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正在夢游的人,到底要不要叫醒他?
原創 余周偉 睡眠與科學

阿米娜,夢游,在磨坊
作者:余周偉
1
阿米娜的清白
阿米娜(Amina)訂婚了,未婚夫是埃爾維諾(Elvino)。
某一天,有人發現阿米娜竟然出現在另一個陌生人的臥室里,埃爾維諾非常憤怒,盡管陌生人向他保證阿米娜是完全無辜的,埃爾維諾還是拒絕了婚約,他決定另娶她人。
后來的某一天,在一個磨坊里,埃爾維諾看到疲憊的阿米娜走在一座非常高,搖搖晃晃的橋上,經過了解后才明白,阿米娜在夢游。這種夢游,在她承受了很大壓力時尤其容易出現。
上次之所以出現在陌生人的臥室,也是因為阿米娜的夢游。埃爾維諾意識到自己誤解了阿米娜,于是決定與阿米娜重新結合。

以上是文森佐·貝里尼(Vincenzo Bellini) 在1831年創作的意大利歌劇《La sonnambula》中的情節。也就是說,夢游這種現象,在很早的時候就被人們所熟悉。
1871年,英國畫家John Everett Millais畫了一幅畫,名字就叫《夢游者》(The Somnambulist)。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以為夢游的人處在夢境當中,而且可能正在表演夢境[1]。當然,這種看法后來被認為是錯誤的。
說到夢,你一定會想到一位泰斗級別的人物,沒錯,他就是奧地利的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弗大師是怎么理解夢游的呢?
首先,他也認為夢游的人正在做夢,而且,他對這種一個人能夠在不打斷夢境的情況下還能活動的現象感到非常驚訝。
1907年,弗洛伊德向「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講述了夢游。他認為,夢游與實現「性愿望」有關。(貌似弗大師喜歡把很多事和性聯系在一起)
而且,弗洛伊德還認為,夢游的本質,也許是人們想要去童年時期睡覺的地方睡覺。

夢游的人正在做夢嗎?
1924年,德國有一位生理學家、精神病學家,名字叫漢斯·伯杰(Hans Berger),他用一部機器描記了人的腦電信號,得到一張波形圖,也就是「腦電圖」,這也是人類的第一張腦電圖[2]。

下面的是一個10赫茲定時信號

后來,人們就開始用腦電圖研究人類睡眠期間的腦電變化,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人的睡眠是分期的,不同分期,腦電圖的波形特點會不同。
總體上,分為兩個期:REM期(快速眼動期)和NREM期(非快速眼動期)。絕大多數夢境就發生在REM期,人們常說的深睡眠就包含在NREM期里。

重點來了,所謂夢游,并不是發生在愛做夢的REM期中,而是發生在很少做夢或不做夢的NREM期。
也就是說,人們一直說的「夢游」跟做夢沒什么關系,既然如此,再叫這個名字就不合適了,于是,醫學界把「夢游」改稱為「睡行癥,Sleepwalking」[3]。

睡行癥,就只是走路嗎?
睡行癥的表現,比你想象的要豐富,有些時候并不都是下地行走。
比如,可以從床上坐起,目光呆滯,做一些刻板的,又沒有什么目的性的動作,持續數分鐘后又躺下繼續睡。
下地行走的人,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復雜行為,比如大小便,刷牙,吃東西,打掃衛生,開門開窗,上街,開車。甚至,曾經有報道睡行癥發作期間出現殺人或自殺行為。

哪些人容易發生睡行癥?
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但是主要影響兒童。
第一次發生睡行癥多數在4-8歲。有數據統計,兒童的發病率高達17%。不過幸運的是,兒童進入青春期時睡行癥的傾向通常會逐漸減弱,在青春期后可自然消失,到了成人就比較少見了。
5
哪些因素會誘發睡行癥呢?
首先是遺傳。
有研究顯示,睡行癥可呈家族性發作。和沒有家族史的人相比,有睡行癥家族史的人更容易發生睡行癥。
除了遺傳,后天的很多問題也容易誘發睡行癥,比如:
各種原因引起的睡眠剝奪(過度疲勞,熬夜,情緒緊張,其他疾病等)
各種刺激(膀胱充盈,噪音,光線等)

如何預防睡行癥發作?
知道了上述的誘發因素,也就知道了預防方法。
遺傳因素這個沒辦法,剩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
保證充足睡眠
畢竟睡眠剝奪(睡不夠)是誘發睡行癥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如果睡眠足夠,剩下的預防方法就是:
保持睡眠規律
睡前排空膀胱
避免飲酒等等

看見別人睡行癥發作,
到底要不要叫醒他?
不要!
睡行癥發作中的人很難被喚醒。你如果強行去喚醒他,常常會讓他出現「精神混亂,情緒失控」,甚至出現暴力行為,此時你可能會成為攻擊的對象。
那難道就這樣不管他了嗎?
也不是!
建議:你可以輕輕地扶著他的肩膀,慢慢地把他引導回臥室。同時可以輕輕地說:你現在很安全,你現在正準備上床睡覺。
如果這個方法沒效,那就選擇:
陪伴
陪他坐在一起,和他一起走,保護他,避免他作出危險的行為,一直到他自己回床睡覺為止。

環境安全很重要!
要知道,睡行癥發作時,他本人其實是睡著狀態的,因此,他對外界環境其實是沒有準確判斷能力的,所以,打造一個安全的家庭環境非常重要。
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收拾好危險的物品或尖銳的東西,比如刀子、剪刀之類,最好是鎖在柜子里。
整理好地上雜亂的電線和家具,避免睡行癥發作者被絆倒。
如果家里有車,要把車鑰匙藏好,避免他們晚上出去開車。(非常危險!)
上床前鎖好所有的門和窗戶,用厚窗簾遮住玻璃窗,在樓道上也安裝門鎖。
如果你住的是復式樓房,有睡行癥的人最好安排在一樓睡。
9
睡行癥需要看醫生嗎?
偶發的幾次睡行癥,其實不需要太緊張,也不用看醫生。按照上述的預防方法就可以。
但是,如果是頻繁發作,建議看專科醫生。這個時候,要注意排查睡行癥背后是否有其他潛在的疾病。
你見過「睡行癥」嗎?你當初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歡迎加入我的「好睡訓練營」,在這里,你可以和大家一起學習睡眠知識,分享睡眠故事。
作者:余周偉(神經內科余醫生)
文章首發公眾號:睡眠與科學
參考文獻:
1.Swanson, Jenifer, ed. "Sleepwalking." Sleep Disorders Sourcebook. MI: Omnigraphics, 1999. 249–254, 351–352.
2.Hans Berger (1873-1941), Richard Caton (1842-1926),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y".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74 (1): 9.
3.Swanson, Jenifer, ed. "Sleepwalking." Sleep Disorders Sourcebook. MI: Omnigraphics, 1999. 249–254, 351–352.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Sleepwalking#cite_ref-Electroencephalogram_37-0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Everett_Millais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ectroencephalography#cite_ref-8
圖片來源于網絡。
原標題:《正在夢游的人,到底要不要叫醒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