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700塊買無人島?小心玩成絕地求生
原創 老藝術家 九行

前有C羅買島暫住,隔離新冠病毒的假新聞,后有日本九州三個真猛男帶著一只母雞踏上了無人島隔離之旅。

無論中外,人們始終對于與世隔絕的小島充滿美好幻想。金庸筆下的桃花島,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抑或今年年初爆紅的任天堂游戲《動物森友會》。
試問誰不想過上澆花劈柴、面朝大海、只關心糧食和大頭菜的幸福生活。
上月底,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公布了遼寧省內(大連除外)無居民海島使用金的征收標準,再一次照亮了網友們的島主夢。
這份標準將遼寧省內的無人島根據“品相”分成了六個等級,并按照不同的用途明碼實價,如果你想旅游度假,最低只需要3700元就能承包一座面積一公頃的無人島,一平米的價格只要三毛七分錢,四舍五入等于白給。

面對這樣心動的價格,加上下半年疫情可能出現反復的預期,無論是從投資還是自用來說,買座無人島似乎都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醒醒吧,這種好事能輪到你?每個打無人島主意的人都以為自己玩的是《動物森友會》,進入游戲才發現是《絕地求生》。


所謂無人島并不一定沒人居住,準確來說是是指沒有列入縣級以上政府行政編制、沒有居民戶籍的島嶼。
最早在 2003 年,中國就推出《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首次明確允許個人或機構開發利用無人島。
據當時的數據,中國擁有面積超過 500 平方米的島嶼 6500 多個,其中有居民的僅 433 個,其余均為無居民海島。500 平方米以下的無居民海島數以萬計。

其實民間實際的無人島生意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開始了,在2003年和2005年有過兩度無人島開發熱潮,卻因為過度開發直接導致大量島嶼被破壞乃至消失,光是浙江境內,本世紀前10年與上世紀90年代相比,其海島就消失了200多個。
原本是打算把母雞賣出去下金蛋,誰知道顧客直接殺了燉湯,使得目前各地對于無人島開發偏向保守。

2011年國家海洋局開始對外推薦無人島,結果一直到2017年,只有26個無居民海島拿到了不動產登記證。
其中25個都是審批方式,唯有大羊嶼島是以招拍掛方式出讓。無人島生意并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么簡單,雖然我國海島資源豐富,但適宜開發的無人島島仍然稀缺,面積大于1平方公里的無居民海島只有69個,分散到沿海各省自然就奇貨可居了。
這就導致手握無人島的地方無論是從方便管理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角度,都更愿意把島賣給知根知底的本地企業,2017年,珠海的三角島轉讓,該島臨近港澳、位置優越,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其中包括實力雄厚的央企。
但當地政府直接表明不考慮珠海境外的資金,將絕大部分投資者勸退。三角島最終還是由珠海國資平臺珠海九洲控股集團以22億的價格拿下。包括三角島在內,珠海不少優質島嶼都給了當地企業,哪怕是主業做家電的格力也靠著近水樓臺先得月在2014年拿下了另一座優質島嶼——廟灣島。

從浙江、海南、廣東、廣西再到遼寧,越來越多的省份放開了無人島開發,并且每次都能引發大眾的熱烈討論,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叫好不叫座,真正咨詢無人島生意的投資人越來越少。審批制主導的無人島開發致使其很難進行市場化轉讓,這意味著如果開發不成功只能讓島砸在自己手里,連接盤俠都找不到。
無人島開發如同一款外表華麗卻體驗極差的氪金游戲,無論怎么叫喊“萬元當島主,是兄弟就來上島”也很難再讓玩家無腦打錢,不少退服的老玩家紛紛表示,氪金也不保證能贏的游戲還是第一次玩。


很多人看到無人島這比自己老家的宅基地還便宜的價格,紛紛躍躍欲試。尤其是熟讀種田文的中二網友,表示這劇情我熟,開局一個島,靠勤勞的雙手種出一個日不落帝國。
然而無人島生意長期被視為富人樂不是沒有道理的,真正的無人島開發比動森游戲還要肝,有的人甚至從富翁活活肝成了老賴。

無人島游戲入場的價格的確不貴,以遼寧最新公布的價格表為例,即使是最優質的一等島,如果只是原生態利用,用作旅游娛樂一年下來每公頃不到一萬塊錢,然而如果你想建酒店民宿就屬于重度使用,不僅要經過審判,價格也會飆升至十幾倍,如果還想填海造陸搞一些違章建設,價格會直接暴漲到2455萬元每公頃。
這樣的價格標準,加上早早禁止房地產業上島,其目的非常明顯,就是鼓勵從生態保護的角度開發無人島而不是經濟開發。
2011年11月,寧波象山大羊嶼島作為全國第一個公開拍賣招標的無人島,以2000萬的價格被寧波高寶投資有限公司拍下,結果光是項目環境評估就用了一年半,直到2013年六月才正式動工。

