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吃的皮皮蝦里可能蘊藏著鋼鐵俠的秘密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來自專輯星辰大海



我們收獲了非常多的贊美和很多高質量、高水準的提問。真的非常感激小伙伴們的支持,讓我們知道科學這束光永遠不會滅,因為總有人聊科學、看科學、也愛著科學。
閑話少說,我們進入今天的科普正題。昨天在彈幕中有人問起了“冷聚變”的可行性,那么我們就來聊聊這個“非主流”領域。有意思的是,冷聚變的奧秘,可能隱藏在皮皮蝦的鉗子里。

三十一年前,兩位科學家馬丁·弗萊許曼(Martin Fleischmann)與史坦利·龐斯(Stanley Pons)聲稱他們已經實現了 “冷核聚變”,這一消息迅速霸占了全世界科研領域的頭版頭條。“冷核聚變”是指在室溫下就能實現的核聚變,而不需要像熱核聚變那樣將氫原子加熱到1億度的高溫。
如果這個消息能得到證實,這項發現無疑將在一夜之間徹底改寫全球的能源藍圖。但是可惜的是,這項發現并沒能被復制。后來有許多科學家試圖復制他們的實驗,可是始終無法再現一樣的結果。

因此,“冷核聚變”這個理論很快就被主流物理學界拋棄,并且被貼上了“失敗”的標簽;但是很多科學家,和包括谷歌在內的一些科技公司仍然沒有放棄對引發冷核聚變的努力。
黃凱老師在連線中回憶起了自己的學生時代:很多年前,當他還在清華讀研究生的時候,他聽了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一位教授的講座。這位業內權威提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課題:“蝦發光”現象。

黃凱老師對“蝦發光”的現象進行了解釋。所謂的“蝦發光”就是海蝦或者是我們經常吃的皮皮蝦,它們的鉗子突然向獵物攻擊的時候,會引起水中的空泡,釋放出比空泡正常攜帶能量要高很多的發光能量現象。

所以科學家們就懷疑,在這么一個常規的物質當中,究竟為什么會產生這么高的能量。有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是聚變現象。黃凱老師不無遺憾地說,他并沒有持續關注這件事情。

不過,黃凱老師強調,這么多年陸陸續續聽說有人在研究“蝦發光”現象。因為“蝦發光”現象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盡管科學界對此仍存在很大的爭議。

倪木一老師則提到,如果說冷聚變可以實現的話,就可以大大縮小儀器的規模,做到像水杯這么小,聚變就能比裂變更簡單方便地實現。
倪木一老師也表示了在世界范圍內,很多科學家仍然在不懈努力,堅持進行著冷聚變的相關研究,所以也未必不能實現。
目前存在的核能有裂變和聚變兩種類型。在裂變中,原子核分裂成兩個或多個較小的原子核;而在核聚變中,兩個或多個原子核結合。這兩種反應都可以釋放出能量。
漫威系列電影中極具人氣的翩翩億萬富翁托尼·史塔克,就成功地創造了一個巴掌大小的發電機,它可以提供大量的核能。史塔克管這個發動機叫“方舟反應爐”——它既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也不會產生廢物。這就是“冷核聚變”在科幻電影中的投射。

所以,如果“冷核聚變”技術成真的話,鋼鐵俠的熒熒閃光的能量環也不愁實現了。而這些幻想的理論基礎,可能就躺在你我菜單上的皮皮蝦中了。

所以,皮皮蝦,你攻擊獵物的時候,到底為什么會發光?


編輯|羽華
責編|小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