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
- +190
演員江華復出賣保險:天天都拍戲,賺了很多錢又怎樣

7月8日,香港演員江華低調地開通了微博,好像在宣告,他回來了。
在多數內地觀眾的印象中,他是《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里吹著憂郁薩克斯的沈家豪,《碧血劍》中愛憎分明的金蛇郎君,以及《九五至尊》中離奇穿越的雍正。

沉寂的近十年里,一度傳出他罹患抑郁癥的消息。而他近日重回公眾視野的方式有些不同——他轉行賣保險了。
這不免讓人產生江華遲暮的揣測,甚至被理解為在演藝上窮途末路后的一種出逃。
7月16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采訪時,電話那頭的江華對此付之一笑,“我一直都在籌拍電影,在找投資者,談劇本,天時地利人和,這事就會發生。而且我可以保證,我再拍戲,肯定比以前更精彩,不然我不會拍。”
他等于許下了一個承諾,預告“江郎”并未才盡。
回溯過往,他的許多人生際遇都同承諾有關。
2003年,他在臺灣學佛,差點出家。2006年的電視劇《紅拂女》便是讓他沒出成家的原因,他曾向“伯樂”楊登魁許下承諾,“老板你放心好了,你今天讓我演獨孤城,如果不滿意,我一點錢也不會收你的。”
甚至他做保險的機緣,也與一個承諾有關。
江華有一個在深圳做保險的女性朋友,每年展業都是公司前五,連續十年如此。
江華問她是不是帶團隊一起在做保險,她反問道,一個人做得很好,為什么還要團隊呢?
他目之所及,她好像只朝“錢”看。而在他看來,保險很有意思,生活中存在著太多變數,保險可以幫人,有錢的人需要,沒錢的人更需要。“我當時跟她說,你做得那么好,如果出一個團隊的話可以提攜新人,回饋社會。”江華回憶說。
朋友沉默了三秒鐘,那你考慮下加入我的團隊?江華當即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江華不輕言承諾,既然應允,就不能失約。
他很快加入了一家保險公司,經歷初期的培訓、復習、考試連軸轉。
培訓時,不斷有人提出與江華合影,而旁邊的人議論紛紛,“為什么皇上會來這個地方?是不是拍戲呢?”
還未正式開始展業,已有影迷在江華家門口蹲守著,看到江華出現就迎上前說,“江哥,我想在你這里買保險。”
這多少讓53歲的江華感到欣慰,甚至是受寵若驚。
彼時,他也曾遁入死胡同,“為什么紅的那個不是我?”
現在,他有些宿命地以為:“人生很多路看似是自己選擇的,其實是它帶領你走的。”
談起老東家亞視的沒落,他認為是事物發展的必然,“我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它關門了以后也有別的老板進去,又會再開門。”
這種集體性的沒落反而讓他更愿意敞開心扉,坦然面對過去。但他依舊壯懷激烈,“你要把自己擺在最好的狀態里,機會一來,你就可以出發了。”

