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196
陳佩斯消失的這些年
文/YY
2020年注定是非比尋常的一年,見證了不少黑天鵝事件,也見證了不少有生之年系列,比如喜劇大王陳佩斯要回歸了。
據人民文娛報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金牌喜劇班》今日官宣陳佩斯作為首發導師,這也是陳佩斯時隔二十年再度回歸央視舞臺。

作為中國無實物吃播第一人,陳佩斯對于這一代年輕人而言更像一個活在歷史中的人物。


雖然離開了春晚,但陳佩斯并沒有離開喜劇。
1991年,陳佩斯曾成立了影視制作公司,專門投資拍攝喜劇電影,他也因此被人稱作中國第一批獨立影視制作人,但卻連連虧損最終公司破產倒閉。后來孤注一擲的陳佩斯和妻子將自己的全部收入投進了首部話劇《托兒》,皇天不負有心人。2001年,《托兒》首場上座率就高達95%,這部話劇在全國各地連續演出達120場,票房近4000萬元。據《今晚報》報道,2020年《托兒》將再度翻新上演。
骨子里有藝術家情懷的陳佩斯也有自己的野心,他把自己對喜劇的抱負投注在了喜劇教育上。
他一手創辦了大道喜劇院,致力于培養喜劇新人,這其中就包括他的兒子陳大愚。據網易娛樂2014年報道, 陳佩斯對于自己培訓班的學生人數一直實行嚴格控制,他強調因材施教,幾乎是手把手傳授表演要領。但培訓班幾乎難以做到收支平衡。
據天眼查資料,陳佩斯擔任三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四家公司的股東,其中注冊資本最大的公司為北京大道文化節目在制作有限公司,持股70%。
陳佩斯和他的喜劇時代
陳佩斯出生在一個演藝世家,父親陳強是我國知名電影演員,曾因出演“白毛女”成了惡霸專業戶。2008年,陳強獲得第17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身成就獎。
陳佩斯有個哥哥教陳布達,50年代陳強去布達佩斯演出的時候剛好哥哥出生,所以取了這個名兒,后來二兒子就叫佩斯。

在陳佩斯之前,小品只是戲劇學院用來給學生考試的形式,沒有誰把它搬上大熒幕尤其是春晚的舞臺。據1984年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回憶, “《吃面條》是我們國家晚會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小品。他們在創作中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遇到了不少困難。” 兩個人為寫《吃面條》,前后從賓館一共跑掉了三回。
由于這個小品是純逗樂的,沒有什么政治意義,導演組團隊也沒什么信心曾經在天壇體育賓館進行了一次試演,演給很多體育界的名流看。“朱時茂當時說,演了一半好像笑聲也沒了,人好像也沒幾個了,感覺這個節目是不是效果不好啊。后來定睛再看,大家一個一個從地上爬起來,原來都已經笑得滿地打滾說不出話來了。接著才是熱烈的鼓掌。”
陳佩斯火了,而他的表演風格也成為了中國喜劇界獨特的一道風景線,從《吃面條》到《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陳佩斯和朱時茂用盡量生動的語言和動作講述著“小人物的失敗”,也深化了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正如后來他在《大道喜劇院:陳佩斯喜劇表演培訓》 所說的那樣:“一切喜劇都有一個悲情內核。笑是果,悲是因。是以對自我的折磨來換取他人的喜悅,以自我的低姿態引起對方的優越感。創作過程中,要時時以“悲情內核”的標準來自我檢驗。要力圖每一組舞臺行動、每一個笑點都有成因,都有其悲情內核。要力排無本之末。”
Old School的陳佩斯能適應新喜劇時代嗎?
2014年陳佩斯曾經在接受南都周刊采訪時表示, 收到過不止一家電視臺的喜劇綜藝邀請,“出的價碼還很高,一出那個數啊,嚇我一大跳。我晃神了好幾天,太誘惑了。可是我去不了,還是都婉拒了,主要還是怕自己說不好,做不好,當不好導師。那是節目,和自己在舞臺上表演是兩碼事,要是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容易被觀眾嘲笑。我都這么大歲數了,還是做我的歲數應該做的事吧。”
六年后,陳佩斯的想法變了,他接受了央視喜劇綜藝《金牌喜劇班》的邀請,曾經的“小品之王”如今再戰熒幕還會像當年那樣一炮而紅嗎?
這六年的變化不是從陳佩斯到趙本山再到小沈陽的變化,而是從開心麻花到笑果文化,再到抖音快手的變化。
大眾因為手機獲取短暫樂趣的途徑太多,喜劇的價值正在被漸漸削弱。在互聯網文化中,幽默也要向流量看齊。誰能在最短時間內抓住受眾注意力,誰能獲得最多點擊贊賞,誰能出圈收割最多熱搜,這是“互聯網喜劇”的財富密碼。而在這種思維下,讓觀眾哈哈一笑,嘩眾取寵一下最能掙錢。
陳佩斯還是當年那個純粹的喜劇人,但如今的喜劇已經不純粹了……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
lanjingcj
專為記者打造的平臺
行業熱點丨傳媒大咖丨傳媒動態
微信勾搭小助理
lanjingzhuli
商務合作
上海:13262550281
北京:18515503093
原標題:《陳佩斯消失的這些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