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校教師下海制售偽劣農藥涉案七千多萬,因致絕產多次遭索賠
國內某高校老師劉某下海經商,為非法牟利與弟弟合謀生產80余個品種、價值數千萬元的偽劣農藥,通過互聯網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其間因劣質農藥導致絕產被農戶索賠達300多萬元仍不收斂。
8月26日,浙江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這起特大制售偽劣農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8人,現場查獲偽劣除草劑農藥8萬余包、商標包材6.3萬件以及大量原料藥等物品。經查,犯罪嫌疑人劉某某等在未取得相關生產資質的情況下,非法組織生產系列偽劣除草劑類農藥80余種,冒充正規廠家產品銷售,涉案金額7600余萬元。目前,此案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8月26日,浙江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案件有關情況。

2018年11月28日,臺州市仙居縣公安局接到縣農業農村局移送案件線索,稱蔡姓生姜種植大戶從當地某農資經營店購買農藥使用后,致其種植的60畝生姜枯死,損失7萬余元。造成農戶絕產的農藥是一種名叫“專至”牌的精喹禾靈生姜專用除草劑,經核實正規廠家為安徽省久易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但向久易公司調查核實后,發現肇事的農藥并非其公司生產。

經檢測,此農藥中含有隱性農藥成分“撲草凈”,按國家《農藥管理條例》規定,屬假農藥。據介紹,一旦農戶使用這些偽劣農藥產品分量不當,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或絕產,其隱性成分會造成農作物農藥殘留超標,嚴重的會危害人體健康并污染環境。警方綜合分析后,初步判斷這背后可能存在一個組織分工明確,從事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的犯罪團伙,并組成專案組進行偵查。

警方通過偵查后,鎖定涉嫌組織銷售偽劣農藥的為安徽省合肥市久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老板叫劉某釩。但前往該公司注冊地調查后發現,公司早已人去樓空,并且已經注銷,線索一度中斷。不過,警方隨后發現河南鄭州有家銷售農藥的九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可疑,其法定代表人恰巧與劉某釩的前妻同名。經深入調查,最終確定這家科技公司幕后老板就是劉某釩,并進而摸清了該犯罪團伙生產、銷售運作模式及內部基本組織架構。今年5月,專案組在阿里巴巴安全合作團隊協助下,在河南鄭州、新鄉兩地同時展開收網,一舉搗毀了這個跨省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犯罪團伙。

警方查獲售偽劣農藥公司4家、生產黑窩點2個、倉庫4個、生產線3條,抓獲犯罪嫌疑人18人,查獲偽劣農藥共計80795包,疑似原料29桶,添加隱性原料藥50余袋;農藥商標、包材6.3萬件,打碼機、封口機等制假設備9臺,作案車輛3輛。初步核查,涉案金額達7600余萬元。經鑒定,被查扣的農藥均為不合格的假農藥。

經查,劉某釩,37歲,河南人,畢業于國內某科技大學,后留校任職。在當了幾年老師后劉某下海經商在鄭州一帶從事農藥銷售,并結識了前妻王某某。2008年,劉某接手岳父經營的農資經貿產業,專注代理外國大田類農藥和銷售大田類作物農藥。2015年,劉某以自己的名義在合肥注冊了久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前妻的名義在鄭州注冊了空殼公司——九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謀劃自己生產農藥產品進行銷售。

2017年開始,劉某釩在未取得農藥生產許可證或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農藥標準和農藥登記證的情況下,以網上發布、微信群發廣告、策劃銷售年會、參加展會、電話洽談等,以低廉的價格吸引全國各地的農資經銷商。在河南省輝縣市租用了一農化有限公司的倉庫和一造紙廠密封工棚作為生產窩點,由其弟弟劉某軍負責招聘人員,加工生產系列偽劣農藥。劉某釩根據市場需求,自行設計外包裝,申請商標,從農化產品黑市購得配方、農藥半成品發給弟弟劉某軍。劉某軍夫婦按照產品規格要求,組織人員在廠中或工棚里加工好農藥后,再按照銷售人員發來的訂單地址,通過當地物流公司發往全國各地的農資店,銷售到農戶手里,從而形成一個產、銷、購一體鏈條式的犯罪團伙。

制假至今,劉某釩公司銷售的農藥多次因致使用農戶減產或絕產,從而遭到索賠,其中最多一次賠了300萬元。減輕公司的負面影響,劉某釩注銷合肥公司,這讓警方偵破工作線索一度中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