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你得明白,不婚不育和恐婚恐育不是一回事兒

2020-09-22 0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白鹿 張昕 Dr昕理學

一直以來有很多年輕的讀者都想叫我聊一聊“恐婚恐育”的話題。這個話題我想了很久,聊起來需謹慎,我想盡量避免讓讀者誤會我的意思。

我從不反對“不婚不育”

雖然我自己的家庭和睦,也不吝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給愿意看的人去看,但是我從來不會勸別人結婚生孩子。倒不是說我認為結婚生孩子不好,而是說每個人的境遇不同、性格不同、追求不同、在婚姻中的訴求也不盡相同。所以,我能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獲得幸福感,不代表別人也能,用自己的經驗,其實無法去評價別人的人生。

同理,我也比較反對有些人動不動就說“婚姻除了痛苦,到底能給女人/男人帶來什么?”“過來人實力勸退,千萬別結婚”之類的話。因為你不能從婚姻中獲得幸福感,同樣也不能代表別人不能,以個體情緒去煽動群體情緒、影響別人的決策,是不負責任的。

我從來不認為人生的意義感、價值感必須要從結婚生子當中去實現和獲得。因為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渴望親密關系,不是所有人都有很高的情感需求、陪伴需求和傳遞基因需求的。

我身邊有很多優秀的不婚者或者丁克者,他們讓我們看到了生命意義的多元化,我不覺得他們的人生中結婚生子是一個迫切的必選項。比如我碩博期間的導師,她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人,僅僅是追逐科學的真諦和買包包就已經給她帶來了足夠多的意義和快樂;這樣一個人,就連在某次飛機險些面臨失事、空乘讓寫“遺言”的生死關頭下,她寫的全都是自己最近的學術發現,以及哪篇論文存在哪個文件夾密碼是什么……所以這樣的她拒絕了男友的求婚以及相夫教子的邀約,終身投入科研事業,是不是非常順理成章呢?還有一對丁克夫婦朋友,他們走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去做義工,幫助失學女童,救助動物,這樣的人,你能說他們的人生沒有孩子就不完整嗎?(當然,一定會有人這么說的:不管你再優秀、做了再多的事、為人類做出再大貢獻,你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人生就是失敗的,不完整的。那我只能遺憾地說,不要再用自己的認知去琢磨你認知之外的事情啦,你想不通的。)

我在講老年心理學的時候,經常提到一個詞兒——generativity,很多教科書上把它翻譯成繁殖感,我不是很認同。生孩子是(生物意義上的)繁殖,但是generativity有更深層的含義,我更愿意稱其為“傳承感”——把你認為最好的東西留下來(不一定非得是你的基因),留給下一代也好,留給全人類也好,你做到了,你的人生就沒有白活。我們記住了那些名垂青史的偉人,難道就是因為他們的基因強大嗎?

恐婚恐育的原因

我大概總結了一下“恐婚恐育”情緒的幾種來源:

1、

原生家庭的創傷、周圍環境的影響、個人的糟糕經歷

這些人也許自己從小生活在父母關系非常惡劣的家庭環境中,或者是周圍的親人朋友都經歷過婚姻破裂,或是自己遇到過渣男/渣女,遭遇過暴力、背叛、無休止的爭吵,等等……

他們就像是“小馬過河”故事中的小松鼠一樣,或是自己掉進過河里,或是同伴被淹死過,所以再也不敢踏入那條河流一步。

這種恐懼可能是從小就根植于內心里的,也許在外人看來,這種恐懼是以偏概全的、被放大了的;但是于他們而言,這是從一開始就上好的人生底色,想要重新著色很難,也許會經歷一條漫長的自我救贖、他人治愈之路,也許就此避開這條路。

2、

被新聞、網絡輿論煽動了情緒

現在媒體發達,大家多了很多獲取信息和交流的平臺。伴侶之間惡性傷害的案件聽說了太多;各大論壇上訴說家庭困擾、婆媳矛盾、夫妻矛盾、親子矛盾的苦水太多……于是很多人感慨“不婚不育保平安”。

