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11
“云敲鑼”后,高瓴資本無奈減持,良品鋪子還能走多遠?
今年618,良品鋪子一如既往交出了份“漂亮”答卷——全渠道銷售額突破5億。殊不知自2020年“云敲鑼”后,這家上市公司的高端之路并不平坦。

食安問題屢見不鮮,研發投入嚴重不足,花拳繡腿過度宣傳,門店客流持續下降,線上銷售增長乏力,曾一度看好其發展的高瓴資本無奈減持。
張磊曾在《價值》這本書中指出,除了把良品鋪子當作新零售的代表外,在高瓴投資以后,對良品鋪子也提供了一些建議和支持,幫助公司持續進化。不過昔日被張磊看好的良品鋪子,如今大幅減持,并非空穴來風。
01 良品鋪子還是劣品鋪子?
食品安全頻頻亮起紅燈,這對自詡為“良品”的零食品牌來說,是致命傷。
黑貓投訴顯示,截至目前良品鋪子相關投訴高達600余條,食品質量問題成為投訴熱點,如“鴨脖發霉”“巴旦木被蟲蛀”“吃出異物”“海帶結變質長毛”等,但真正讓良品鋪子美譽度直線下降的還屬“雞肉腸生蛆事件”。

前有客服要求刪帖的“條件式”賠償,后有遲到一個月“鴕鳥式”道歉,良品鋪子對粉飾太平的執著,似乎比“良品”更多。
百果園用十年時間踐行“三無退貨”,良品鋪子的售后卻依然套路滿滿。10元、20元、40元……商家逐步加碼賠償金額,但始終不愿道歉,還要求將有蛆的低脂雞胸肉腸寄給店鋪。面對如此售后,當事人最終發帖維權,良品鋪子不得已拿出1000元息事寧人。品控不過關,最怕上熱搜,在事件發酵前,這只是良品鋪子所有售后中最普通的一例。
早前,良品鋪子曾因質量問題多次登上質檢黑榜,遭到質檢局通報點名。??????2016年底,四川省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結果顯示,子公司四川良品鋪子在邛崍臨邛東街店銷售的金針菇(香辣味)不合格。2017年初,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食品抽檢中發現,子公司湖北良品鋪子分裝的一款原生腰果霉菌超標。同年3月,因良品工業委托兩家供應商加工生產的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湖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被罰金額合計64.28萬元。

所謂的“良品鋪子”,表達的是“良心的品質,大家的鋪子”的創業初心和價值觀——企業要憑“良心”做吃的,注重食品安全,要讓消費者在“鋪子”里擁有極致的體驗、享受美味的食品。2018年良品鋪子品牌升級后,整套VI識別統一突出“良”字,可以說良品鋪子的生命線、品牌價值是“良品”,良品背后是嚴格的品質控制。運營管理再厲害,都離不開“會說話”的商品力。
食以安為先,在國家食品安全強監管的背景下,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對休閑零食營養與安全的關注,驅動著休閑零食的品質升級,而休閑零食品質把控能力弱的公司會逐步被市場和消費者淘汰,一旦良品變劣品,連鎖品牌失去消費者信任、品牌價值,那結局可想而知。
02 高端產品還是重金營銷?
產品趨向高端化、高附加值、高議價能力是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要求,同時也是休閑食品行業2019年升級的方向之一,這也與目前國內消費者的消費升級思維和行為趨勢相契合。
良品鋪子希望用差異化的高品質和口碑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在確定了高端品牌的定位后,闊綽的宣發、連年攀升的營銷費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2015年,良品鋪子首推每日堅果,并投放了大量真人秀、熱播劇廣告,如《歡樂頌》《爸爸去哪兒》等,分眾樓宇廣告也少不了他們的身影,由此良品鋪子快速打開全國市場。他們還大手筆請來了流量明星吳亦凡、迪麗熱巴為其宣傳、代言,亦有傳聞稱,良品鋪子曾簽約一位代言人花去2500萬。說點更直觀的,當你打開百度進行“良品鋪子”搜索后,大幅品牌廣告映入眼簾,無論高端與否,至少可以看出它是“高調”的。

良品鋪子招股書風險因素部分顯示,良品鋪子的銷售費用中用于促銷開支的占比最大。促銷費用主要包括影視作品、電視節目冠名廣告以及線上傭金、平臺推廣費等,良品鋪子表示,公司盈利水平也將因此直接受到波動影響。
從數據來看,其銷售費用在2016-2019上半年分別達9.52億元、10.55億元、12.4億元和7.0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22.19%、19.46%、19.45%和20.11%。同期促銷費用占比分別為24.31%、30.09%、27.38%和39.05%。從研發投入占比來看,2020年僅為0.32%,甚至低于2019年的0.39%。

