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12
側記|特奧運動員的那雙手
7月20日,是第十七個“全國特奧日”。
在這個關于愛、理解和尊重的日子里,將我的思緒又拉回到了一個月前在柏林進行的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這次柏林特奧會之旅,讓我近距離接觸到了特奧運動員這一群體——看到李想、朱以靈這些運動員在場上拼搏時,那種震撼感,是直擊內心的。
尤其當李想的媽媽拿出那一枚枚獎牌時,對于常年報道競技體育的我來說,清楚地明白這些獎牌所承載的,已經不只是他們對生活的向往,更是所有特奧運動員對命運的不屈。
“我不能休息的,一休息就拿不到金牌了”,李想的話,至今縈繞在耳邊。

“可能他的人生注定與我們不同,但他一樣是存在著的,一樣希望被人家看到。”
我想說——被平等對待,就是特殊奧林匹克的精神內核吧。
在柏林通往體操館的路上,李想和他的小伙伴問我們有沒有看過電影《滿江紅》,我說看過啊,非常好看,李想說,“是噠,我最喜歡小岳岳、沈騰,然后我還會背滿江紅這首詩——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其實,就在李想背誦滿江紅的前一天,他剛剛錯失了體操項目的金牌。
但是,特殊奧林匹克的意義,又哪里是一塊獎牌能夠說清的?

李想接受采訪。 截屏圖
這些年,大大小小的比賽我們去過不少,有些現場已經讓人有些習以為常,但在特奧會,當你看到選手們的匯演,場下觀眾與啦啦隊的互動,就像中國網球名宿李娜說的——當你看到他們的笑容時,是非常治愈的。
在回來的路上,同事給我看了一張照片,兩雙布滿老繭的手。

孩子們的雙手滿是老繭。
體操隊的高指導曾經說過,他們要完成一套動作,所付出的遠非常人可以想象。李想自己則說,不想讓教練和媽媽看到,因為怕她們不讓他練了。
競技體育里,我們一直在強調更高、更快、更強,但對于他們來說,金牌代表的更是自我滿足和自我實現,這是一種來自內心的源動力。



- “购”精彩,够给力
- 金湘军被查,山西省委表态
- 今年第一批科研不端案件处理结果

- 人民日报头版: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 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超五百亿件,比上年提前十八天

- 宇宙中的一种天体,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 由毕达哥拉斯提出,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又名神圣分割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