但其實這也是一種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我們更容易被自己所看到或者聽到的東西影響,而不是用統計學知識去思考問題。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只有這些極端案件才會上新聞,但其實極端案件在生活中是小概率事件;因為有家庭矛盾才會上網訴苦,所以看上去似乎家家戶戶的婚姻都是不幸的,但其實是因為幸福家庭的成員根本不會上這些論壇去訴苦、和網友對罵……所以,因為個體事件或者某個圈層的個體經驗而恐懼和質疑整體,這也是將一種情緒進行了不合理的夸大。

現在有一些媒體為了吸引流量,經常編一些煽動性別對立的故事或言論,然后就能吸引來很多“厭女癥”“仇男癥”在評論里互相重拳出擊。

曾經我的一名學生在看到評論里一些惡臭男對女性的攻擊之后,對我說:“我現在感覺男人真可怕,再這樣下去我要‘恐男’了,可是反觀我自己身邊,我的父親、男性親屬、男性朋友,明明都在好好愛惜老婆孩子,都在好好地生活啊,我到底在恐懼什么。”

我說:“因為你身邊的男性忙著好好生活,忙著愛護老婆照顧孩子,所以沒空上網當噴子啊……而且如果不是網絡的連接,其實這些惡臭男一輩子也不會有機會和你對話。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大聲疾呼,要爭取壓倒惡臭男,讓我們的聲音被社會上更多人聽到;但另一方面,你先別自亂陣腳,被他們的聲音給帶進溝里了。你現在的‘恐男恐婚’,恐懼的其實都是你想象中的東西,而非你所處的現實中客觀存在的東西。”

3、

社會進化層面的原因

上世紀六十年代早期,美國的生態學家Calhoun的一項以白鼠為研究對象實驗可能會對我們有一些啟發。在一個類似世外桃源一樣,食物充足,氣候宜“鼠“的環境中,老鼠的族群從前期(大約1年)的爆發式增長,到進入1年半后的增長穩定期,逐漸到了第560天(也就是差不多不到2年)后,鼠群“人口”停止增長了——它們明顯減少了交配和繁殖,甚至自相殘殺。

也就是說,當某個群體的人口進入了爆炸式增長的階段,這個群體中的成員就會整體上進入“低欲望社會”,這是一種有利于進化的自然規律,可能也是大自然的無形之手對生態進行調控的手段吧。

認清生活的本質

說到這里,可能又有人會鬧不清了,不知道我到底在“宣揚反婚反育”,還是在“鼓吹結婚生子”了。

其實都沒有。我并不認為婚育和不婚育哪一種方式更好,但是處于選擇中的人,自己得明白自己想要的是哪一種人生。

就比如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對我說“恐婚恐育”。我說你得明白,“恐婚恐育”和“不婚不育”之間的差別是什么——“不婚不育”是一種思考過后的人生選擇,但“恐婚恐育”只是一種有可能被夸大了的情緒。

舉個例子,前幾天刷到一條視頻:丈夫在某個周末,請孩子奶奶過來幫忙帶一天孩子,而他則為妻子安排了一整天她喜歡的行程——逛商場,足部護理,吃大餐,烤煎餅、喝奶昔……妻子高興得尖叫起來,眼睛里都是小星星,小倆口手舞足蹈地就出門去了。

這個視頻讓鹿sama和我感同身受,因為我們也有過把孩子托給爺爺奶奶一天,然后我倆開心地去逛花鳥市場,買書,躲在車上一邊聽歌一邊吃辣條……回來后甚至還高興地發了朋友圈:

這本來是一條溫馨的視頻,但是評論里卻有很多冷嘲熱諷:

“看完好絕望,單身的日常小事,有了孩子之后就這么難擁有。”

“女人真好騙,一點小恩小惠看給她高興得。”

“不結婚不生孩子,這些快樂的事情就可以天天做,所以婚姻到底給了女人什么?”

