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雅昌專欄 | 季濤:由嘉德新推的“嘉選拍賣”品牌說起
近日,中國嘉德拍賣公司定位于中端藝術品市場,推出了全新的細分品牌“嘉選”。隨后舉行的“嘉選三月”拍賣會則以1.14億元的總成交額完成了首秀,3600件拍品成交了97%,平均成交價格3.26萬元。這一均價相比起2024年10月嘉德舉辦的第66期“四季拍賣”7955萬元總成交和2.19萬元成交均價有近50%的增長;約等于嘉德2024年秋拍30.27萬元成交均價的十分之一。

嘉德原先不是有“四季拍賣”的品牌嗎,怎么又來了個“嘉選”?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事實上,嘉德這兩年一直在探索、協(xié)調(diào)“四季拍賣”和“春秋大拍”以及網(wǎng)拍E-BIDDING之間的關系。面對當今網(wǎng)絡拍賣日益普及和收藏日益大眾化的兩大趨勢,嘉德于2018年9月創(chuàng)建了“E-BIDDING”的網(wǎng)拍品牌。在之后新冠疫情的封閉狀態(tài)下,網(wǎng)拍更體現(xiàn)出它的優(yōu)越性。而此時的“四季拍賣”卻沒能完成一年四期的初衷。2017、2018、2019和2023每年只舉辦了3期,2020、2021、2022與2024年各有2期。這就與“四季拍賣”的品牌名不夠相符。在當今拍品資源緊缺,“四季拍賣”既不能與春秋拍爭搶拍品和時間,又要將低端拍品讓位于網(wǎng)拍“E-BIDDING”,也許,一年四季4場拍賣已經(jīng)沒有必要。這次將“四季”改為了“嘉選”,目的主要在對以往一年四場的模式做了修正,而將“嘉選”拍賣時間固定在了每年的3月和9月,這樣既能在時間上與春秋大拍相分離,也能充分發(fā)揮有限人力和時間狀況下的高效經(jīng)營。由這次“嘉選三月”與第66期“四季拍賣”的成交相對比可見,調(diào)整產(chǎn)生了明顯改進。
嘉德的網(wǎng)拍品牌“E-BIDDING”定位于低端大眾市場,主要經(jīng)營瓷雜、文玩、信札、當代書畫、酒茶珠寶等,每月舉辦一場,數(shù)百件拍品,迄今已經(jīng)持續(xù)舉辦了64期;而“嘉選”定位于中端藝術品,目標對準近現(xiàn)代書畫、古代書畫、瓷器工藝品、古籍善本等;而高端市場依然由三十多年不變的“春秋大拍”負責。顯然,這是中國嘉德在網(wǎng)絡化、大眾化的趨勢下,在當今經(jīng)濟前景充滿不確定和企業(yè)員工數(shù)量條件限制下的最佳市場細分方案。
追根溯源,“嘉選”這一“中拍”品牌是由嘉德最初的“大禮拜拍賣”的“小拍”多次脫胎換骨演變升級而來。1994年秋天,嘉德的創(chuàng)始人陳東升先生在紐約考察時發(fā)現(xiàn),蘇富比拍賣行總部還經(jīng)營低檔拍賣品:“蘇富比的小拍有些像逛琉璃廠的感覺,都是五美元、十美元、幾十美元的舊貨,堆得滿屋都是?!边@種一般老百姓都可以參與進來的拍賣會,給了他很大的觸動。從紐約回來,他第一件事便是著手開辟嘉德的“小拍”。1994年11月13日,嘉德的第一場“大禮拜拍賣會”在北京市朝陽體育館舉行。其得名源于當時國內(nèi)正在實行大小禮拜輪休制度。首場“大禮拜拍賣會”的圖錄可謂簡陋,就是兩頁紙的黑白目錄,連一張拍品圖片都沒有。“大禮拜拍賣會”的拍品多是普通人感興趣的書畫工藝品、家具以及照相機、彩電、錄像機等家用電器。首拍現(xiàn)場很熱鬧,競價也很踴躍,整場共上拍201件拍品,成交158件,成交總額只有14.57萬元,傭金才2萬多元,除去成本后的毛利不過200元。從收益上看,“大禮拜”“小拍”與“春秋大拍”沒有可比性,但嘉德堅持繼續(xù)做。

