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6
  • +1
    80

90后新基民,人生第一次被套牢

关注
2021-02-08 12:09
广东
来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号

原創 應往 新周刊

魔鏡魔鏡告訴我,今天基金會紅嗎。/《大時代》

表面上,這些自學理財的年輕人正在上一堂資產配置的必修課;實際上,知識沒學透、思維沒跟上就敢勇闖天涯,拿不出太多錢也承擔不了多少風險的他們,才是資本市場里隨波搖擺的水草、嗷嗷待割的韭菜。

你買基金了嗎?

這句話絕對可以入選年度提問。2021年才過去一個月,“基金”詞條已經以幾天一次的頻率住在了微博熱搜上,人氣絲毫不輸鄭爽和華晨宇。各路專家隔幾天就出來吆喝一聲哪個板塊向好,連小紅書和B站都多了不少“每日基金分享”。

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知道了,買基金能賺錢,總有一天,窮小子也能靠閑錢滾出來的利息實現財富自由。

去年7月,“基金”上熱搜還是件稀奇事。/東方財富網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那則關于投資的寓言:當人人都在談論股票的時候,就意味著炒股沒法再掙錢了。聽上去俗套駭人,但現實就是現實,“721”定律這條股市魔咒,已經套牢了不少在高點沖動進場的年輕人。他們氣勢洶洶地砸進去真金白銀,沒過幾天,就哭哭啼啼地收獲了一串飄綠的數字。

每天瞇著眼點開xx寶和xx通,再黑著臉退出來,對天發誓短期內不準再看,結果第二天又冒著犯心梗的風險偷偷查閱,如此循環往復。

表面上,這些自學理財的年輕人正在上一堂資產配置的必修課;實際上,知識沒學透、思維沒跟上就敢勇闖天涯,拿不出太多錢也承擔不了多少風險的他們,才是資本市場里隨波搖擺的水草、嗷嗷待割的韭菜。

與日俱跌。/微博@語文指揮中心

套用雷布斯的一句話:這大概就是年輕人的第一次“套牢”吧。

基金一夜而起

無論疫情讓大環境變得如何糟糕,對于中國的公募基金來說,2020年都是創造歷史的一年。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國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合計為19.8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7%。去年全年,基金投資者的平均收益超14%,遠遠超出股民3.6%的平均收益率。

趕上A股牛市,又抓住了消費、醫藥、科技等領域的機遇,“炒股不如買基金”的熱潮在這一年持續上演。

牛市。/圖蟲創意

先是疫情暴發,全民宅家。無論是在因企業停工、裁員而手停口停的焦慮日子,還是在線上辦公摸魚時刻,大家都在思考同一件事——如何搞錢。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工資跑不過通貨膨脹,炒房的啟動資金是總也夠不到的幻想;翻翻存款,就不說利率連年下行了,連銀行APP都在輪番推薦理財產品,但復雜的規則和卡頓的操作足夠令人暴躁;余額寶和零錢通,30日年化不過2%出頭……一切的一切,都構成了2020成為九零后投資元年的群眾基礎。

炒股?算了吧,k線不會看,唯一的股票知識都覆蓋不了“追漲殺跌”的原始沖動,何必進場當韭菜。別看一季度國民投資理財情緒指數里,“美股”“A股”“黃金”“原油”高高掛起,真能搞得動這些的,大概率都不是囊中羞澀的年輕人。

每個數字我都認識,但當它出現在k線上,我就一個也看不懂。/圖蟲創意

但凡了解一下茅臺股票一手有多貴,就明白基金有多么平易近人了:10元起購,平臺金選背書,閉著眼就能賺錢,甚至銀保監會都在鼓勵“非接觸式(金融)服務”。看著朋友圈大佬曬出的收益率,很難不心動。

一夜之間,學生黨和打工人跑步入場,沒有人愿意錯過這趟財富快車,哪怕只是每天定投10塊錢,也要為國家的醫療和軍工事業出一份力的同時再分一杯羹。根據2020年2月中旬的報道,2月4日后的十天,僅支付寶一個平臺,存款理財產品銷售增長就超過100%,基金申購交易日均增長則高達400%。

當2020轉入下半年,買基金的理由看上去更多了——企業復工復產步入正軌,中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復蘇,A股市場趨向回暖。在結構性牛市背景下,基金呈現出了較好的賺錢效應,前7個月,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0.36%,混合型基金則為32.29%。

不少早早入場的基民在這個夏天大賺了一筆,甚至有網友開始深入思考 “基金賺的比工資多,沒心上班怎么辦”這種哲學問題。

“基金賺的比工資多,沒心上班怎么辦?”/虎撲

時間拉到歲末年初,不但市場上的日光基金頻現、認購規模接連打破紀錄,基金的話題度也沖到新的頂點。小白基民們已經練就了通過微博熱搜獲知今日漲跌情況的技能,本是想上微博一探娛樂圈風云,未曾想塌房的竟是我自己——那冒綠的,可不正是我的基金嘛。

