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
- +123
杭州立法保護古樹名木:城市更新項目應在設計中編制保護專篇
杭州2.4萬余株百年古樹的保護將有法可依。8月31日,杭州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決定》,明確古樹名木保護責任與職責,創新性提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相關要求。

2022年4月17日,杭州吳山中興東岳廟大殿前的兩棵樹齡在530年的楸樹開花了。視覺中國 資料圖
杭州現有西湖文化景觀、大運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遺址三大世界文化遺產,古樹名木資源豐富。全市共有樹齡100年以上的古樹2.4萬余株,其中300年以上的國家一級古樹1000余株。古樹名木已成為杭州自然生態環境和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征,傳遞著杭州山水城市理念,延續著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傳承。
“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出臺古樹名木保護專門性法律法規,2017年,浙江省政府頒布《浙江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以普適性規定為主,針對如杭州實際情況,特別是城市化推進過程中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未作詳細規定,《杭州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中關于古樹名木保護的內容較少,難以指導和解決當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中面臨的許多具體問題。”杭州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作出《決定》可以彌補古樹名木法規體系的不足,為杭州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強化保護意識、落實管護責任提供依據。
根據《決定》,古樹是指經依法認定的樹齡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是指經依法認定的稀有、珍貴樹木和具有歷史價值、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古樹名木保護堅持屬地管理、政府主導、嚴格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
《決定》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古樹名木的義務,不得損害和自行處置古樹名木,以及禁止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捐資、認養、提供技術服務或者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依法參與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市和區、縣(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定期組織古樹名木普查工作,將符合條件的樹木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認定、登記、編號,建立古樹名木目錄及時向社會公布。建立古樹名木數字化檔案,編制古樹名木保護專項規劃,并納入國土空間規劃。
為解決城市建設中古樹名木保護難題,《決定》明確國家和省市重點建設項目確需在古樹名木保護范圍內建設施工,無法避讓的,建設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制定保護方案。對于存在古樹名木的國有建設用地,規劃和自然資源等主管部門在收儲前應征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并將保護要求納入建設條件須知。建設項目應在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方案)中明確古樹名木保護專篇。城市更新項目應在片區策劃和設計方案中編制古樹名木保護專篇。
同時,《決定》結合杭州實際提升古樹名木保護質量。如提出在注重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古樹名木資源。鼓勵開展自然教育和科學研究,結合城市有機更新、美麗城鎮建設、鄉村振興等工作,挖掘提煉古樹名木景觀、生態和歷史人文價值,科學謀劃打造古樹名木主題公園、休閑廣場、綠色廊道等綠地空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