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越跌越買,基金凈值下挫30%而規模大增,基民是否在抄底中概互聯?
越跌越買!基金凈值下挫30%而規模大增,基民是否在抄底中概互聯? 原創 每日財報 每財網

中概互聯遭遇國內政策強監管后,估值持續下滑,現已至歷史低位。
文/每日財報 楚風
2021年春節后至今,受到國內反壟斷,數據安全、教育“雙減”等政策影響,引發外資對中概股擔憂,導致互聯網中概股紛紛大幅下挫。截至11月23日,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H11136)、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指數(H30533)年內跌幅均超過30%。
國內互聯網巨頭作為優質資產,有著強大的規模效應和盈利能力,雖然短期內受到政策監管,但不會對長期基本面造成影響。多家證券公司研報指出,互聯網巨頭估值正處于歷史低位,市場關注將逐步從外部環境聚焦回基本面。
《每日財報》發現,基于對互聯網巨頭當前估值偏低以及未來發展樂觀的態度,國內投資者正在抄底中概互聯基金,部分基金出現“越跌越買”的情況。中概互聯相關基金近一年跌幅超過30%,近6個月跌幅超過20%,而管理規模卻逆勢大幅增長,有基金三季末環比增長超過80%。
中概互聯持續下挫,估值正處歷史低位
“中概互聯”是指海外中國互聯網股票,包含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互聯網公司。按照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指數的成分股,在港上市公司占比為49.9%,在紐約上市公司占比30.6%,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占比19.5%。成分股在港股和美股的比例呈現五五開。
今年春節以來,中概互聯股價持續大幅下挫,主要原因為國內監管政策影響,導致海外投資者悲觀情緒,至今日仍未改疲弱狀態。具體來看,主要影響政策為行業反壟斷、數據安全以及教育“雙減”。
首先是針對互聯網行業的反壟斷政策。今年2月7日,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發布《反壟斷指南》并實施,提出對互聯網平臺進行反壟斷約束。阿里巴巴第一個“中槍”,受到182億反壟斷巨額罰款,進而導致10年來首次虧損。此外,美團因“二選一”遭到監管立案調查,最終被罰款34.42億元。
互聯網反壟斷政策正式實施后,監管措施層出不窮,騰訊、阿里、滴滴、美團等多個并購行為被判定為違反反壟斷法,并受到相關部門罰款。其中,虎牙和斗魚兩大直播平臺合并遭到禁止,騰訊“一統江湖”愿望落空。
數據安全也是監管機構極為重視的問題。6月10日,我國發布第一部關于數據安全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7月2日,國家網信辦依據相關法律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滴滴因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APP遭到下架及停止新用戶注冊等處理。此外,BOSS直聘、滿幫集團等公司也受到網絡安全審查。
在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指數中,成分股還包括新東方、好未來、高途等教育股票。7月24日,教育“雙減”政策出爐,明確提出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教育股全面下挫,K12教育公司處于生死存亡之間。
在監管加強下,互聯網板塊估值持續下行,拼多多、京東健康年內股價“腰斬”,阿里巴巴、滿幫集團跌幅超過40%。截至目前,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H11136)年內收益率為-39.39%,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指數(H30533)年內收益率為-31.84%。

不過,國內互聯網巨頭短期估值遇挫,但不改長期發展趨勢。多家機構認為,互聯網巨頭估值正處于歷史低位。其中開元證券指出,隨著2021年節后的板塊回調,港股互聯網板塊的估值水平明顯下降,處于歷史分位數的低點,同時相對A股互聯網更具性價比。
而興業證券判斷,監管與政策預期逐步落地,投資價值回歸基本面;然而對于互聯網發展空間及估值重構尚未達成共識,需要等待監管進一步釋放鼓勵信號或政策方向清晰,主流資金才能恢復持倉水位。
基民“越跌越買”,是否在抄底中概互聯?
中概互聯股票大幅下挫,也導致相關基金凈值下跌。《每日財報》注意到,易方達中概互聯50ETF近1年收益率為-34.05%;易方達中概互聯50ETF聯接基金近1年收益率為-30.74%(人民幣和美元為結算方式不同);交銀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近1年收益率為-35.63%。另外,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自1月26日成立以來收益率為-35.07%。

上述基金收益表現較差,而管理規模卻持續增長。就拿易方達中概互聯50ETF來說,今年一季末規模為83.32億元,至三季末末規模增長至267.31億元,增幅超過3倍。此間,二季度為規模增幅最為顯著的時間段,環比增長率達到137.27%。也就是說,二季度為申購規模最大的時期。

易方達和交銀施羅德旗下中概互聯基金跟蹤的標的分別為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指數、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這兩個指數都涵蓋國內互聯網巨頭,前十大股票大致相同,只是權重有所區別。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指數的權重更集中于頭部股票,而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的權重更為分散。
中概互聯相關基金收益率大幅下滑,而規模卻持續增長,表現出投資者“越跌越買”的情況。國內投資者或正在抄底中概互聯。在上述基金的股吧中,多有投資者直言“抄底”,表示“堅定不移看好中國互聯網”。
事實上,段永平早已抄底騰訊控股。8月4日,段永平在其個人賬號“大道無形我有形”中寫道,“今天買了點騰訊,再跌再多買點”。段永平作為知名投資者,時隔3年再次加倉騰訊,也引發眾多關注。
目前,中概互聯股票仍處于下跌趨勢,尚無利好消息提振股價。從上述基金規模變動來看,二季度和三季度規模增幅較為顯著,資金抄底跡象明顯。但從基金業績表現來看,不少投資者實際抄在了“半山腰”。在股吧中,多位基民曬出虧損超過20%的紀錄。還有投資者表示觀望,等待抄底的最佳時期。
中概互聯是國內優質且稀有資產,短期內估值遇挫,但長期發展勢頭仍在。騰訊、阿里、美團等互聯網巨頭在國內已經構成寡頭壟斷,人們越來越離不開他們的產品。中概互聯基金收益率大幅下降,而管理規模持續增長,在某種程度反映出投資者正通過基金抄底中概互聯。不過,什么時候才是抄底的好時機呢?
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END
原標題:《越跌越買!基金凈值下挫30%而規模大增,基民是否在抄底中概互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