年輕基民正在跟風掌握“財富密碼”

去年夏天,在第一次聽說同學通過一只互聯網基金賺了800塊的故事后,22歲的胡昂就心動了。此前,她并未太多接觸股票基金,除了余額寶,只會選擇一些穩健性的貨幣基金和債券,不求能搞多少錢,只要利率稍微高一點就滿足了。

“那段時間,大家都在說股票基金,說白酒醫藥互聯網的勢頭好。身邊還有人一下子賺這么多,我就覺得牛。”7月10日,胡昂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買入了朋友說的那只連漲一月的基金,沒過幾天,該基金的單位凈值就沖到了三年內的最高點。緊接著半個月,曲線勢頭一轉,這只基跌跌撞撞地走上了一段一去不回頭的下坡路。

本打算在低點加倉平一下損失,但困于現世生活的她無暇顧及。回頭看看,漲勢才追了不過三天,跌勢倒是一直追了三個月。11月底,當收益率掉到-10%時,胡昂的心臟終于承受不住了,果斷忍痛割掉一半份額。

剩下的一半份額,時隔半年,終于徘徊回本金附近了。/受訪者供圖

在豆瓣頭部理財小組“用利息生活|投資理財”中,從來不乏像胡昂一樣在山頂吹風的韭菜友友,他們時常產生自我懷疑,到底是自己不適合理財,還是運氣差到財不理我,不然怎么會回回都在高點建倉。

年輕人的第一次成長,名叫諾安成長。/豆瓣小組“用利息生活|投資理財”

在資本市場里,漲漲跌跌本是常事,基金作為一種長期投資工具,長時間養下去總會平回本錢。但對于很多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就入場的新基民來說,每天損失十塊錢就足夠讓他們心驚肉跳。收益可以慢點漲,氣氛感總要拉足。還有段子這樣調侃,別看一群小年輕哭天搶地大呼跌得肉疼,可能每人只虧了幾塊錢。

不過說真的,在這兩年的基金熱中,年輕人確實站在了時代潮頭。熱詞關注度數據顯示,85后、90后和95后人群在絕大部分理財相關熱詞的關注度中位列前兩位。MobTech的數據進一步證實,2020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新增基民突破2000萬,其中18-34歲群體占比達60%。

年輕人曾經會在茶余飯后聊明星八卦,如今話題則變成了基金。/微博@央視財經

00后楊嘉已經養基近兩年,她買過十幾只基金,卻始終覺得自己是個參不透市場的局外人。早在2019年上半年,楊嘉就在同鄉群的建議下買入了第一只食品類基金;老鄉們說哪一只不錯,入手;看著諾安成長的排名高,入手;室友慫恿著一起買白酒指數,入手。

雖然持有的數量多,但楊嘉買入每只的金額卻普遍不高,“特別是在試探行情的時候,我的場里好幾只十塊錢的,等有心思整理時才會賣掉”。

別看我買得少,但我收益率高呀。/受訪者供圖

對待這些心頭肉,楊嘉只有一條聽起來有些前后矛盾的原則——“買定離手,放著不管,紅了賣掉,綠了買進”。興起時一天看一次,一頓猛如虎的操作后,可能幾個月都不會再來光顧。回想起來,她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看著某只基金曲線上“亂七八糟”的買入賣出標記,只好長吁一句,“買賣從心”。

買入賣出,全看心情。/受訪者供圖

財商不足,焦慮有余

年輕人還能學會理財嗎

不得不承認,這屆年輕人在買基路上碰見的知識空白,要遠比他們掙到的利息多。

天弘基金聯合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資本研究院發布的《基民理財心態觀察》顯示,“懶得管”是基金投資者最常見的心態,占比高達53%,其次分別為“愁得慌”(25%)、“穩得住”(14%)和“急得很”(8%)。

“真正會玩基金的又有多少人呢?”/《大時代》

報告解釋,懶惰表現為不常對基金進行操作,70后基民傾向于持有一只基金不進行任何操作超過兩年,而心急氣躁的95后,一天能看三次基金收益。尤其是跟風入局的年輕小白們,“上秒跌,下秒就割肉”成為常態。

雖說基金熱帶火了一批基金博主,論壇上到處充斥著小白買基指南,但這畢竟還只是理財課的9.9元入門版。就算學會了不要追漲殺跌,得端平心態放長線釣大魚,但這“到底買哪一只基金”的第一步還沒解決。

于是,在基金博主的評論區,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評論:“可以直接抄作業嗎”“我能閉眼入這一只嗎”“可以每天都出復盤,讓我照著買嗎”。脾氣好的博主還會苦口婆心回復你一句“要學會獨立思考做投資決策,不然怎么賺的還會怎么虧回去”,脾氣不好的可能會直接勸你離開基市。

