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黑暗料理指南:蝌蚪好吃嗎?|奇怪的動物知識

2020-10-0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蘇澄宇 返樸 收錄于話題#奇怪的動物知識1個

那得看你怎么吃,還有吃的哪種蝌蚪了。

撰文 | 蘇澄宇(科普作家)

蝌蚪也能吃嗎?能!先來說熟食吧。蝌蚪雖然聽起來像只存于貝爺的菜單里,但其實確實有地方把蝌蚪作為一種食材的。

比如說,在廣西,就有一道特色菜,名曰“麻辣小蝌蚪”,看著就是一道黑暗料理。

廣西的黑暗料理:蝌蚪 |圖源:南瓜屋故事

在泰國,蝌蚪也被作為了一種食材,可以炒著吃,煮著吃,燉湯喝……

熟了的蝌蚪說白了就是變性的蛋白質,煮熟就是蛋白質變性的過程,大差不差,風味差別的問題,起碼可以入口,如果不好吃肯定不會作為一種食物。

而且蝌蚪本身也被作為一種中藥的材料存在(外用),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因此,以上這些熟了的蝌蚪并不是要介紹的重點,重點是活的蝌蚪到底好吃嗎?

吃過活蝌蚪的人肯定有,但被記錄在文獻里的可不多。這就有一位,名叫理查德·瓦塞爾蘇(Richard Wassersug)的科學家,一個研究無尾目的生物學家,把“吃不同種類的蝌蚪是怎樣的體驗“給記錄了下來,還在《美國自然學家》(The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發了文章。

雖說實驗看起來有一種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潛質,但它的實驗目的可并不無聊。之所以要嘗嘗活蝌蚪的味道,是為了驗證一個想法:

有的蝌蚪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游來游去,因自身能力又游不遠,肆無忌憚的,似乎可以無視獵食者的存在,是不是因為它們本身不好吃,才敢這么做?

想歸想,但是不是這個道理還另說。所以他找來11個志愿者,讓他們扮演獵食者,去嘗嘗那些蝌蚪好不好吃。

好吃不好吃這是一個相當主觀的問題,為了盡量讓這個主觀的問題接近客觀事實,他給這些蝌蚪的好吃程度做了一個評分表,從1-5分,1分最好吃,5分最難吃。最后會對數據做處理,取中位數作為一款蝌蚪好不好吃的最終評分。

做好了評分表,接下來就去搞實驗材料。在哥斯達黎加奧薩河半島,選擇早上的時間去捉蝌蚪。盡管想要收集的是同大小、同發育階段的蝌蚪,但全部都是完美樣本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盡可能差不多。所以不管撈到什么蝌蚪,稍微篩選一下就差不多了。

他們總共抓了8個不同品種的蝌蚪,一種是蟾蜍——海蟾蜍——的蝌蚪,其他7種則都是蛙類——樹蛙——的蝌蚪。

左圖:實驗涉及的海蟾蜍|圖源:Wikipedia;右圖:海蟾蜍的蝌蚪|圖源:Cane Toads
左圖:紅眼樹蛙|圖源:Wikipedia;右圖:紅眼樹蛙的蝌蚪|圖源: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早上抓完蝌蚪,把它們泡在水里面幾個小時,然后讓志愿者空腹兩個小時,下午準備開吃。吃也不是隨便拿起只蝌蚪就吃,而是先給蝌蚪編號,然后把這些編好號的蝌蚪分發給志愿者。志愿者提前不知道不同數字對應的是哪一種蝌蚪,避免他們知道吃的是蟾蜍的蝌蚪,而提前感到惡心。(雖然說不管蛙類的蝌蚪,還是蟾蜍的蝌蚪,這種膠質類幼體看起來都不好吃,但蟾蜍的丑陋外表,還是讓人會先入為主地認為蟾蜍的更難吃些。)

吃法也很講究,品嘗者得先把蝌蚪放進嘴里,含住保持10-20秒不咬。然后,先咬蝌蚪的尾巴,然后咬破皮膚,再輕輕地咀嚼10-20秒。最后的幾秒鐘里,品嘗者得狠狠地咬,保證蝌蚪在嘴內被咬成稀泥。

