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譚松韻媽媽被撞案反轉?在愛里長大的孩子,也要學習面對離開
原創 咕咕 金融八卦女頻道 收錄于話題#譚松韻1#母愛1#女性2
今年,譚松韻去了《向往的生活》,在節目中她說,最希望能夢到媽媽,希望她愛的人都健康,希望下輩子媽媽能做她的女兒。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咕咕
2018年12月31日,有關譚松韻的一切都在那一天改變了。
當天下午六點,她發了一條跨年的微博,然后就消失了二十多天。

就在跨年夜那天,譚松韻的母親和兩位友人聚會后在路邊散步,一輛車開過來直接撞向三人,譚松韻的媽媽傷勢最重,當晚就被送進了ICU。
在經過了20多天的救治之后,奇跡還是沒有出現,阿姨永遠的離開了人世,甚至沒能給譚松韻留下一句話。


當天在庭上,譚松韻有一段短暫的發言。
她哽咽著說:“我是受害人黃靜唯一的女兒譚松韻。從案發到現在已經1年8個月了,我每天都很想她”。
最后,她說:我希望我的家鄉,能夠還我媽媽一個公道。

但是將近10小時的庭審記錄中,也確實沒有任何網傳的是非不分的公訴人,更沒有證據丟失、毛發丟失、血液丟失的信息。
譚松韻想要的公道,可能還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

爸爸媽媽對她一直心懷愧疚,覺得小時候沒能陪在她身邊時時照料,沒能給她一個美好的童年。

當主持人讓譚松韻說一下,和媽媽在一起最幸福的時刻時,譚松韻說:“跟媽媽有關的,我覺得做什么都幸福。我跟她一起包餃子也很幸福,幫她吹頭發我也覺得幸福,聽她念叨我爸和我家狗,我也覺得很幸福。”


媽媽勸她說選一個四川省內的師范院校,可是譚松韻不甘心,覺得自己還能再補一補文化課,直接考到北京去。
藝術生的開銷不菲,譚松韻的爸爸媽媽也只是普通的上班族。后來在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譚松韻在節目中哭了起來,她回憶起爸爸媽媽曾經對她說:“只要你想要,砸鍋賣鐵都會給你。”
譚松韻被父母保護的很好,她甚至不知道爸爸媽媽是怎么度過了當時的困難時期。




在小品里,賈玲穿越回了媽媽的年代,幫媽媽追求她喜歡的男人。在小品后半段,賈玲隔空向已經離世的媽媽喊話,說自己給她買了她一直想要的雙開門冰箱,感動了無數觀眾。

2001年,她剛到中戲報到,在干農活的母親不小心從車上摔了下來磕到了小腦,幾乎是當場死亡,賈玲下了火車直接就去了火葬場。
當年賈玲考上中戲,招生辦打電話給賈玲家里,讓家長選擇要報考的專業,賈玲的媽媽說“戲劇班”,但由于口音問題,招生的老師錯聽成了“喜劇班”,這才讓賈玲陰差陽錯地走上了喜劇的舞臺。
所以后來賈玲才回憶說,媽媽是自己心里的一根刺,“這輩子不可能真正地快樂,因為越成功越失落,越成功越想她。”


在參加明日之子之前,毛不易是一名護士,而第一個在他面前離世的人,是他的媽媽。
他說,他最遺憾的一點就是,媽媽臨死之前,都覺得自己的兒子是一個不成功的人,沒有學歷,沒有文憑,也沒有結婚。

他在歌詞里寫道:“月兒明風兒輕,你又可曾來過我的夢里,一定是你來時太小心,知道我睡得輕。”

去年,64歲的費玉清手寫了一封“退休信”,宣布了自己即將退出歌壇的消息。
在信中他說:“當父母親都去世,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


我的北漂朋友大檸,在某一天突然接到了父親的電話,說奶奶已經病危,希望她回家看最后一眼。
她慌忙地訂好了回家的機票,又慌忙地下載了好幾本有關死亡的書,她不知道應該如何面對死亡,只知道再回到北京的時候,可能自己就沒有奶奶了。
真的到了奶奶離開的那一天,她身上所有的管子被拔掉之后,人很快就沒了氣息,然后就是辦理死亡證明、去殯儀館、購買各種喪葬用品,所有人都幾乎沒時間哭泣。
等到奶奶火化,大檸回到北京,后知后覺才意識到,自己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炸丸子了。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
至親離去的那一瞬間,通常不會使人感到悲傷,而真正會讓你感到悲痛的——是打開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臺上隨風微曳的綠籮、那安靜折疊在床上的絨被,還有那深夜里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嘩。
有網友回憶起親人去世時的經歷:
我爸去世了我沒有哭,我哥哥哭成了狗,癱坐在地上。我簽了醫院的那些單子,鎮定地處理著一切。后來看到我爸經常聽的收音機,走到路上看到我爸愛吃的東西,突然走著路想起了我爸,快要出嫁了想到爸爸看不到那一天……一個個點滴的小事卻讓我突然哭得不能自已。



但是一切塵埃落定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學會的是,如何面對死亡。
如果譚松韻的媽媽有機會和她說最后一句話。
那我相信一定是:即使你的世界里再也沒有我,也要勇敢地活下去。
—end—
原標題:《譚松韻媽媽被撞案反轉?在愛里長大的孩子,也要學習面對離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