀一直到胳膊肘。衣服上的圖案都被血泡得模糊不清了。可是,我身上沒有傷啊,這些血哪來的?我抬頭看了看,一個女孩就躺在我的斜上方,她身下有一攤血,一滴一滴滴在我身上......與此同時,不遠處有一個男孩,被卡在兩塊預制板中間,他伸出雙手,無助地對我說:快,快救救我......

2008年7月22日,北川中學地震現場。 視覺中國 資料圖

余震襲來。這是一次很厲害的余震,搖得我頭上的碎石粒往下掉了一大堆。我抬起頭,發現頭上是幾塊大石頭,它們被一堆碎石粒和鋼筋兜著,但有點快兜不住了。我有點害怕,那幾塊大石頭如果掉下來,我必死無疑。這時,我聽到我們學校的張校長在問:“有沒得人?有沒得人?”

眼前是黃沙一片,我只能依稀辨認出幾個人影,是沒有被壓到的學生。我艱難地伸出手,用沙啞的聲音喊道:“這里!這里有人!”一邊使勁揮手。有個同學發現了我,他走近看了一下,應該是覺得他救不了我,便在安全一點的地方蹲著。

這時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了,我覺得應該是張校長,便大聲地喊著:“這里有人,救救我!”可余震又來了,本來就岌岌可危的廢墟被余震拼命撕扯,張校長帶著幾個學生,往透出光亮的出口去了。

我怕極了,我害怕我會死在這里。只有一種辦法了,自救。我嘗試著把右腿拼命往外拉扯,一次,兩次,三次......我終于把腿伸出來了!但是鞋卻留里面了。我試著走了兩步,右腳毫無知覺。我想把鞋拽出來,奈何它被石頭壓得死死的,我只得放棄。走出出口前,我對那個男生說:對不起,我救不了你,會有人來救你的!我怕我使勁拽他,會使本就脆弱的廢墟松動,那我倆一個也活不下來。

謝天謝地,他后來被救了出來。

【三】

后來無數次想到這個經歷,我都唏噓不已。從小我就是一個愛哭鬼,遇見事情就只會哭,從不會第一時間去想解決的辦法。而在廢墟中的自救,是我11年來,最冷靜、最勇敢的一次決定。可能是我的親人們,用他們最后的幸運,為我搭起了一座通往人間的橋梁,讓我幸運地從死神手下逃脫。

5月12日那天余下來的時光,我強迫自己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別的小孩都在哭哭啼啼時,我表現得異常勇敢,一滴淚都沒有流。覺得害怕時,我便一遍遍背白天背過的那首《有的人》,背著背著就不怕了。只是那天的黑夜太漫長。之后的成長中我經歷過很多通宵未眠,但沒有一次像當時那樣,余震不斷,到處是呼救聲、呻吟聲、巨石滾落聲、建筑坍塌聲......

印象最深的是有個同學坐我旁邊,一直吼著頭好痛,要痛死了,一會又說要去找媽媽,起身就要跑。我拉住她讓她不要到處走,她比我高大,一把掙開我的手,哀嚎著抱住頭。

還有一個媽媽,全身是血,拖著殘破的腿,撕心裂肺地喊:“我娃,我娃喃?”她在幸存的孩子里面找了一圈,沒看見她孩子,便拖著殘腿往廢墟里去,邊走邊哭:“我娃,我娃......”

5月13日從北川撤離后,我再也沒見過一些人。但我固執地相信,他們都還活著。當時大街小巷都在放成龍的《生死不離》:“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我想他們一定也在找我,只是還沒找到而已。

2008年5月16日中午,北川縣城的撤離隊伍,一名兒子用竹簍裝著自己的父親在趕路,預計將要到來的山洪讓山區的群眾加快了撤離的速度。 視覺中國 資料圖

5月21日,北川縣城封城。再后來,我看到了三條與我掛念的人有關的信息。

一條是關于一個學生的新聞報道:“在地震中遇難的班主任彭建老師(編注:張丹玥的母親)曾教導他......”

一條是:沉痛哀悼禹風詩社全體成員。我在里面看到了外公的名字。沒有找到外婆的名字,很長一段時間我仍心存希望。

一條在遇難者名單里面:肖雅月,北川曲山小學學生,1996.8.2——2008.5.12

我以為我會哭,會痛不欲生。但我沒有。我的心像是死掉了。它被厚厚的冰封住,再也融化不開了。

【四】

地震發生的時候,外公在文化館,他們的禹風詩社——一群熱愛文學的老年人組成的詩社正在開會。外婆應該在家里,午睡或是做家務。那天中午我沒有回家吃飯。我腦海里關于他們最后的影像,還是前一天外公站在陽臺上,喊住出門的我說,路上小心一點。

現在,他們睡在地下十幾米的地方。我都搞不清方位。我的家鄉沒了,愛我的外公外婆也沒了。

地震百天后我回北川,北川正在發泥石流。舅舅堅持要去外公外婆的家那一帶看看,因為太危險,他和另一個舅舅帶著姐姐去,我們其他人先撤離到高處。當我再一次回去時,已經找不到與外公外婆相關的任何痕跡了。十幾棟樓接連垮塌,被地震波往前推了幾十米,再被傾瀉下來的大山掩埋。泥石流又席卷過這荒涼的土地,誰能找到當時人被埋在了哪里。

后來我夢見外公,他說他當時被地震波沖到了很遠的地方,還告訴了我那個地名。“晶晶,你為什么不來找我?后來我堅持不住了。”

