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視熱評:不約“謝師宴”與尊師重道沒矛盾
央視新聞8月28日消息,畢業升學季,正是“謝師宴”“升學宴”的高峰期,網絡上相關的信息也多了起來:
有家長這樣吐槽:女兒小學畢業,有家長組建了一個微信群要給孩子的老師辦場“謝師宴”,還要求必須隆重,最后在幾位“家委會”家長的強烈要求下,把地點定在了本市最好的一個五星級標準的酒店。

有新聞曝光:海南省東方市部分村莊大操大辦升學宴盛行,有人一天就收到6封請帖,還有人錄取結果還沒出來就宴請賓客,只因有村民提前聽到“整治升學宴”的風聲,怕等不到錄取通知書下來,便急著先辦了。東方市紀委對此表示,相關文件的出臺針對的是黨員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管不到“普通村民”。與此同時,全國很多地方也陸續下發通知,明確表態嚴禁違規操辦“謝師宴”。

原本,用一場聚餐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恩,無可厚非。但當前的現實卻是:一部分“謝師宴”早已偏離了它該有的主題、原有的味道,變成了流于形式的互相攀比之舉。比如:出席朋友或領導同事孩子的“謝師宴”時要不要帶上“紅包”?等自家孩子畢業時要不要也擺上幾桌回個禮?對于老師來說,應該也會覺得兩難吧:去,多少有些別扭;不去,會不會讓家長覺得不給面子?對于孩子來說,還未走向社會就接收到了不良風氣的熏染。至于那些身有公職的家長們,還有可能因此陷入“宴請斂財”的困局。

如此“謝師宴”,跟“尊師重道”還有什么關系?社會上早有很多對“謝師宴”好感不大的聲音,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此。但是,盡管有輿論一直在抨擊,盡管有教師不斷站出來表示拒絕,這個“不是傳統的傳統”多年來卻并沒有被成功地“移風易俗”。很多普通人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還要掏一筆錢來應付這樣的人情往來,感覺非常吃力與無奈。“謝師宴”這么多年無法杜絕,也是在提醒我們:僅憑少數人的努力是無法推動一個地方的“移風易俗”的,是到了政府部門出臺措施來倡導社會風氣轉變的時候了。
今年的升學季,我們確實看到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門積極行動了起來,有的發布《拒絕操辦“升學宴”的倡議書》,有的與子女參加中考高考的黨員干部簽訂《不違規操辦“升學宴”“謝師宴”承諾書》,有的在鄉規民約中明確列出禁止“謝師宴”的規定,有的設立公開舉報電話、投訴信箱、明察暗訪等方式嚴查違規操辦“謝師宴”行為……
除此之外,對于商家為牟利在“謝師宴”上的推波助瀾,也應有明確的法律法規進行制止。從全社會的層面上,怎樣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讓感恩教師的載體豐富起來,讓我們對教師表達感恩的行動多元化起來,也是需要相關部門積極倡導的事情。畢竟,尊師重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到了任何時候都不能丟。用更加文明、更加高雅的謝師形式來取代已經變了味的“謝師宴”,需要全社會出謀劃策、認真對待。(原題為《熱評丨不約“謝師宴”與尊師重道沒矛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