重營銷、輕研發,雖能讓品牌一夜爆紅,卻不能基業長青。
楊紅春曾表示,良品鋪子的高端零食戰略不打價格戰。良品鋪子的確沒有陷入惡劣的低價競爭中,但從商務部最新數據來看,我國零食行業平均定價最高的類目數量上,良品鋪子最多有16個,其競爭對手分別有11個、6個和3個。良品鋪子多個類目產品的價格與同類產品相比較高,今年年貨季時,良品鋪子推“四海求凰”禮盒續寫其高端戰略,選用燕窩、鮑魚等名貴食材,定價999元。無論高端與否,至少證明它是“貴”的。
貴的東西能與高端劃等號嗎?
知乎上,網友提問“如何區分貴的東西是「智商稅」「情懷稅」,還是「一分錢一分貨」「高端的東西就是好」?”其中一高贊回答是這么說的:東西貴也好便宜也好,最重要的就是去思考一下邏輯上通不通,不是別人家說啥就聽啥。

從良品鋪子在天貓、京東的銷量來看,200元左右大禮包套裝及散裝小包裝零食更受歡迎,而所謂的高端禮盒在電商平臺的銷售量不過百來份。
肯定地說,良品鋪子擁有高價格、高營銷。至于高端與否,不是商家說,更不是商家請的代言人說,而是消費者說。
03 對手強了還是顧客變了?
目前,萬億零食賽道已經跨越了同質化野蠻生長的初級競爭階段,開始進入精細化、深耕化的“淘汰”階段。
頭部品牌的差異化競爭更為殘酷。良品鋪子在零食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分別是三只松鼠和百草味。三只松鼠要做國民零食,擺脫淘品牌推1+N,走親民賣萌路線;百草味全面反擊;良品鋪子走高端之路。至于其他細分品類,比如鴨脖、瓜子,消費者已經被教育得十分到位,腦子里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絕味、周黑鴨、恰恰,從單個品類而言,他們比良品鋪子更具優勢。

從一家21平米的零食鋪子,發展成為2300多家門店的連鎖品牌;從大企業到“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鋪子走了14年。筆者看來,良品鋪子跑贏了時代,但沒讀懂人性。
良品鋪子的誕生源于樂百氏前董事長何伯權先生的一句話:“把全世界的零食搬到顧客家門口,是一件可以把小生意做成大事的事”。良品鋪子董事長楊紅春當年受到這句話的啟發,決心要把零食從“小生意”做成“大事”。
14年間,良品鋪子的數字化轉型之路非常順利,線上線下全布局。如今,零食市場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消費者逐漸不再單純地滿足于產品本身的價值,還開始注重商家向消費者傳遞的內容價值,良品鋪子便選擇了它的人設——高端。
良品鋪子曾表示,高端零食不是那么容易被模仿,它必須有基礎,體現在產品上,它不僅僅需要企業具有強大的供應鏈,科研轉化能力,更需要在視覺、觸覺、服務等體驗感上,給到消費者高端的享受。
14年間,良品鋪子服務的客群越來越高端了嗎?當90后不再年輕,00后入場,高端零食究竟賣給誰?良品鋪子在打造高端人設時,是否了解“高端”的內核、高端人士的精細畫像和需求?
上市企業走差異化之路,走別人沒走的路,求新求變的同時要立足于本身,不懂人性、盲目的高端,再犯些低端品質錯誤,將會面臨更大風險。

自詡零食屆的7-ELEVEn便利店,又稱自己為高端零食第一品牌,良品鋪子并不了解7-ELEVEn,作為日式便利店的標桿品牌,擁有強大的消費數據需求洞察和反向柔性定制的供應鏈能力,卻始終都是便利店的定位。7-ELEVEn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遵循著價值取向,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和高品質商品,而良品鋪子所謂的高端,并沒有食品公司對食品行業的那份堅守,僅僅是在追求毛利而已,兩者不可相提并論!
垂直細分意味著專業,專業可以定高價,高價并不代表著高端。真正的高端如喬布斯對產品設計的極致追求、小野二郎對壽司制作流程及選材的執著,高端是工薪階層覺得值得,中產階級覺得還不錯,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
作者 | 鶴翔 編輯 | 小京零 審核 | 王拓新零售、新消費、新思維【零售商業財經】為全國零售高端商業群體提供商業資訊、洞察、趨勢和思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