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廣汽新能源副總經理:2022年是國內L4自動駕駛元年
“現在電池成本都在下降,據我預測,2022年到2023年可能會做到純電動汽車的成本與混動車型相當,2023年純電動汽車市場就會有爆發。”
10月21日至10月22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陜西西安召開。大會期間,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席忠民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作出如上表述。
席忠民還預測,2022年將是國內L4級別自動駕駛的元年。
自動駕駛級別共有六級,最低級別為L0,最高為L5。L5級別定義為“完全自動駕駛”。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席忠民
目前,動力電池問題仍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席忠民表示,電池有續航、充電、成本、質量、安全、壽命等痛點。而出現電池安全問題問題,原因有政策引導帶來的對電池高能量密度的追求,還有新能源車技術創新太快,電池廠對汽車電池的壽命需要10-20年的認識較弱。
“現在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車企也在跟電池企業溝通,不要再做短期的快速迭代、體系創新,這樣投入生產后是不行的,而要考慮汽車長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進而提升電池及電車整體安全性。”席忠民說。
席忠民透露,目前廣汽新能源正致力于與供應商共同開發不起火的電池、壽命10年不衰減的電池。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給供應鏈條極長的汽車行業帶來了巨大挑戰。不過,席忠民表示現在疫情并未對廣汽新能源造成影響,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悲觀。從目前勢頭來看,今年新能源市場的銷量要好于預期,有望和去年持平。不過,他也表示車企仍需高度關注下半年局部疫情帶來的某一地區封鎖。
自動駕駛方面,席忠民表示廣汽新能源目前相關的合作伙伴還是國際巨頭,包括博世、安波福等。但他表示,中國企業在L4級別的自動駕駛領域在世界范圍內處于引領地位,車企跟相關供應商在L4級別的自動駕駛上會有新的合作出現。
席忠民還預測,2022年將是國內L4級別自動駕駛的元年,因為國內涉及L4級別的感知、雷達、激光雷達等硬件彼時會實現量產化,同年也將L4級別自動駕駛也將開啟示范運行,但想要真正實現大批量量產,可能要到2025年、2026年之后。
車企與供應商在自動駕駛研發分工方面,席忠民表示車企不會涉及自動駕駛芯片和操作系統。“車企主要做差異化,把應用方面抓在手里,通過大數據回饋,不斷的更新、迭代軟件,給用戶不斷的提高駕乘體驗,只有這樣自動駕駛行業在未來才會持續發展。”
談及應對特斯拉的競爭時,席忠民稱不怕來自特斯拉的競爭,車企也一定要做差異化的競爭。“廣汽新能源有自動駕駛和座艙、電池、電機和品牌,有很好的體驗,公司能取得目前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不錯成績靠的是差異化和科技吸引客戶,先人一步的科技體驗。所以我們不怕來自特斯拉的競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