對不起,外公,對不起。

外公和小時候的我

地震8年后的5月12日,我和舅舅去到外公外婆的墳前。舅舅邊燒紙邊念叨著說我們一切都好。我把紙錢一張一張地扔進火里,看著它們被火焰一點點吞噬。我在心里說:我回來看你們啦。你們放心吧,我會好好長大,好好生活。

被燒焦的紙屑突然被一陣大風掀了起來,“呼呼”地往我身上撲。不遠處光禿一片的大山,傳來了幾聲鳥鳴。

舅舅和姐姐整理外公外婆的遺物,有外婆跳舞的衣服,有外公的詩稿,有很多很多照片。舅舅把照片一張張攤開,姐姐在旁邊沉默地看著。我走過去,姐姐拿著一張外公年輕時候的照片,對我說,爺爺年輕時很帥。

我接過這張照片,在看到另一張照片的一瞬間哭出了聲。

放在地上的一張照片,被水泡得發黃,卻發出無比溫柔的色澤。外公一頭黑發,劍眉星目。背挺得筆直,表情有點嚴肅,嘴角卻掛著一絲笑意。外婆扎著兩條油亮亮的大辮子,面容姣好,眼睛里似有星光閃爍。

他們溫柔地看著我,像之前的每一天那樣。 

我知道,他們雖然只給了我11年的愛,但已足夠我在未來的歲月里走得更遠。就像從未離開過。

【五】

媽媽在北川中學教學樓前

2008年5月12日,作為高中老師的媽媽,在地震時被教學樓的廢墟掩埋,再也沒有醒來。

地震后我第一次進入北川中學,廢墟已經被清理得差不多了,幾棵樹上掛了橫幅“沉痛哀悼地震中遇難的老師和學生”。和小伙伴打乒乓球的球臺還在,可我再也等不來和我一起打球的人。我走到媽媽的宿舍樓下,她住的樓很老但很堅固,地震時候只掉了幾片瓦。

我在樓下站了一會,想象媽媽還會飛奔而來,抱起我輕聲喚我“晶兒”。

我常常夢見媽媽以不同方式死去,每一個死亡方式,都離現在的我那么近,離小小的我那么遠。這樣,她就能再多陪我一會,再多一會,看著我長大、結婚、生子。

再后來,老北川成了地震遺址,北川中學被全部推平,上面修建了紀念館。山東援建修建了美麗的新北川,很多老北川人都入住了新北川。

但我想不只是我,所有北川人都會這么認為:老北川才是我們真正的家鄉。我忘不了老北川。忘不了那條長長的索橋,忘不了我在上面隨著橋的擺動輕輕搖晃,身邊是親人朋友溫暖的笑。這個場景曾無數次出現在我的夢里,這么近,那么遠。

我夢見過媽媽,夢見過外公外婆,夢見過肖雅月。但在夢里,我一直都是11歲的模樣。直到有一天我夢見媽媽,我和她挽著手逛街,去爬山、到處游玩,我給她講我大學發生的趣事,我的身高比她高一點,我們都在微笑。夢的最后她說“那邊”要讓她回去了,我難過得大哭。醒來眼角還有淚,心卻很踏實很溫暖。

媽媽和干媽抱著我和弟弟在北川中學大門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夢里的我也長大了。

十年一晃而過。

十年里,被欺負過,被別人說:“你就是個沒媽的小孩!”不知在深夜痛哭過多少次,帶著又腫又痛的眼睛入睡。也曾自殘,甚至想自殺。

好在我還是跌跌撞撞地、努力地長大了。

當我第一百零一次從媽媽死去的夢境中醒來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潔白的天花板。我躺在大學宿舍的單人床上,身邊的室友陸陸續續起床,我揉揉眼睛,開始穿衣服。

接下來像以往的每一天那樣,刷牙,洗臉,背好書包。對著桌子上的照片說:“媽媽,我上課去了。”

照片上的媽媽,還是那般年輕的模樣:穿著玫紅色的高領毛衣站在油菜花田中,頭發挽成一個髻,臉上是淺淺的微笑。

我記得有個幸存者說,活著真好,好好活著。那時我讀小學,我就把這句話當做信條,想要讓它陪我走過接下來的無比艱難的日子。等我終于能勇敢地回頭看看時,才發現我已經走了那么遠的路。

媽媽和小時候的我

【本文首發于張丹玥的新浪微博@小莓貓貓變身,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發表時有刪改】

    责任编辑:黃芳
    校对:劉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63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40)
    发表
    已经到底了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罗田县| 皇冠百家乐客户端皇冠| 真人百家乐软件博彩吧| 百家乐官网最长的缆| 玩百家乐官网是否有技巧| 百家乐筹码多少钱| 百家乐官网赢率| 全讯网备用| 福布斯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真人荷官| 大发888官网e世博官方网站| 澳门百家乐官网走势图怎么看| 澳门赌场老板| 自己做生意怎样才能带来财运| 澳门博彩网站| 坐乾向巽24山向择吉| 石渠县| 澳门顶级赌场娱乐网| 新锦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群博爱彩| 百家乐官网最保险的方法| 百家乐德州扑克发牌盒| 大三元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风水24山读法| 圣保罗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赢家娱乐城信誉| 百家乐赌博破解方法| 百家乐官网平台是最好的娱乐城 | 百家乐投注翻倍方法| 百家乐官网分析软件下| 威尼斯人娱乐棋牌app| 百家乐网络赌场| 澳门玩百家乐官网00| 百家乐官网平注法是什么| 豪门国际娱乐| 大发888真人真钱游戏| 网上百家乐是假| 状元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黄金版下载| 威尼斯人娱乐城网址多少| 豪杰百家乐现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