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2

市政廳|改善農村環境,確保食品安全,該怎么做?

戴星翼
2015-01-16 18:34
来源:澎湃新聞
市政廳 >
字号

【編者按】

        農村的環境問題,直接影響城市的水、空氣乃至食品安全。而農村的環境問題之所以產生,又與鄉村社會體系、土地問題直接相關。即便為自己更高質量的生活,城市人也到了關注農村的時候了。

        那么,如何治理鄉村環境?公共政策應該關注些什么,我們自己又能做點什么?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戴星翼,長期關注鄉村環境,他在1月10日鄉村發展與鄉村規劃學術研討會主題論壇上的發言,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

 
        農村環境這個題目比較大,我就講幾個我理解的關鍵詞。在這幾個方向上努力,農村環境問題就可以得到比較有效的治理。    

城鎮化對農村的影響        

        總的來說,城鎮化對農村和農村的環境意味著什么?我認為,城鎮化最大的影響,就是導致農村的空心化。空心化給中國的農村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之所以會發生城鎮化,是因為與農村相比,城鎮的效率更高,是效率推動著城鎮化。效率表現在各個方面,所以城鎮化必然是節約土地的。但表面上,我們的城鎮卻不斷地吞噬我們的土地。我們可以看到,城鎮化的這種土地節約潛力還沒有被釋放出來。這是第二個方面。        

        第三個,隨著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從國際上的經驗看,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會不斷加大。其實很簡單,以前我們在城鎮化率20%的時候,大約是兩個城里人要支持八個鄉下人。如果比重擴一下,八個城里人反哺兩個農村人口,這個力度就會非常強。        

五個關鍵詞之一:反哺自然        

        改革開放以來,不客氣地說,我們對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掠奪式的。這使得我們整個國土資源,我們的大地母親,自然生產力持續下降,發生了普遍的生態退化。        

        比如,我們的內蒙古大草原,緯度、降雨、海拔等各個方面,跟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非常接近。但是,我們單位面積的產出,只有人家的二十分之一。這是為什么?        

        總的來說,這表明我們的國土承載力出現了嚴重下降。我們都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動見牛羊”,這種情景講的是草甸草原,草甸草原是一種草原類型。但現在草甸草原基本上已經從我們國家消失了。大家如果去旅游,會看到滿目蒼翠,確實感到心曠神怡,但對不起,仔細一看,那只是一些草皮,風吹草動見牛羊的情況,再也見不到了。        

        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僅需要對農村反哺,還需要對我們的祖國大地進行反哺。

        第二個問題是,城鎮化占有的土地,總是最好的土地。        

        這兩個方面意味著,我們國家必須要對國土資源系統進行全面反哺,需要大投入。比如草原,要更換草種,像國外一樣,鋪設節水灌溉體系,諸如此類,把整個草原的產出提高20倍,哪怕提高到10倍,我們的糧食安全可以說基本就沒有問題。中國不要說承載15億人,就算承載30億人,也是可以的。問題是,我們要怎樣對待我們的土地?        

五個關鍵詞之二:空間重構        

        第二個關鍵詞,是空間重構。因為城鎮化不斷地把農村人口吸收到城市,于是就有大量農村空心化了。空心化嚴重的地方,最極端的,我曾經看到過一個一千幾百人的村莊,人去樓空,房倒屋塌,幾乎變成自然保護區。我看到野豬在里面進進出出,村莊變成了野豬的樂園。村里還有村委會,只是牌子掛到城里去了,租了一間房,因為政府下達的任務還要完成。        

        這當然是極端的情況。但我們國家各地大量農村基本上年輕人全部跑光了,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由此產生了幾個問題,我們也要針對性做一些設計。        

        第一個我剛才已經講了,要釋放因城鎮化產生的土地節約潛力,這是第一條,這一塊我相信規劃界應該大有可為。        

        第二,我們需要整合農田、水系、山林等所有各種生態要素,跟人工建成的人工林、綠化等一起,讓它更好地為城市服務,構建成強有力的、為城市服務的生態服務體系。這對東部意義重大,尤其是對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        

        長期以來,鄉鎮企業對我們國家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甚至在一段時期內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由此也造成了很多問題,比如說,我們打開上海地圖,會看到農村都破碎化了,反反復復到處都是工業區,我們這么小的地方,光是正規的工業區就有104塊。這樣就把我們的整個農村割裂了,使之破碎化了,我們能享受到的各種生態服務也嚴重退化了。        