當然,志愿者被要求不能吞下蝌蚪,而是把它們吐出來,因為可能會含有毒素,并用淡水至少漱口兩次,然后再品嘗下一個蝌蚪。每吃完一個蝌蚪就得在前面說的評分表里打分。

結果如下圖:

你可以看到,除了最后一種(右下角)獲得了大眾點評的“最難吃蝌蚪”稱號外,其他的得分都差不多。那最后一個是啥?是海蟾蜍的蝌蚪,它從皮膚到身體再到尾巴,全身上下沒一個部位是好吃的,都讓人惡心。

而樹蛙的蝌蚪都不算難吃,不過志愿者都有評論,吃到樹蛙腸子里的東西,多少還是感覺有點惡心。要知道蝌蚪的體腔幾乎被腸子所占據,所以特別感知到腸子的味道很正常。其中一個志愿者特別評論了蝌蚪腸道內的粗糙程度,因為腸道里都是碎末。

如果非要選擇一個最好吃的,那就是一種名為 Smilisca phaeota 的樹蛙,生活于南美洲的叢林里,它3次被打分得到最佳評分。

Smilisca phaeota|圖源:Wikipedia

說完了關于蝌蚪好不好吃的問題,該回到正經的研究目的上來了。

最不好吃的海蟾蜍蝌蚪,是上面這幾種蝌蚪中,最容易捕捉到的一種。因為蟾蜍類的蝌蚪會集群行動,一抓一大把。而其他幾種稍微能吃的,膽子比較小,是最不好捉的,因為蛙類的蝌蚪喜歡分散活動。

海蟾蜍的蝌蚪之所以不好吃,是因為它本身就含有毒腺。蟾蜍可不只是成體才有毒,幼體也含有一定毒素。1967年,一位科學家Licht寫了篇論文,報道了兩位秘魯人因為不小心吃了海蟾蜍的卵后不幸去世 。由此可見,海蟾蜍的卵可不只是不好吃這么簡單,而是有把人弄死的劇毒。

人雖然可能不知道這些,但那些天天和這些蟾蜍打照面的捕食者可就把“這些玩意兒有毒”刻在了基因里,從來不會碰蟾蜍的卵。相比之下,這些捕食者更愿意去吃牛蛙、青蛙的卵,因為沒有毒 。蟾蜍的蝌蚪有了毒,多了一份防御,自然有些猖狂起來。

理查德通過這項研究,證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膽子小的,不好靠近的蝌蚪比較好吃;膽子大的,好靠近的蝌蚪不好吃。雖然依舊不建議嘗試生吃蝌蚪,但多懂點總是沒錯的(奇怪的知識增加了),哪天荒野求生的時候,也知道不要吃蟾蜍的蝌蚪……

參考文獻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D%8C%E8%9A%AA/20191955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Wassersug

3. https://www.jstor.org/stable/2423690

4. LICHT, L. E. 1967. Death followingpossible ingestionof toad eggs. Toxicon, 5:141-142.

5. Licht.1968. Unpalatability and toxicityof toad eggs. Herpetologica, 24: 93-98.

特 別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提供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眾號,回復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轉載授權請在「返樸」微信公眾號內聯系后臺。

原標題:《黑暗料理指南:蝌蚪好吃嗎?|奇怪的動物知識》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论坛白菜| 温州市百家乐ktv招聘| 柏乡县| 新东方百家乐娱乐城| 新濠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 真人百家乐代理分成| 新锦江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民和| 全讯网新2开户| 网络百家乐真人游戏| 百家乐注码调整| 百家乐官网投注五揽式| 88娱乐城备用|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更| 中超| 百家乐网页游戏| 德州扑克游戏| 大发888帐号注册| 大发888娱乐城 真钱bt| 长沙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的视频百家乐| 现金百家乐| 实战百家乐官网十大取胜原因百分百战胜百家乐官网不买币不吹牛只你能做到按我说的.百家乐官网基本规则 | 网上百家乐内| 破战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百家乐游戏| 有钱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红利来| 澳门顶级赌场国际| 大发888 casino组件下载| 大发888大发娱乐城| 大发888国际娱乐net| 大发888 注册账号| 大发888官网游戏平台| 威尼斯人娱乐城骗子| 如何玩百家乐赚钱| 百家乐存1000送| 广州百家乐桌子| 鑫鼎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投注限额| 澳门百家乐有赢钱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