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上海持續深化長護險試點,今年長護險基金支付12.7億元

提升養老服務供給、加強社區養老工作,是上海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8月1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啟動社區養老工作專項監督,將重點監督社區養老服務工作整體推進情況,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運行和服務供給情況,醫養結合、長護險等重點工作推進情況等。
此次專項監督,還將為上海社區養老工作立法做準備。
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今年實現街鎮全覆蓋
上海市民政局稱,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多年來上海一直全面推進“9073”格局。
也就是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顧,7%的老年人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的老年人享受機構養老服務。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套“五位一體”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截至2018年底,上海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達503.28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34.4%(按常住人口計算約23.2%);8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81.67萬人,占總人口的5.6%;百歲老人達2516人,按照國際通行標準,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老人數7人,即為長壽地區,如今上海的這一數字為17.2人。
民政部門正在持續增加社區養老服務供給。
上海市民政局稱,目前在中心城區力推嵌入式養老,重點建設樞紐型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一般為1000平方米左右的綜合體,集日托、全托、助餐、醫養結合、養老顧問、輔具推廣等多功能于一體),2018年底已建成180家,2019年將實現街鎮全覆蓋。
同時,民政部門在發展社區各類功能性設施和組織,如長者照護之家,它以短期住養照料為主;社區老年助餐點,到2018年底已建成815個,日均供餐8萬多客。
在農村地區,則因地制宜推廣互助式養老,全面構建鎮有“院”、片有“所”、村有“點”的服務網絡。
每個街鎮至少建有1個標準化的養老院。在片區、村層面,建設具有托養功能的社區為老服務場所。在村組層面,有示范睦鄰點或依托村老年活動室發展具有老年人生活照料功能的服務場所。
除此之外,上海還開展非正式照料服務,如2012年開始實施的“老伙伴計劃”,現在已有4萬低齡老年志愿者,為20萬高齡獨居老人提供日常關愛服務。
2019年5月,上海市民政局推出“上海市養老服務平臺”,各類養老院、養老服務信息“一鍵通查”。創新社區養老顧問服務方式,解決市民對養老服務“問不清”“找不到”的問題。
今年長護險基金支付12.7億
2016年,上海成為全國首批15個長護險試點城市之一,2017年在3個區先行啟動試點,2018年在全市推開試點,2019年正在持續深化長護險試點。
上海市醫保局稱,目前長護險試點總體情況符合預期,取得初步成效。
具體來看,截至2019年7月末,上海長護險試點各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累計受理申請共計50.8萬人次。需求評估方面,累計完成評估45.5萬人次,其中符合待遇享受條件的39.1萬人次。
護理服務方面,共接收服務對象41.6萬人,其中接受社區居家護理服務的老人為30.5萬人,接受養老機構服務的老人為11.1萬人。長護險簽約服務機構共1109家,其中,養老機構708家,社區居家機構401家。
隊伍建設方面,長護險各簽約機構已申報各類護理服務人員約5萬人,其中居家的護理服務人員約3.5萬,機構護理服務人員約1.5萬。全市已扶持和培育養老護理培訓機構和職業院校90多家。
費用支付方面,2019年長護險基金共支付12.7億元,其中支付社區居家照護費用9.4億元、養老機構費用3億元、評估費用0.3億元。
服務監管方面,近期上海市醫保局正開展長護險專項治理工作。8月末,上海市醫保局將全面排查潛在風險點、有效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營造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完善長效管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