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機器人界的微軟”創始人逝世,從iPhone到汽車都離不開他的創造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這樣的制造機器人,你是否也見過?
比如造汽車,鈑金噴漆到精密焊接,無一不能:



產品方面,它縱向滿足某一產品生產上下游產業鏈,橫向又覆蓋大部分工業門類。
市場地位方面,發那科占據類似微軟這樣的壟斷位置,這家日本公司提供了全球一半工業機器人和一半機床數控系統。
而最近,這樣一家低調巨頭的掌舵者、發那科的創始人稻葉清右衛門逝世,才讓外界有機會更多關注,這家公司和他這位傳奇工程師的經歷。

在現代工業社會中生活的人們,從出行用的汽車到日常消費品,甚至是食品飲料,大部分都是在流水線上,由工業機器人自動生產的。
而在普通人不常見到的工業領域,更是離不開高精度的生產機器人。

嚴格的說,這是稻葉清右衛門從美國人那里“偷師”來的。
稻葉清右衛門1925年出生,畢業于東京大學第二工學部精密工學科,專業與武器制造相關。

在美國主導下,日本兵工廠紛紛關門,武器專業沒了用武之地。稻葉托了關系,輾轉進入著名的ICT企業富士通工作。

1952年,MIT的William Pease在《科學美國人》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一種用紙帶打孔信息控制的自動銑床。
這其實就是最早數控機床的概念原型。

日后,稻葉也一直稱MIT的科技出版物是他的“圣經”。
1956年,富士通開始讓稻葉負責一個專注于數字控制領域的新子公司,主要業務方向是自動數控系統。

作為工程師,稻葉帶領的團隊令這一局面徹底改寫——1958年,首臺富士通發那科商業化的數控設備發往牧野機床公司,日本在這個領域正式向美國發起沖擊。
但富士通發那科卻連續9年沒盈利,直到上世紀60年代后期,日本經濟開始起飛,本國的數控裝備企業才在全球攻城略地,富士通則是日企中在該領域市場份額最高的。

盡管如此,富士通的烙印仍被保留——公司名Fanuc來源于最初名字的縮寫Fuji Automatic Numerical Control。
這個時候,讓發那科日后揚名世界的機器人還不是它的主業務,更沒有市場化的產品。
數控系統催生了發那科機器人業務
工業機器人早已有之,1959年,美國Unimation公司開發出第一臺工業機器人。

1961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首次在生產線上采用了Unimation的機器人,造價65000美元。
早期的工業機器人缺點很明顯:又貴又重。最關鍵的是,無法現場操作編程,只能以固定程序運行,對于不同工作場景要求,調試起來十分麻煩。
而經過20多年的積累,二進制數字計算機有了巨大的發展,可編程數控系統開始應用在工業生產中。
1974年,稻葉清右衛門領導發那科,嘗試將先進的數控技術整合在在工業機器人上。

第二個優勢是可編程,在主機上就能更改操控機器人,大大降低了企業的使用門檻和成本。
這些優勢為發那科日后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奠定基礎。

華爾街日報評價:“無論是一塊奶酪還是一輛奧迪汽車,發那科都找到了將工業機器人整合到生產線上的方法?!?/p>
而發那科工廠,也在全球最早實現“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
截至2019年,發那科機器人全球累計安裝臺數超過60萬臺,刷新了工業機器人單一品牌的全球裝機量記錄,全球市場份額也高達50%。

美國人首先提出的創新點,卻被日本工程師做到了極致。
汽車和iPhone,都離不了發那科
在發那科生產的所有工業機器人型號中,沒有哪一款型號能比Robodrill更能代表這家公司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主導地位——這是一款提供給蘋果公司產品使用的工業機器人,
Robodrill主要用于從iPhone 4開始的,所有蘋果手機金屬外殼的制造。

而在汽車制造領域,R-2000iB系列則是實力最強的產品。

2014年維科網在一片關于發那科的報道中,采訪了中國上汽集團商用車的車身車間主任華永明,他以從業者身份給出對發那科機器人的看法。
他認為,上汽選擇發那科,有三點。
一是高可靠性,降低意外停機造成的損失;
二是發那科數控對于汽車制造各個環節,包括焊接、涂膠、裝配等等都有豐富的經驗,可以節省試錯成本。
三是機器人本身的科技配置,比如發那科自研的集成視覺系統,可以讓機器人能自行取放零件,且不需要購置額外設備。
發那科的「獨裁者」
稻葉清右衛門本人的領導風格,被評價為「獨裁」、「冷酷」、「事無巨細」。
比如,稻葉曾經在企業的產品發展實驗室中安置了一個快于正常值十倍的計時裝置,正常一分鐘的時間,這只鐘只需要6秒,以此強化員工的危機感和創新意識。

這也是稻葉被外界批評的幾個主要理由,但發那科取得的成就,企業界和管理學界不得不承認。
如何評價稻葉清右衛門這個人,和他做的事呢?
“制造”制造業
今年10月2日,稻葉清右衛門因年齡原因自然死亡,終年95歲。
他留下的,是占據全球50%工業機器人市場,和50%數控系統市場的發那科公司。
東京巴黎銀行分析師這么評價:「在一般人看來,發那科可能有些默默無聞,但其實他們是機器人界的微軟。如果富士山爆發摧毀了發那科,全球都會因此停止運作?!?/p>

至于管理風格,到底是嚴格、集中的管理制度能幫助企業獲得最好的發展,還是民主輕松的氛圍更能激發企業活力?
這個問題,企業家和管理學專家們爭論多年也沒有結論,甚至對于評判企業管理好壞的標準,都沒有共識。
而稻葉本人對外界批評不以為意,也從不反駁。
2010年退休后,他只保留顧問頭銜,并表示不干涉接班人,看起來云淡風輕。
參考鏈接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is-japanese-engineer-created-the-robots-that-make-your-cars-11602856803?mod=tech_listb_pos1
— 完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量子位】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原標題:《「機器人界的微軟」創始人逝世,從iPhone到汽車都離不開他的創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