第2期“大禮拜拍賣會”的目錄
第二年,大小禮拜輪休制改為了每周雙休。1995年5月,第七期“大禮拜拍賣會”更名為了“周末拍賣會”。這場共上拍了313件拍品,成交299件,總成交額達134萬元,成交均價0.45萬元?!爸苣┡馁u會”的頻率也由“大禮拜”一月一期變?yōu)榱藘稍乱黄?。這個名字也一直延用到了2005年。筆者那時也曾去朝陽體育館觀摩過幾次“周末拍賣會”。1995年12月,“周末拍賣會”搬進了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此時的“周末拍賣會”已經(jīng)逐漸放棄了非藝術品類的拍品,而轉(zhuǎn)為以中國書畫、瓷雜古玩和鐘表相機為主要拍品。其市場定位也越來越明晰:大名家的小品,小名家的精品,從而與“春秋大拍”有了明顯區(qū)分。此時的“小拍”既成為大拍市場有益的補充,又可與大拍相互平衡與協(xié)助。

嘉德“周末拍賣會”的現(xiàn)場
嘉德“周末拍賣會”的模式對業(yè)內(nèi)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北京的各家藝術品拍賣行紛紛效仿,一時間,伴隨著各自的“春秋大拍”,“周末拍賣會”、“月末拍賣會”、“月中拍賣會”等等“小拍”在京城如“雨后春筍”般大量出現(xiàn)。人們慢慢認識到,“小拍”既可以將藝術品市場細分,讓不同層次的藏家參與相應的拍賣會;同時,對于新入市的藝術愛好者等可以從“小拍”試水,在學習和“小試牛刀”中成長起來;此外,“小拍”也是與拍行與客戶之間經(jīng)常性的溝通,增加感情和粘性的場合。如今的許多藝術品收藏家當年都是從“小拍”入手成長起來的,他們常常還會感恩于在這種親民的“小拍”中得到的教益和收益。
對于拍賣行而言,“小拍”確實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許多委托人送拍的東西不一定都滿足“大拍”的條件,為了接下整個單子,就必須為那些不夠“大拍”資格的東西找個出路,“小拍”能夠起到這種調(diào)節(jié)和支撐的作用;同時,“小拍”每一、兩個月一場,節(jié)奏頻率比“大拍”快很多,對那些急于賣出等不及“大拍”的人也是一種便捷方式。
從拍賣原理上講,拍賣行喜歡拍賣質(zhì)高和價高的拍品,因為每件拍品的運作成本相差不大,因而拍行的利潤空間與高價拍品的多寡密不可分。但在高質(zhì)高價拍品數(shù)量有限的情況下,中等品質(zhì)和價位的拍品也不可缺少,何況“小拍”還有上述那么多的優(yōu)點。但“白菜價”、“地板價”的拍品確實不該是拍賣行的選擇,這也是嘉德“大禮拜拍賣會”及時轉(zhuǎn)型的主要原因。此外,藝術品和生活民品的混合拍賣是海外一些小型民品遺產(chǎn)拍賣行的運作方式,不該是一個定位于高端文物藝術品的拍賣公司所該采取的營銷模式。因此,嘉德當時很快就放棄了民品拍賣,而且在2000年時,嘉德最終宣布,永久放棄了非藝術品拍賣的業(yè)務。
嘉德的第83期“周末拍賣會”是其最后一期。83期上拍了3165件書畫和瓷雜拍品,成交2513件,總成交額已達4570萬元,成交均價1.82萬元。2005年3月,“周末拍賣會”更名為“嘉德四季”,節(jié)奏也從每年6期減少為4次,這實際上又是一次升級轉(zhuǎn)變。第1期“嘉德四季”在昆侖飯店舉槌,3144件拍品,成交2472件,總成交額8386萬元,成交均價3.39萬元,單價比最后一場“周末拍賣會”高出近一倍,顯然拍品質(zhì)量提高了。2005年9月舉辦的第3期“嘉德四季”的成交總額首次跨過了億元大關,達1.21億元。之后,每季過億元已成為了常態(tài)。2013年9月舉行的第35期“四季”拍出了3.00億元,成為至今未破的單季最高成交總額。那場共上拍了6608件拍品,其數(shù)量之多堪比一場春秋大拍,成交了4713件,成交均價6.37萬元。
嘉德“四季”后來漸漸成為內(nèi)地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尤其每年春季三月當年首場的拍賣,常常被業(yè)內(nèi)視為判斷全年藝術市場的“晴雨表”,其成交數(shù)據(jù)常作為隨后舉行的春季拍賣的參考。
未來,“嘉選拍賣”取代“四季”后將如何持續(xù)演繹?業(yè)界一定會十分的期待和關注!
作者:季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