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不起60萬的回春針,拿什么學楊天真工作不要命?
原創 yoyo 金融八卦女頻道
說出“為什么不能為了工作犧牲身體”的楊天真,跟說“996是福報”的馬爸爸,有何區別?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yoyo
最近楊天真比較忙。
前一秒宣布切胃,后一秒就用“為什么不能為了工作犧牲身體呢?”印證了自己的行為。
在《女人30+》里,她提到媽媽囑咐她:“不要為了工作犧牲身體”,她第一個反應是“為什么不能為了工作犧牲身體呢?”

這些話一經出口,就引起了熱議。
也有人認為這種選擇不值得,既不考慮父母感受,也不考慮自己人生的后果。
有人則表示每個人有決定自己活法的權力,敢選擇、不危害他人、自己承擔后果,都是無可厚非的。
她自己則回應:我選擇、我犧牲、我承受……不以此要求任何其他人,也不建議模仿:

畢竟她不是普通藝人,她是個老板。
楊天真作為著名的“內娛惡人”,一直都是站在娛樂的風口浪尖上。
自從被壹心娛樂架空后,不論是轉戰直播還是說做大碼女裝,她對自己的營銷一直沒停下腳步。
如今手底下沒藝人讓她去營銷,那就得把自己營銷到極致。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楊天真對自己的選擇有著百分百的掌控權。
在這次爆出“驚句”的采訪里,從鏡頭里看她,就算是上別人家的節目,也沒有卸下自己的老板屬性。
化妝的效果、節奏和時間,都是她說了算。ok,anyway,這都是小事。
在節目里有人問她:“你現在(來參加節目),會有藝人的包袱嗎?”
她的回答是:“我沒有比他們更多的包袱,但我有比他們更多的包。”

之前的綜藝里,面對“不服管教”的張雨綺,楊天真就表現出明顯的頭疼。
所以觀察她的過往采訪,你會發現常掛在她嘴邊的就是“我手底下的藝人....”,說到底藝人也就是個打工的,是為公司創造利益價值的,而她是老板,自然比他們更高一層。
看到這里我們要明白,這位說出“為什么不能為了工作犧牲身體呢?”的楊天真,其本質真的不是整天為了生活碌碌奔波的你我社畜啊!
所以,當她說出這種話時,就注定無法贏得更多普通職場人的同理與支持。
(當然,我認為像楊天真這樣內在強大的人,也不需要別人的認同)
不知道你們的互聯網記憶還能不能想起曾經馬爸爸的那句“996是福報”,當時被很多人奉為人生導師的馬云不也被互聯網狂轟亂炸了一番嗎?
究其根源,還不是因為員工可以和老板有同樣的雞血,但注定不會獲得與老板同等的回報。
楊天真這次的語出驚人也是一樣,在我們眼里金光閃閃、收入豐厚的藝人明星,在她的意識里也是為她賺錢的,早已實現財務自由的楊老板當然可以說出為了工作放棄一切的話。
如果是我,金錢、權力、自由、控制欲……什么都能實現,我也可以不眠不休地工作下去!
但是更大多數的你我并不是,我們沒有像楊天真一樣在工作中獲得豐厚的成就感以及爽感,也沒有取得她這樣的成就。
我們就是個打工的。
楊天真在宣布自己要切胃的時候說過這樣一番話:

從個人選擇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觀念是楊天真能給自身提供的最優方案。
但是這種最優方案只是個例,不具有普遍性。

楊天真這次還說:“如果只活30年,每天都活的很精彩。我也很好!”
她真的很好嗎?
這次的切胃事件不就是因為糖尿病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在節目里打胰島素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如今又說“我也很好!”,也可能是娛樂圈的人早就習慣了這種啪啪打臉的事情。
其實我也不是阿Q精神,也不是什么畏懼困難,之所以如此不認同楊天真的言論,是真的覺得把工作和健康放在對立面,大可不必。
因為干革命,每個人的本錢是不同的。
其實大多數人上班,就是為了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
如果像楊天真一樣,”為工作犧牲身體“,對大多數人來說,換來的肯定不是更好的生活。
且不說如今網絡上不斷爆出在工作中猝死的現象,甚至連薇婭在一段視頻都說自己不敢去體檢,為啥呢,因為想著沒去醫院就是沒病唄。
因為摧毀一個成年人,一張體檢報告就夠了。
你看,連薇婭都不敢“生病”,身處大都市的各位職場人士們想想,如果生一場病,代價會有多大。
你一旦病倒,爸媽擔心,從老家匆匆趕來,你媽忙前忙后給你燉湯,你爸抽著煙說你怎么當初不聽我話的回家考公務員。
大病初愈,好不容易攢點存款,哐當一下給醫院送了一大半。
記得豆瓣上有個問題:你什么時候意識到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有人回答:當我省吃儉用幾個月舍不得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生一場大病全部花完的時候。
而且,就算你帶病堅持工作,你那幾天辛辛苦苦硬撐著賺的錢也達不到楊老板的水平。
如今又聽到楊天真這種慫恿年輕人選擇拼命工作,試圖犧牲身體換取他人嘴里的成功的洗腦話術,是真的聽夠了。

但是不應該再被某種鼓動性的價值取向綁架,工作時,我們可以努力提升工作效率。在休息時,可以努力提升自己,包括身體素質。
至于你非得和自己擰巴著來,那也只能祝你好運。
我記得看過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里寫到:
“人的健康之于其他一切外在好處都具有壓倒性優勢,健康的乞丐甚至要比生病的國王更加幸運”。
哪怕你再叱咤風云,萬一健康出了問題,一切都會化作泡影。
—end—
原標題:《打不起60萬的回春針,拿什么學楊天真工作不要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