即使能順利地通過審批,噩夢卻才剛剛開始。投資者很少有開發無人島的經驗,這常讓人錯誤估計海島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的成本。
同樣的建造規格,在無人島上建造所需的成本,至少是陸地上建造的三倍。在動森游戲里,靠著猛男撿樹枝和種水果,即使每天被黑心資本家貍貓剝削,也總能把自己的小島做大做強。

而在現實的無人島開發里,平常價格200元的沙子運到島上就要1200到1500元,一個碼頭就要用掉兩三千萬。
除此之外,如果不想辛辛苦苦建好的島被一場臺風打回原形,就要修建用以保護的海壩,而這種項目是按億算錢的。
大羊嶼島在建設酒店一期的時候,光是發電就用了6000萬元。根據規劃方案,項目原本計劃投資5億元,分3期進行施工建設,打造成為以游艇業為主,具備特色休閑和度假項目的高端旅游海島。結果一期還沒建完,就因為資金短缺被迫中斷了。

同樣是在2011年,寧波富商黃益民以344萬的價格拿下了寧波象山旦門山島,成為中國第一個正式擁有個人無人島的“島主”。
就在領取“島主證”前的幾個小時,黃益民還帶著朋友在旦門山島上暢想未來,宣稱要花十個億在2020年前把他的島打造成高端旅游休閑基地,現在2020年過了一大半,10億丟進去連水花都沒有,黃益民早已因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成了“老賴”。

靠海島生意發財的不是沒有,財經作家吳曉波早在1999年,就斥資50萬元買下千島湖半島,將其命名為“楊梅島”,并種了大片楊梅樹,后來吳曉波將島上自產楊梅制成楊梅酒在“吳曉波頻道”中售賣,5千瓶酒33小時售罄,獲利百萬,成為島嶼開發的經典案例。海南蜈支洲島也成為了今天的熱門景點。

只是不是每個投資者都有吳曉波的名氣,也不是每座島都有著蜈支洲島靠近三亞的地利。總體來看,雖然中國擁有不少資源優越的大島,但無人島開發仍然以爛尾居多。反而是以珊瑚小島居多的馬爾代夫,卻將這些原本不值錢的碎鉆串成了一條世界知名的項鏈。
馬爾代夫海島旅游業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統一的發展規劃。馬爾代夫在海島開發過程特別重視海島前期規劃,每一個無居民海島的開發,均先由一個經濟主體(投資公司)向政府租賃一個無居民海島,在海島上建一家酒店,以完整、獨立、封閉式的度假村模式經營發展。

雖然馬爾代夫在無人島開發上也有著即低層建筑、低密度開發、低容量利用和高綠化率的三低一高的要求,但與中國開發權由原海洋局掌管,招商引資靠招商局統籌,規劃建設涉及規劃局和住建局,項目論證需經發改委批準的多部門共治模式不同,馬爾代夫的無人島開發有專門的部門統一管理。

對于一個以海島旅游為經濟支柱的國家來說,顯然不能是把島賣出去就完事了,該部門還會負責物流、垃圾處理、機場等基礎建設方面的配套,酒店只需負責島上的能源供應、污水處理、垃圾回收、供水、沙灘養護、防治植被退化、固體垃圾搜集及處理等具體事務。
當然作為條件,馬爾代夫政府通常擁有酒店的產權,通過公開競標出租經營權的方式來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租期通常為20至30年。

這樣的模式能讓投資者快速進入運營狀態,短期內實現盈利,而需要平地起高樓的中國無人島玩家卻同樣只有25年的使用權,這意味著抱著賺錢目的而來的大老板,最后很可能發現自己是在做慈善。
更何況我們這些沒錢沒閑的普通人,還是安心在游戲里撿樹枝吧。

段雯娟.(2017).馬爾代夫模式:“無人島”開發典范.溪流之海洋人生.地球
偵探君.(2020).1200元當“島主”?那些斥巨資買島的人,有的獲利千萬,有的成了“老賴”。新金融街偵探
陳興杰.(2020).買個海島作島主難在哪.菁城子
蘇杰德.(2020).3700元就可承包無人島,“桃花島主”真的好做嗎?中國新聞周刊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簽約賬號【九行】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排版 | 薯片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原標題:《3700塊買無人島?小心玩成絕地求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