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
上海民辦中小學開放日舉行:孩子玩得開心,家長更趨理性
4月13日上午,上海市徐匯區園南小學五(4)班的苗安卓和上海市徐匯區愛菊小學五(3)班的華子浩兩位小朋友,在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的乒乓球房開心地打著乒乓球,“我們原先并不認識,剛剛成為了好朋友。”他們異口同聲地說。

當日是2019年上海市民辦中小學校園開放日的第一天,包括西南位育中學等全市多所民辦中小學向學生和家長敞開校門,根據上海市教委公布的《2019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4月13日起至4月21日,上海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可以開展“校園開放日”活動。

“沒想到學校還有這么漂亮的屋頂花園,高一的學生志愿者姐姐告訴我們,屋頂花園有魚池,還可以在這里上生物實驗課,這也太神奇了。” 華子浩說,在西南位育中學的開放日上,他不僅交到了新朋友,還看到了很多新奇的課程和設施。

小學生們將機器人實驗室圍得水泄不通,他們聽著高一、高二的志愿者們講述機器人比賽的各種技巧,興奮得手舞足蹈。
西南位育中學北校區書記曹秋芳介紹,西南位育中學的機器人與信息技術等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是該校的特色之一,獲得了國內外多個獎項。
2019年是上海第二年舉行全市性的校園開放日活動,上海延續了2018年首次推出的“幼升小”公民同招政策,加上新中考政策和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兩個新中考配套文件陸續發布,讓“幼升小”“小升初”家長日趨理性。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是我們小升初的第一志愿學校,也是唯一志愿學校。”家長李女士陪著女兒參加了西南位育中學的校園開放日,“學校的設施很齊全、老師很和藹,今天在針對家長的講座中,學校的德智體美勞‘五育’齊頭并進發展的育人理念深深打動了我。” 李女士表示,她不希望孩子“死讀書”,而是能有時間學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擁有更豐富的人生經歷。

家長林先生也表示,在聽講座時,很認同學校注重孩子綜合素質的理念,“不只關注中學7年,還關注今后人生發展的70年。”
教育工作者也感受到家長的日趨理性,西南位育中學黨委書記、副校長金琪介紹:“這幾年通過校園開放日明顯能看出家長的變化,家長在選擇學校時越來越趨于理性了,無論是民辦還是公辦,只要是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一些家長此前參加了公辦學校校園開放日,再來民辦學校的開放日轉轉,還有一些家長通過校園開放日發現,家門口的學校就很好。
根據上海市教委的統計,在上海,逾九成的小學生就讀公辦小學,逾八成的初中生在公辦初中就讀,絕大多數家長選擇就近入學對口的中小學。
上海市教委重申,“校園開放日”重點展示學校辦學理念、課程設置、師資水平、辦學特色等,參與學區、集團建設的要展示共享共建的資源,但不得組織學生報名,不得組織測試、練習或面談,不得收取學生任何形式的簡歷(包括各類證書)等材料。今天的開放日上,各學校也明確了不收簡歷、不組織測試或面談。
“我準備好了簡歷了,但開放日結束后還是原封不動帶回去了,學校堅決不收。”家長李女士說。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