“主人帶狗出去遛,狗也是這么激動的。”

看完這些評論,我大概明白很多人“恐婚恐育”的點在哪里了。他們恐的不是“婚”或“育”,而是“長大成人”。

我經常看到有年輕人說“00后日常恐婚恐育”。我想說,這很正常,20年前,80后也是“日常恐婚恐育”的。因為長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誰都恐懼承擔,誰都害怕困難,但是小雞要出殼,蟲蛹要破繭,掙扎和疼痛都是必經的過程。

毒雞湯之所以毒,是因為他們只會告訴你,你現在所有的艱難、困苦、負擔都是由于結婚生孩子帶來的,只要不結婚不生孩子,你就可以永永遠遠的輕松快樂下去。

他們沒有告訴你生活的真相是,只要你離開了爸爸媽媽的懷抱,壓力、負擔就是人生的常態;只要你長大了,需要自己扛起生活了,那生活就不會是一直輕松的。

如果你感到現在的生活很輕松,那不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就是你在透支未來的輕松——你在用別人的艱難或者你未來的輕松,在置換你此刻本該承擔的重擔——并不是因為你單身或者結婚。

有人說,單身就是比結婚輕松啊,不用面臨婆媳矛盾,不用相處親戚關系,不用頭疼孩子的輔導班。那么你以為一個人把單身生活過好了就很簡單嗎?

單身是不用面臨家庭中的瑣碎,但是單身有單身的壓力和風險,那需要更強大的內心,更豐富的閱歷,更雄厚的經濟實力,更堅韌的毅力,更獨立的人格,和獨自打理好生活的能力。因為你無人可靠,你一個人就必須和一個集體一樣強大。但話又說回來了,如果一個人具備了這些特質,那么他/她其實也一樣能把婚姻中的一地雞毛處理好。這樣的人,單身也會很快樂,結婚生子也會很快樂。

所以啊,你可以因為喜歡獨處、不需要親密關系而不結婚生子;你可以因為物質或心理上沒做好準備而不結婚生子,可以因為沒有找到滿意的對象而不結婚生子,可以因為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更有價值的人生理想去實現而不結婚生子;也可以因為單純不喜歡小孩,不渴望家庭生活而不結婚生子;你更加不要為了他人的輿論,父母的施壓,年齡的緊迫而去為結婚而結婚,為生子而生子……就像楊麗萍說的,有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觀察一朵花怎么開,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飄,甘露怎么凝結,未必所有人來到世上都需要繁衍后代。

但你不要因為聽了別人說幾句聳人聽聞、煽風點火的話語而恐懼;不要因為害怕付出、承擔和失敗而逃避長大;更不要為了毒雞湯告訴你不結婚不生孩子就會很輕松而去盲目選擇另一種人生——不要去恐懼那些沒有發生的、虛妄飄渺的,你想象出來的東西——你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哪種人生,然后為之付出經營和努力,因為沒有哪一種人生是可以隨隨便便就收獲果實的。

好了!我要繼續滾回去寫那些拖延了很久的Papers了!

張昕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副教授

解鎖科學姿勢

原標題:《你得明白,不婚不育和恐婚恐育不是一回事兒》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任你博赌场娱乐网规则| 肯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缅甸赌场| 百家乐官网秘籍下注法| 百家乐官网看点打法| 奇迹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丹江口市| 大发888娱乐城 casino| 百家乐微笑不倒| 百家乐官网计划| 蕉岭县| 百家乐真人视频出售| 百家乐模拟投注器| 百家乐官网投住系统| 任你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战神国际娱乐| 最新六合彩开奖结果| 大发888在线娱乐下载| 海王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网络投注| 博天堂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哪个百家乐投注比较好| 百家乐官网游戏模拟| 新巴尔虎左旗| 元谋县| 雅安市| 怎样看百家乐官网牌| 赌球心得| 威尼斯人娱乐百利宫| 百家乐庄闲出现几| 百家乐送现金200| 百家乐singapore| 8大胜娱乐| 娱乐城体验金| 大发888娱乐场游戏| 大发888娱乐官方| 大发888娱乐城出纳柜台| 大发888注册| 博彩机| 辽宁省| 百家乐官网开户优惠多的平台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