這屆年輕人,需要全套保姆教學。/小紅書

倒也可以理解,畢竟在財商教育匱乏的中國家庭里,年輕人很難從父母身上獲得什么理財知識。高中思政課本“經濟生活”那冊,才是很多90后最早的經濟學啟蒙。

根據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只有20.4%的城鎮居民家庭持有金融資產。在金融資產中,股票和基金等權益類資產合計不到10%。迄今為止,還有很多父母認為,權益投資是拿錢做不正經的事情,更不必提教孩子管理投資了。

能得到父母的支持,是一件很讓人感動的事情。/豆瓣小組“用利息生活|投資理財”

就算父母曾經是股民基民,早些的震蕩不但沒讓他們摸透資本的奧秘,反而使其愈發對股市諱莫如深。前述95后基民胡昂的母親十多年前曾經炒股,不料剛踏入股市就遇上金融危機,還沒試試水有多深,就在陰溝里翻了船。今年25歲的孫文有近三年半的基金理財經驗,最初養基,不是靠基一代的父親領進門,而全仰仗獨立炒股的朋友指點。

怕就怕,既沒有學到多少東西,又被教你掙錢的師傅割了韭菜。今年年初,不少B站UP主做視頻開錘基金博主“XX強少”,指責其不但瘋狂恰飯、為自己的付費課程引流,還不負責任地引導新基民們開戶炒股。

謹防被基金博主割韭菜。/B站

對于年輕人來說,手里的可支配收入不多,風險承受能力不強,卻想靠基金快速實現財富自由,本就是個偽命題。業內人常說,無論成長型投資還是價值型投資,基金買的都是對一個行業的未來期待。且不說有幾個人能像蔡嵩松一樣,擁有一把直指行業未來的鋒利的矛;試問當下隨大流匆忙下注的基民們,又有幾個知道買入基金持倉里是哪些公司。

前幾天,基金經理張坤還因基金暴漲5.05%被奉為公募一哥,眾基民高呼 “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坤坤不老,藍籌到老”;這幾日,隨著上海機場連續跌停,ikun們翻臉卻比翻書還快,立馬大罵張坤踩雷。

最新數據顯示,僅在去年第四季度,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和易方達中小盤兩只基金就分別被贖回了124億和85億。可想而知,年輕基民們正一邊對這些優秀的基金經理大表愛意,一邊拿著賺到的錢瘋狂跳車。

賠錢了哭爹喊娘,賺錢了卻拿不住。在這場關于基金的狂歡盛宴上,年輕人依舊焦慮、膽怯而盲目。而對嫩韭如狼似虎的資本市場,正在振臂高呼,歡迎他們的到來。

(文中胡昂、楊嘉、孫文均為化名)

《支付寶基金申購交易日均增長400% 疫情又帶火互聯網理財?》電商報,20200219

《度小滿聯合百度指數發布2020年一季度國民投資理財情緒指數》上游新聞,20200416

《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中國金融雜志,20200424

《醫藥基金前7月一騎絕塵》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20200810

《虧損5%焦慮、收益一日看三回、懶人理財想躺賺:這些基民心態,戳中你了嗎》21財聞匯,20201013

《2020年權益基金平均收益超54% 89只收益翻番》新華網,20210104

《失敬,這屆年輕人居然這么會搞錢》DT財經,20210107

《再創新高!2020年公募基金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底規模近20萬億元》朝聞天下,20210126

《世界變壞,從粉上基金經理開始》20社,20210128

《基金飯圈化盛行?韭菜狂捧“愛豆”,大V借機收割》新浪科技,20210130

《基金投資正本清源對資本市場有利》央視財經,20210131

?作者 | 應往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原標題:《90后新基民,人生第一次被套牢》

閱讀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8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6)
    发表
    已经到底了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皇家百家乐官网出租平台| 伟博| 伊通| 百家乐官网事一箩筐的微博| 大发888优惠活动| 百家乐官网最好打法与投注| 网上赌百家乐官网可信吗| 百家乐输了好多钱| 乐天堂| 风水24山分房图| 盈禾体育| 长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真人娱乐城| 迪威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大发888截图| 网站百家乐假| 博E百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亚洲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教父方法| 新时代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皇冠网hg8333.com| 百家乐出千的高科技| 百家乐官网打水套利| 百家乐官网桌14人| 香港六合彩直播| 百家乐娱乐平台官网网| 荷规则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宝格丽娱乐城| 新全讯网网址112| 百家乐官网游戏筹码| 合山市| 南京百家乐赌博现场被抓| 作弊百家乐官网赌具| 大发888开户注册哪家好| 百家乐智能系统| 百家乐官网园选蒙| 百家乐官网园首选| 皇冠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城建账号| 百家乐盈利分析路单| 百家乐官网国际赌场娱乐网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