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慶成立首支S母基金
投資界-解碼LP獲悉,近日重慶首支S母基金——重慶渝創銀河接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渝創銀河S母基金”)正式設立,目標規模36億元。
眼下國資布局S基金如火如荼,目標明確——優化退出機制。
央地聯手
重慶成立S母基金
具體來看,渝創銀河S母基金由中國銀河投資旗下銀河星邦與重慶科創投旗下重慶產業引導基金共同管理,首期規模6億元。
其中,重慶產業引導基金是隸屬于重慶科技創新投資集團旗下的市場化母基金,成立于2014年。作為政府背景的市場化母基金,重慶產業引導基金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重慶市扶持和鼓勵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
迄今,重慶產業引導基金已累計發起設立子基金40支,總規模416.17億元,累計投資項目475個,投資金額超256億元,帶動其它社會資本投資超400億元。其中,投資重慶項目182個,投資金額255.35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資88.30億元。目前受托管理市汽車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市專精特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榮昌產投母基金、渝創科永母基金等。
中國銀河投資,前身為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18年1月,經財政部批準,中國銀河投資回歸銀河金控,成為銀河金控的全資子公司,隸屬于財政部、中投系統。中國銀河投資及下屬子公司具備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私募資產配置管理人資質,是國內首批三家可開展私募資產配置業務的專業機構之一。
中基協信息顯示,旗下銀河星邦成立于2018年,目前正管理鹽城銀河匯創汽車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杭州浦正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建源銀河(安徽省)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基金。
這一次,為積極落實國家關于促進私募股權投資良性循環,優化退出機制,發展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的精神,重慶產業引導基金主動籌劃對接,推動與中國銀河投資共同合作設立重慶首只S母基金。
據悉,渝創銀河S母基金將以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核心投向,通過配置S子基金和項目,進一步引導支持耐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提升本土私募股權投資資金質效,實現基金“募投管退”全周期閉環的良性循環,為區域股權投資市場注入流動性活水。
重慶科創投介紹,此次合作開創了央地協同的新范式。中國銀河投資與重慶科創投深度融合,形成央企資本與地方資本聯動協同機制,構建了支持“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新工具,有望實現金融活水潤澤產業創新、科技創新的重慶篇章。
疏通退出之困
國資發力
地方國資正掀起S基金熱潮。
梳理2025年,各地設立S基金態度持續高漲,已有遼寧、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區相繼落地多只從千萬到百億級規模不等的S基金。其中規模較大的當屬3月初,成都交子金控集團與建設銀行旗下建信信托、中國信達、成都策源資本、合肥興泰控股共同出資設立S基金,目標總規模100億元。
從各地設立S基金的目的來看,關鍵詞無一不指向退出。
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發展至今,早期成立的政府引導基金相繼來到退出期。但由于絕大多數基金依賴的IPO退出路徑收窄,退出之困正成為募投管退環節中的最大難題。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基金中,包含母基金和直投基金,共計6.46萬億規模的基金進入延長期,9.83萬億規模的基金進入退出期,進入退出期延長期基金認繳規模超16萬億,且已經超過處于投資期基金數量。同時延長期基金數量在過去五年內激增,市場退出壓力極大。
超14萬億的存量市場正面臨著巨大的流動性問題,促使各地國資機構不斷重新規劃自身策略。正如各地相關政策文件中一致提到支持S基金設立以及S基金份額轉讓等相關內容。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政府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當中明確提出,“鼓勵發展S基金,拓寬基金退出渠道”。
地方國資響應政策,積極設立S基金,一方面有助于緩解國資流動性壓力,可以通過S基金承接自身出資的基金份額,避免低價退出導致國資流失風險,也為新項目騰挪資金;另一方面,正如許多資金名稱中帶有“接力”二字,S基金也將通過接續基金實現耐心資本,滿足科技企業長期研發需求,給予科技創新更大的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S市場迎來新生事物——越來越多S母基金成立。早在2024年3月,全國首只專注于S策略的母基金——自貿領航S母基金正式發布。在投資策略方面,自貿領航S母基金可以參股S基金,也可以受讓基金份額、受讓重組型的資產包等。目前該S母基金正擬出資蘇州紐爾利新策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此次重慶國資聯手中國銀河投資,也是國資在S母基金方面的最新嘗試。從長遠角度來看,當VC/PE普遍困于退出,S基金的出現將完善區域基金“募投管退”的服務生態,吸引更多GP前往,以此帶動產業發展。
一切為了退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