澎湃新聞:最近你轉行做保險了,打算一直做下去嗎?
江華:對。跑保險這個工作的好處是時間比較靈活,以后也可以與演戲兼顧。
當我踏進保險的門,我已經有心理準備應承我的人不一定會遵守諾言,但我的想法還是沒有變。如果有一天有人要進我的團隊跟我一起跑,我一定會跟他們說我的概念和想法。我一定會言傳身教這些想法。但他們能否做到?我控制不了。
澎湃新聞:你之前沉寂的近十年里,有許多關于你的傳聞,那段時間你去做什么了?
江華:2003年,我在臺灣學佛學禪,吃素。差點出家。
2006年我腰腿出現問題。當時有三年,特別難熬。我不習慣突然間什么都不可以做,我內心將這些事情無限放大,覺得什么都不再受自己控制。
媒體也特別夸張地說我憂郁、抑郁、精神病啊。我當時也不想去解釋什么,我習慣什么事情都自己解決。
澎湃新聞:走過最艱難的那段日子,讓你體悟最深的是什么?
江華:信心、善心是最重要的。你有多少權力,多少金錢,一旦碰到某些問題全都沒用的。我們人最脆弱的時候就是感覺不到平安,自己的信心慢慢掉了,掉光就完蛋了。
澎湃新聞:剛出道時,你算是個信心滿滿的人嗎?
江華:不算。我也是誤打誤撞入行的,當時進了香港亞洲電視(“亞視”)的訓練班。想著去看看好了,考進去,就錄了嘛。練了半年,他們就找我當主角。
第三天就我跑去同主任說,我不干了,我覺得不懂演戲。我覺得,懂才能演戲,才配演主角。
他就說,你不干我們不會逼你的,但我們干這行那么久,不會看錯人的。聽完以后我就乖乖地去干了。
澎湃新聞:最近,你的老東家亞視停牌了,媒體評論說最好的日子過去了。你怎么看這份沒落?
江華:我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它關門了以后也有別的老板進去,又會再開門。
很多事情都會這樣。時間到了,它要沒了就沒了。時候到了,它要強大起來也就自然強大起來。但強大后,你爬得很高,也可能會跌下來,就像拋物線的軌跡一樣。有些事情明白,但就是不愿去相信,或者不甘心。
就像你覺得自己是個巨星,突然沒那么多人追捧了,沒過去光彩了,那你的路就越走越窄了。其實這是必然的嘛。
澎湃新聞:過去在亞視、無線(TVB)、華娛的演藝經歷中,是否曾經感覺到失望和委屈?
江華:常有人問我忙什么。我說,學做人。別人就會不解地問,你多大了?
我說,學做人無關乎你多大,這是一生的功夫。你明白了之后,不會大驚小怪,不會覺得懷才不遇或是憤怒,覺得世界欠你很多。
澎湃新聞:你是不是曾經這樣想,覺得自己懷才不遇?
江華:當然,人年少時或多或少這樣想,會覺得為什么紅的不是我,賺錢的不是我。
澎湃新聞:你過去接受采訪說,在亞視的十年等于沒有拍過戲,當時為什么這樣說?
江華:誰說的?我沒說過吧。如果真說過,只能說明我那時還不明白。我出道的時候,就是在亞視訓練班,回頭去看,亞視就像我的母校。它給了我很多磨練的機會。在香港,它確實不如TVB的知名度,亞視訓練班出了很多巨星。
比如黎明跟我是訓練班的同班同學,他當時都畢業不了。那他的姻緣可能就不在亞視。他后來就跑去唱歌,又跑去參加無線的新秀歌唱比賽,還拿了名次,之后出唱片、拍電視劇就紅起來了。
澎湃新聞:跟你同時期的藝人像吳啟華、羅嘉良先后來內地拍戲,他們解釋說因為好的編審來內地了。但作為觀眾而言,并沒有看到他們超越之前在香港的表現,成績乏善可陳。你怎么看待香港藝人來內地拍戲?
江華:很多香港藝人去內地拍戲是因為比在香港賺錢,畢竟市場大,酬勞豐厚。這是無可厚非的。很多人都問我,你為什么不跑去內地拍戲呢?我就會說,每個人要的東西不一樣,每個人也有權利選擇自己要什么。
我不否認內地很好賺錢,但很多人被錢支配了自己,他不是錢的老板,錢已經是他老板,他不是在用錢,而是在被錢用。
我不會跟你說視錢財如糞土這種話,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不喜歡那種就跑去內地五天,天天都在拍戲,即使賺了很多錢又怎么樣?代價很高的,他可能買了間很大的房子,但是沒日沒夜在拍戲,根本沒有時間享受,連跟太太吵吵鬧鬧的時間都沒有,很多人拍戲拍到家庭都沒有了。
澎湃新聞:如果內地有好的劇本或導演,你會考慮來內地接拍嗎?
江華:當然會了,我追求好的團隊、劇本。有些內地的電影電視劇水準很高,還是要看緣分。
這個圈子有個現象,比如有十個人長期活躍在一線、二線,那些導演就會習慣用這些人,別人很難進入。因為這十個人已經有市場了,也有他們的價值了。如果突然用其他人,就要冒險了,而愿意去冒險的人不多。
為什么有些人愿意去冒險呢?因為他還沒得到自己要的東西。
如果他已經擁有很多,就不愿意去改變了,安全妥當為上,每個人都聽他的,因為人是懶惰的。
澎湃新聞:你最欣賞的藝人是誰?
江華:我欣賞周潤發,他不會跟誰的世界走,一直屬于蠻清醒的。他最出名的電視劇是《上海灘》(1980年)。他后來剛跑去拍電影的時候票房不佳,直到他拍《英雄本色》(1986年)、《秋天的童話》(1988年),情況才有所好轉。我每次去看他每一部電影,都會看到一點不同的地方,一個演員精彩的地方就是在這里。說起來這個,我也覺得興奮。
每個演員最好看的時候就是他剛剛沖上去那會兒,過了這段可能又要費好大的氣力才能到另外一個階段。
澎湃新聞:是否后悔過自己所做的事情?
江華:沒有。后悔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做錯了,就跟自己說,不要再錯。我相信,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美意存在。
(《新娛樂》駐香港記者唐苓栩對本文亦有貢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