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乙方變成甲方,“張藝興們”能帶動偶像產業升級嗎?
原創 范志輝 音樂先聲 收錄于話題#音樂產業7#偶像經濟16#張藝興1
作者 | Livia 編輯 | 范志輝
10月7日,是張藝興29歲的生日。此時,EXO出道已經超過八年,距離張藝興成立中國個人工作室正式開展國內活動也五年有余。

孕育"染色體"計劃的一盤大棋
染色體的成立頗受矚目。不僅有周杰倫、王力宏等多位圈內大佬為其背書,連韓娛"皇帝"李秀滿都現身力挺,通過一段長達四分鐘的視頻盛贊張藝興的人品與能力,認為其有能力打造"全世界第一"的娛樂公司。
"染色體"計劃提出了一個宗旨:偶像的最低標準是張藝興。"對練習生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打敗我。"張藝興的這句話是謙虛的,他認為"染色體"計劃培養出的偶像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理所當然的。這句話更是自信的——他將本人視作衡量偶像業務水平的標準線。
張藝興是有這樣自信的資本的。2017年,《SHEEP》獲星光大賞年度專輯大獎;2018年,《夢不落雨林》于全球流行音樂全金榜摘得年度最受歡迎專輯;2020年,《蓮》發售十小時銷量突破兩百萬張,同時登頂多項專輯暢銷榜。毫無疑問,從競爭激烈的韓國練習生體系中廝殺出來后,張藝興是現職偶像的個中翹楚。

2018年,愛奇藝推出《偶像練習生》,國民男團NINE PERCENT出道圈粉無數,由此掀起國內偶像選拔類節目浪潮,開啟全民"pick"之路。此間,張藝興以"張PD"身份見證了選手的成長,更見證了內娛偶像產業的全面崛起。
"我當時(對NINE PERCENT后期團隊運營)進行了很多構思,"張藝興在接受《娛理》采訪時透露。盡管出于種種因素,這些構想很可惜地沒有實現,NINE PERCENT簽約的愛豆世紀公司里有張藝興母親掛名的霍爾果斯染色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0%股份卻是事實。

2018年底,張藝興以主理人身份出現在國內首檔原創電子音樂競技節目《即刻電音》,抱著"希望更多人知道自己會做歌"的想法,與眾多音樂制作人同臺交流碰撞出火花。今年,他又通過《我是唱作人2》進一步展示了自己的音樂創作能力,同時也憑借《這!就是街舞3》呈現出精湛的舞技。他深知音樂作品和舞臺是偶像的生命,所以一直把握著這個方向潛心沉淀,為"染色體"計劃踩實基礎。

"我當然是有野心的人,"張藝興對《娛理》說,"我就想改變一下這個浮躁的市場。"
孵化"染色體"之夢的韓娛巨頭們
張藝興親自下場創辦企劃公司、力圖以一己之力改變市場的執念,或許源于他親身感受過的韓娛產業的繁榮,又或許源于他漂洋過海付出青春的老東家SM公司。早年間,這家韓娛"三大"的領頭羊其實是創始人李秀滿的一言堂,如今他才逐漸卸下管理權,將重心轉移至旗下藝人相關的創意開發等。
"我尊敬李秀滿老師,尊敬他所以想了解他,了解他同時想學習他,學習他同時想挑戰他,挑戰他同時想超越他。"對張藝興而言,讓自己從普通小孩變成大明星的李秀滿就是目標。

二十多年來,李秀滿率BoA和東方神起從蓬勃的日本市場里挖出屬于韓流的一方天地,從Super Junior、少女時代、EXO這類大型組合到另辟蹊徑開創Suju-D&E、TaeTiSeo、EXO-CBX等小分隊,再到如今大玩NCT概念團體……SM的成功與李秀滿對韓娛的想象力密不可分,連打造藝人的方向都源自其早年間對美國音娛產業的觀察思考:在美國留學期間,他見證了美國音樂是如何借MTV的問世發展至鼎盛,對于音樂傳播過程所攜帶的視覺信息的重要性有著切身體會——SM注重藝人形象、積極開發視覺相關物料便是源于此,而這更鑄就了SM進化為龐大的創新數字媒體帝國的基礎。

相比于SM成立初期便積極與其他制作人合作,樸振英一手包攬旗下藝人的音樂制作:Wonder Girls的《Nobody》、2PM的《Hands Up》、miss A的《Bad Girl Good Girl》、TWICE的《What is Love?》……JYP旗下偶像的代表作品基本都出自樸振英之手。獨樹一幟的演出風格和洗腦入耳的旋律,這本是樸振英身為偶像歌手的特色,隨后又演變為JYP打造自己偶像的不二法寶。


在偶像世界里,他們曾經是追夢的人,如今則變身造夢者。造的不僅是孩子們的明星夢,還有如"染色體"這般的企劃者之夢。
"張藝興們"能帶動偶像產業升級嗎?
從零開始追夢不是件容易的事。作為一名偶像企劃公司初創者,剛變身"張老板"的張藝興有些先天優勢,也有不少煩惱。
樂觀地來看,目前他似乎還不太需要為集團和練習生招募計劃發愁。畢竟,當偶像轉型企劃者,其本人就是公司的活招牌。偶像這重身份獲得的積累即公司最大的保障:個人所擁有的關注度是公司最好的宣傳資源,個人的業務能力是公司培養新人的教材標準,個人所秉持的價值觀是企業文化,個人的IP價值也直接嫁接至公司,成為打造品牌形象的利器。

近些年來,隨著國內偶像選拔類節目的井噴式爆發,人才儲備逐漸被掏空。張藝興曾在《青春有你》點出浮躁的市場狀態,更在《少年之名》里直擊內娛偶像青黃不接的痛點。"我覺得偶像養成是不是需要長一點時間。"張藝興告訴《娛理》,自己要做的是"品控"。"染色體"計劃的實質是引入韓國高強度練習生模式,花時間培養真正成熟有質量的偶像再輸入市場接受檢驗,讓國內受眾不再被迫生出一雙慧眼去pick"養成系"。

除此之外,相比于韓娛具備的出道、打歌、團綜、符合藝人形象定位的品牌合作等一系列完整產業鏈,內娛留給偶像的空間委實不多。正是因為產業存在相當多環節缺口,粉絲才會常常看到自己的偶像"不務正業"。對此,盡管張藝興表示希望能通過建立前后端聯系逐漸補全產業鏈,然而,若想真正完善產業邏輯和模式、徹底為內娛市場打開新局面,僅靠張藝興是遠遠不夠的。"染色體"的進化需要大環境的共同成長。

張藝興與他的"染色體",究竟是向內娛全新版圖發起沖鋒的號角,還是一次興師動眾的小打小鬧,值得拭目以待。目前,這枚投入湖中的石子起碼已經足夠讓國內的一些偶像孵化基地提前思考下"中年危機"。
先聲話題
話題內容:如何看待像張藝興為代表的偶像們的事業轉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將會在本周發布的文章推送內,從所有留言評論中,擇優挑選2位讀者,各送出先聲精選的好物一份。獲獎名單將在每周日的“先聲周報”欄目中公布,請保持關注。
排版 | 安林
原標題:《從乙方變成甲方,"張藝興們"能帶動偶像產業升級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