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金磚外交|美國有“3T”戰略,金磚不妨也來談FTA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剛剛落幕,金磚國家峰會又將召開。
本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一大看點便是雙方就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達成“時間表”,同意爭取2014年就BIT文本的核心問題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承諾2015年早期啟動負面清單談判,這被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稱之為“歷史性進展”。對于美國來說,中美BIT談判不僅是美國整個BIT談判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美國重建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體系的一個戰略支點。
美國布局“3T”全球經濟戰略
一方面,奧巴馬政府分別在亞太地區和歐洲地區展開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即“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不僅如此,從2013年開始,美國還和澳大利亞牽頭,并聯合歐盟等20多個國家在WTO框架之外,啟動了一項新的諸邊服務業貿易談判(TiSA),它主張采用“負面清單”的談判模式,推動達成更高標準的服務貿易協議,以滿足目前蒸蒸日上的服務貿易,服務于美國在服務業貿易領域相對于新興國家的絕對優勢。
這樣TPP、TTIP和TiSA,共同構成了美國國際經濟戰略的三根核心支柱,通過TPP、TTIP和TiSA的聯合推進,美國就形成了以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為軀干,以TPP和TTIP為兩翼、以TiSA為輔助的全球經濟戰略布局。外加美國近年來力推的雙邊投資協定,它們共同將重建美國在國際貿易和投資體系中的規則主導地位,繼續確保美國在全球貿易版圖上的中心位置而不受經濟崛起國特別是中國的挑戰。
目前,美國領導這的“3T”談判齊頭并進,且都將中國排除在外,即便它們在短期內不能達成協議,其談判架構和談判進程也對中國影響巨大。
中國應搭建自己的貿易網絡
中國則應該更為警醒,深思熟慮從容應對這場全球貿易和投資體系的重構運動,以足夠的戰略定力不為美國所動,有條不紊地搭建自己的自由貿易和投資網絡。
過去十多年里,中國的貿易戰略重心放在消化WTO的紅利,其FTA戰略顯得比較保守,而新一屆政府已經明顯將自貿區建設納入國家對外戰略的軌道。
首先,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全力支持東盟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
2013年,中國開始啟動與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談判。升級版的自貿區將包括更多更高階段的經濟合作內容,包括貿易環境透明化、消除非關稅壁壘、擴大本幣結算份額,減少匯率損失,以及加強技術轉移等等。升級版建設將進一步夯實中國與東盟的經濟聯系紐帶,為雙方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更堅實的經濟基礎。
東盟發起RCEP談判的目的正是防止自身在美國的TPP攻勢中被邊緣化,且RCEP更加符合東盟國家的切身利益,如果RCEP能夠率先談成,那么不僅可以給美國的TPP談判施加壓力,還可以保障東盟在東亞經濟合作中的主導地位,同時可以與TPP相抗衡,避免美國在全球貿易新規則的制定上完全將新興國家排除在外。
其次,中國應全面加強中韓自貿協定和中澳自貿協定談判,進一步構建自身的自貿協定網絡。
中日韓自貿協定進展緩慢,中國則可以通過加強中韓FTA談判從而向日本施加壓力,同時還可以從韓國學習美韓、歐韓自貿區的一些基本規則,進而知己知彼。另外,中澳自貿協定對于中國構建自貿協定網絡也具有重要意義。中澳兩國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雙方互為重要的貿易和投資伙伴,澳大利亞的經濟增長已經高度依賴于中國,而且澳大利亞也是TPP談判的成員,深化與澳大利亞的經濟聯系有利于改善中國在美國主導的FTA談判網絡中的被動局面。
第三,中國應密切關注TiSA談判進程,積極爭取參與這一談判,并努力推動中美BIT談判取得進展,進而在關于服務貿易和投資開放的談判中獲得更多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最后,中國要用好金磚機制。金磚國家更關注金融和投資領域的合作,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也于日前正式提上日程。為了應對美國“3T”戰略對新興國家帶來的群體性挑戰,中國可以在金磚國家之間發起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合作,逼迫美國將中國等新興國家納入其談判體系中來。金磚國家可以通過建立穩定的金磚機制貿易和投資談判機制,公開宣布展開金磚機制FTA談判,這一談判的政治意義不可低估。
總的來說,中國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或即將談成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區域自貿協定,以我為主,多管齊下,積極構建以自身為中心的自由貿易協定網絡,成為未來貿易和投資體系的規則制定者并從中受益。當然,中國還需加快國內改革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包括進一步加快中國(上海)自貿區建設步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