        有人問我,上海的生態恢復到怎樣,你才能滿意?我想了半天,我說,春天能讓小朋友們看到小鴿子,夏天能看到大片大片的、很輝煌的螢火蟲,在座的年輕人,我相信,你們就不一定看到過。當我們能把這些東西重新召喚回我們的家園時,我們的生態服務體系才算完整。說老實話,這任重道遠。        

        第三條,我們需要重構鎮村體系,以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吸引商業進入,提高農村的經濟活力。這里是三個方面。        

        一個是公共服務體系,我們的生產服務、生活服務、環境設施、生活設施,比如文化站、醫療室、村里面的小學等等,隨著農村的空心化,已經失去了效用。由于農村都是老人小孩,商業化服務也不愿意進來,所以整個農村就缺乏活力。這是一種日益循環的過程。農村除了農業以外,產生不了更多經濟機會,這怎么辦?        

        是不是應該像我們國家某些地區那樣,領導大手一輝,我們就重整山河?這個氣魄是很大的,也許一年之間,我們就消滅了很多很多的農村。這個是不是正確的?值得我們總結。這種以城市為模板的新農村建設,或者并村,極有可能導致的是消滅農村的個性,消滅農村的多樣性,消滅農村文化,消滅農村傳統,到最后留給我們的就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認真考慮。        

五個關鍵詞之三:省力化        

        第三個關鍵詞是省力化。因為農村的空心化,還意味著人口減少,意味著老齡化,以及勞動力價值的提高。在男耕女織的傳統社會,人的勞動時間是不值錢的。90年代,我到湖南一個地方去訪問,當地有一種副業,就是推鞭炮的紙卷。做100個可以得到一分錢的報酬,也就是說,推一萬下,可以得到一元錢。這個事情我們感到非常荒謬,人怎么就這樣的不值錢?但在那個村,每個家庭都在干。這就說明當時勞動力不值錢。        

        這些年來,隨著農民大量進城打工,農民知道了,自己的時間是值錢的。勞動有一個影子價值,比如到上海打散工,假定兩百塊錢一天,有了這個參照,農民對原來在農村所做的大量活兒,就不再愿意干了。于是導致了我們非常多的問題。        

        比如說,為什么農民要燒秸稈?因為其他方式處理都需要付出更多時間體力。所以,我們不能僅僅譴責農民,增加我們的PM2.5,甚至還開著警車跑下去執法。你說農民不應這么干,就必須要有一個不這么干的方式,要有一個有效的替代路徑。也就是要有這樣一種替代方式,是農民愿意選擇的。        

        比如說戶用沼氣,我們國家每年要建幾百萬座戶用沼氣的沼氣池,但不到一年就全部廢棄,為什么呢?沼渣、沼液這些東西用起來非常麻煩,特別對一些老人來說,他沒有辦法用。        

        還有養殖業的廢棄物、有機肥的施用等,如果在上海不用有機肥,養殖業大量的廢棄物就會污染環境。但如果你要讓農民用,該怎么辦?上海對此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剛開始,大家希望農民歡天喜地的開拖拉機大老遠地跑到廠里去買有機肥,四百多塊錢一噸,一噸的肥效只有化肥的幾十分之一,最后發現農民不愿意用。90年代初的時候,我們一共建了20多座的堆肥廠,不過一年,全部關門了,因為農民不愿意。然后我們懂了,要補貼,補貼250塊錢一噸,我們想,這樣總該用有機肥了吧?但農民還是不愿意用。因為用一噸化肥,相應地要用幾十噸有機肥,消耗田不算,最重要的是消耗時間。最后怎么辦呢?最后是,我們現在的鄉鎮,每年都接到任務,政府掏錢,去把肥料買來,買來送到農民的田頭,農民總該用了吧?這樣一來,農民是用了,但他其實還是不愿意,一邊嘀嘀咕咕,一邊在用。        

        這說明,對處理農業的污染問題和農業廢棄物問題而言,省力化重要到何等程度。什么是省力化?就是設施化,我們要關注以盡可能低的成本來實現農村環境保護的目標,無論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農業廢棄物還是其他各種廢棄物,我們都要以這個原則來推動設施化。但設施化又有一個基本的背景和前提,那就是要有適當的規模。我們的村落應該是有規模的。否則,我們建這些設施,又會變得無效。這是第三個問題。

