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站在建村60周年路口,華西村邀專家再研新時代“華西精神”
將于明年迎來建村60周年的“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如何繼續譜寫新時代的“華西傳奇”、在未來演繹“不老神話”?
9月21日,新時代華西精神研討會在無錫江陰市華西村召開,多路專家學者齊聚華西,共同探討“華西精神”。

“新時代華西精神”研討會現場。本文圖片來源:華西村
在此節點,華西村為何對精神如此看重?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說,“華西精神”就是華西的動力、支柱和后盾,它串起了華西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實際上,有著“天下第一村”之稱的華西村,正是在吳仁寶老書記精神的帶領和指引下,從一個成功邁向另一個成功,始終站在時代發展最前沿進行領跑的。
應邀出席這次研討會的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表示,要深入總結“華西精神”,大力弘揚“華西精神”,引領華西更好發展、不斷前行。
“讓華西這面旗幟永不褪色”
戶戶住別墅,家家有汽車,“天下第一村”華西的致富故事人們早已耳熟能詳,老書記吳仁寶的一生也是獲譽無數。
當下,站在建村60周年的時間節點上,華西該以怎樣的精神面貌,繼續站在時代發展的最前沿?
本次研討會上,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談到了“四個離不開”。首先,華西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這個根本前提,弘揚“華西精神”,必須把“高舉旗幟跟黨走”熔鑄于魂,沿著鄉村振興的道路奮勇前進。
華西的發展離不開“改革創新”這個動力源泉,弘揚“華西精神”必須把“敢為人先探新路”勇挑于肩。
華西村是吃“改革飯”長大的。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注意到,改革開放以來,華西村正是因改革而聞名天下。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華西村就意識到了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了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吳仁寶老書記當年帶領群眾“偷偷摸摸”搞起了一個小五金廠,開啟了華西工業化的道路。

江蘇省委副書記任振鶴出席會議并講話
任振鶴表示,華西村要堅持以改革增活力、以創新增動力、以開放拓空間,在鄉村振興上展現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的更大成果。
此外,華西的發展,弘揚“華西精神”,還離不開“艱苦奮斗”這個優良傳統,以及離不開“基層黨建”這個制勝法寶。
任振鶴表示,華西的發展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讓華西這面旗幟永不褪色”。
吳協恩:“華西精神”引領發展的三個階段
過去近60年來,引領華西村不斷前進的“華西精神”是什么?研討會上,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介紹稱,即“艱苦奮斗、團結奮進、服從分配、實績到位”。
吳協恩說,“華西精神”,源于老書記一班人帶領全村人戰天斗地和實干苦干加巧干,是全國認可的華西之魂。
他說,“華西精神”引領了華西近60年的發展,具體反映在三個階段。首先便是建村初期的上世紀60、70年代,華西早早地做起了“無工不富”的文章,開啟了工業化道路。
二是改革開放以后,結合華西實際,華西并沒有搞分田到戶,而是把全村600多畝糧田承包給30名種田能手,把絕大多數勞動力轉移到蓬勃興起的鄉鎮企業上,從此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吳協恩說,第三個階段是十八大以來,華西提出了“建設效益優良的‘百年企業’、富裕幸福的‘百年村莊’”的奮斗目標。
如今的華西村,實現了傳統產業、服務業、高科技產業“三個板塊”齊發力,依托“數量轉質量、體力轉腦力、傳統轉現代”,一方面對冶金、化纖、棉紡等傳統產業進行技改提升,提高產品競爭力;一方面拓展了旅游服務、倉儲物流、遠洋海工等一大批新興產業。
吳協恩介紹稱,2019年,華西實現開票收入超458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9.萬元,是建村時的1707倍。
如何昂首邁向“兩個百年”,續寫“不老神話”
明年,華西村將迎來建村60周年。吳協恩說,新時代華西精神,既是過去經驗的傳承和總結,又是引領未來的一面旗幟和方向。
他說,總結“新時代華西精神”,目前有四個方向:一要體現信仰堅定,這是華西的根本所在;二要體現共富為民,這是華西的最大特色;三要體現與時俱進,這是華西的可貴品質;四要體現團結奮進,這是華西的堅實保障。
澎湃新聞記者從華西村獲悉,從今年7月起,華西村開始發動全體村民大討論,通過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等形式,對新時代華西精神開展了討論和研究。
“我們一致認為:華西精神從來不是說出來、編出來的,是靠華西人拼出來、干出來、堅持出來的,過去是這樣,現在同樣如此。”吳協恩說。
面對國內外變化的大環境以及愈發激烈的區域競爭,曾經風光無限的華西,在當下也面臨著一些困惑。如何續寫“不老的神話”,帶領“天下第一村”再創新輝煌?成為華西領導層需要解答的命題。
“新時代華西精神”的探討,正是為了梳理發展的思路,明晰前行的方向。
澎湃新聞注意到,目前,華西提出了要打造“兩個百年”:建立效益優良的“百年企業”、打造富裕幸福的“百年村莊”。
研討會上,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胡福明、國務院原副秘書長劉濟民、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等專家學者先后就新時代“華西精神”進行了發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