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84
暖聞|快遞員車禍身亡,妻子主動提出捐器官“當成他遺愿吧”

“人死了,燒了就是一把灰,捐給別人救命也算做好事,我們不求回報。”一名快遞員車禍身亡,他的妻子決定捐獻丈夫的器官。
7月9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這名27歲的快遞員的2個腎臟與1個肝臟被成功取出。7月10日,這些器官被成功地移植進入3名患者體內。目前,3名移植患者的身體狀況都良好。
患者妻子主動提出捐獻器官
7月18日,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獲悉,這名快遞員來自陜西,為來滬務工人員,和妻子住在上海市青浦區,孩子已經3歲了,在外地生活。7月4日凌晨,他在下班途中被車撞倒在地,交警撥打了120,隨后將其送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搶救。
經過醫生系統檢查,這名快遞員被診斷為特重型顱腦損傷、顱內多發血腫、顱骨多發骨折,病情異常兇險。經過連夜的手術搶救,雖然病情暫時得到控制,但是生還希望渺茫,在接下來的幾天治療中,病情又出現惡化。
7月9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OPO(器官獲取組織)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張學軍與醫院重癥監護室專家、神經外科專家一同前往青浦分院,初步判定其達到腦死亡標準。
事發后,他的妻子和堂哥當時也趕到了醫院,在與OPO專員進行溝通后,其妻子主動表示要捐獻器官,同時也獲得了他丈夫的父母的同意。
張學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從2014年下半年至今中山醫院已經有40多例器官捐獻的案例,但主動提出捐獻器官的病例并不多,他為患者妻子的舉動所感動,當時她主動跟醫生提出“捐出他所有的可用器官,他是個淳樸的西北漢子,離開世界時,沒有留下一句話,就把這當成他的遺愿吧……” 。
張學軍記得,當時他向患者妻子表達了她丈夫的生命已無法挽回,她回答:“人死了,燒了就是一把灰,捐給別人救命也算做好事,我們不求回報。”
他表示,當時患者妻子還想起他們在異地的孩子,想著孩子還小,捐獻出爸爸的器官給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也算是讓丈夫的生命得到又一種延續,她也讓孩子有個念想——“爸爸還活在這個世界上”。
根據上海市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流程,中山醫院青浦分院隨即向負責該行政區域器官捐獻工作的中山醫院OPO辦公室上報案例。
3名被移植患者情況良好
接報后,市級專職OPO工作人員立即趕往該院,評估患者是否適合做器官捐獻,當時患者已經處于腦死亡狀態,需要在呼吸機及藥物的支持下維持生命體征。
經過醫院和上海市兩級專家評審通過后,家屬在上海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簽署了“捐獻知情同意書”。器官信息將進入“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實現就近分配。這也是上海今年第100例器官捐獻案例。
7月9日21時35分,按照正規流程,撤除了呼吸機和藥物支持,患者的心臟停止了跳動,2分鐘后不再復跳,隨之被確認為心臟死亡。
張學軍表示:腦死亡和心死亡這兩個雙重標準,是當前上海器官移植工作開展的前提條件,“在國外,腦死亡是最主要的判定標準,而上海醫院采用這一雙重標準,一方面符合中國文化傳統、世俗觀念,一方面也符合國際公認原則的死亡判定標準,這也是目前中國多數地方采用的一個標準。”
隨后,中山醫院OPO專家組啟動器官獲取,半小時后,患者的2個腎臟和1個肝臟被成功取出,連夜用專用的器官儲運裝置,送往位于市區的中山醫院總院。
7月10日清晨,這名快遞員的2個腎臟、1個肝臟被成功地移植進入3名患者體內,其中2人都是尿毒癥患者,另外1人為肝腫瘤患者。
目前,經過術后一周多的治療和康復,這3名移植患者的身體狀況都良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