五個關鍵詞之四:家園

        第四個關鍵詞是家園。        

        我們現在無論學術界還是政府,幫助農村時,往往抱著一種救世主的態度,出現在村民面前。絕大多數村莊,新農村建設都是讓農民袖手旁觀。政府在那里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這是社會主義的新農村嗎?我覺得,這樣的新農村連封建主義都不如。        

        社會主義新農村,核心不應該是硬件,不是我們投入多少,而是要有共建共享的社區機制,要讓農民群眾真心把自己的村莊當做為自己的家園。不把自己的村莊當家園,這聽起來很荒謬。但事實上,我們過去做調查發現,我們的農民確實沒有把自己生活的地方當做自己的家園,他坐在門口,拿著一把明晃晃的刀子,等著政府來征地拆遷,這就是我們農民普遍的心態。        

        我們需要建設強有力的基層組織,密切干群關系,能夠讓黨員、干部帶領群眾去建設共同的家園。從思想上,我們不一定要求,農民要怎么樣,但是要培養、培育村民的家園觀,我是這個地方的人,要以這個地方為榮,為此感到自豪。這樣,我們的新農村建設,我認為才算是成功的。        

        需要營造愛家園、愛清潔的鄉土文化。我也來自農村,至少我們那個時候,農村是這樣的:如果你這個家,家前面有雜草,你的路不平,男主人是要被人家笑話的;經過你家的門,如果里面臟兮兮的,哪個地方沒擦干凈,女主人是要被笑話的。我們需要這樣一種文化。所有這些方面做到,我們才能稱這就是社會主義新農村。        

        我們把農村打掃干凈,會給農村帶來新一輪經濟機遇,尤其在長三角城市群。我們的農村過往總是試圖生產某種產品,工業品或農產品,但以后可能長三角所有農村都應該向服務經濟轉型。

五個關鍵詞之五:食品安全        

        最后一個關鍵詞,是食品安全。小農經濟條件下,食品安全很難做到。因為我們知道,農民是樸實的,但也有農民的狡詐、貪小便宜,這是農民的劣根性之一。在一盤散沙的小農經濟情況下,我們的食品安全就是看不到的。        

        我2014年曾到過一個山區縣,縣委書記對我講,真的不知怎么回事,DDT我們80年代就禁了,但直到現在,農民居然還有人使用這個東西。DDT是難降解的,一用就到我們城里人的餐桌上去了。誰在生產,誰在銷售,誰也不知道。這就說明,我們需要重組農業生產方式,強化農業生產的組織化體系。        

        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兩個系統,第一個要建立技術服務體系,以及與之相結合的管理體系,這是對農民有好處的。像日本那樣,在多少農戶那里,有一個政府出錢的農業指導員,教農民怎么做。第二個,農民生產資料必須要管制,乃至實現專營,這塊是絕對不應該市場化的,相關教訓值得我們汲取。如果做到這兩塊,我們進一步在城市建立食品的監管體系等,最終才能建成一個讓我們所有人放心的食品安全體系。這就是我今天講的。謝謝。        

        (本文系1月10日作者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同濟大學、金經昌城市規劃教育基金聯合主辦的鄉村發展與鄉村規劃學術研討會主題論壇上的發言。澎湃新聞記者王昀根據作者發言與PPT整理,經作者授權發表,未經本人審定。沈苗提供速記支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2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0)
    发表
    已经到底了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百家乐单人操作扫描道具|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城注册 | 澳门百家乐官网海星王| 句容市| 百家乐送彩金平台| 海立方百家乐官网海立方| 百家乐追注法| 打百家乐官网的介绍| 888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手机真钱游戏| 24山方位| 博九网百家乐官网游戏| 六合彩投注网| 百家乐投注办法| 澳门百家乐官网规例| 赢家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在线百家乐官网合作| 松溪县| 百家乐网页游戏| 博九注册| 百家乐博娱乐平台| 博之道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注册送彩金平台| 青岛棋牌英雄| 大发888娱乐游戏下载| 澳门百家乐下路写法| 星期8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利高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真人游戏棋牌| 百家乐官网奥| 足球下注| 联合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赌场软件| 百家乐官网网络视频游戏| 伟博娱乐| 至尊百家乐| 钱大发888游戏下载| 大发888在线娱乐百家乐| 德州扑克比赛规则| 大发888下载娱乐场| bet365忠实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