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
151萬條評論,揭秘“網抑云”到底有多喪?
原創 快樂聽歌的 四象工作室 來自專輯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太宰治做夢也想不到,同樣是作家,魯迅、契訶夫們能夠稱霸語文課本,而自己卻在中國音樂APP里出道了。
只要你經常網上沖浪,最近一定見過“網抑云”這個詞,它原本的解釋是這樣:

很快“網抑云”成了網絡世界又一個熱梗,張口就是“老抑郁癥了”,動輒“還有兩分鐘網抑云”。然而因為拿抑郁玩梗,網抑云出圈的同時也獲封年度“爛梗”稱號。
作為聽歌多年、就差充錢的網易云非VIP資深用戶,四象決定用數據一探究竟。
在網易云搜索“網抑云”,播放量最高的歌單播放數高達1463萬次(該歌單因遭到網友批評目前已改名),四象從該歌單中隨機選擇了50首,在分析了評論區的151萬條留言后,我們發現了一些關于“網抑云”的真相……
文 | Seni 圖 | 高高興興 數據 | 牟超
1
0點過后真是網抑云時間?
午夜會變身的不光是狼人,還可能是網抑云?
“網抑云”有個最出名的都市傳說就是“0點過后是網抑云時間”。午夜鐘聲敲響,手機照亮熬夜微禿的發頂,遠方聽歌的人紛紛打開盛滿惆悵的話匣子……
然而我們分析了50首歌的網友評論后發現(僅2020年發布評論有具體時間,2020年前評論僅有日期,未能統計),真實的景象和都市傳說有一些出入。

2
聽歌時的淚與笑是為了誰?
除了午夜變身神話,網易云之所以成為網抑云,還是評論區用戶留言的鍋。
據說在任意曲風下,都能找到包括但不局限于愛而不得、橫刀奪愛、備考焦慮、友情崩盤、泰戈爾的詩、巴黎的法棍……這里,你能捕捉纖細的情感,也能被尬到腳趾摳出三室一廳的復制粘貼刺瞎雙眼。
網易云評論區何時成為文豪們battle的戰場已無從考證,但的確很多年前,互聯網就已流傳網易云矯情評論的傳說。

曾幾何時,編不出個千字故事都不敢到評論區跟人打招呼,而遍地小作文的網易云也一度被網友稱為“故事會”,跟“分享你剛編的故事”的某乎成了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從故事會到“網抑云”,為了找出留言區真實的畫風,我們從151萬條評論中總結出了100關鍵詞(部分高人氣歌曲僅統計前4萬條留言)。

而評論中涉及到最多的人物,并不是無數愛情故事中令人心碎的“男友”,也不是挽不回的“女友”,而是觸動心弦的“兄弟”。

3
評論區抑郁濃度究竟有多高?
在這個據說隨意一首歌都能想起人生失意之時的世界,真的充滿陰郁的氣息嗎?
在評論區的emoji使用狀況中,心碎和哭泣的表情使用頻率都非常靠前。而排名第一的是有時表達無奈、有時是嘲諷、有時是滑稽的笑哭表情。

我們從歌單中選取了9首知名度較高的歌曲,通過數據分析了網易云和QQ音樂的評論區,發現網易云用戶的消極留言比例比QQ音樂多了近14%。

以前對那些憂郁青年,大家也許會調笑一句“中二病又犯了”,而現在面對“人均抑郁癥”的網抑云,玩梗的同時輿論似乎并沒有那么寬容,甚至出現了大批反網抑云人士在評論區隔空開麥嘲諷,連帶著太宰治的名言也演化出各種奇妙版本。
無病呻吟也好,真實遭遇也好,誰的成長路上都會有脆弱甚至矯情的時候。不過矯情不是抑郁,抑郁也不等于矯情,把抑郁癥當成梗,甚至無差別玩梗、嘲諷,這種將真實的苦痛娛樂化的做法不僅在傷害著真正的抑郁癥患者,可能會令社會對抑郁癥的誤解增加。
“網抑云”火出圈后,網易云音樂稱已推出“云村評論治愈計劃”,請心理專家、志愿者為用戶提供幫助。
研究證實,夜晚不正常光線會誘發負面情緒。對于沒有抑郁癥卻真的心情失落的年輕人來說,想要好心情,不如先從早點關上手機睡覺開始吧。

原標題:《151萬條評論 揭秘“網抑云”到底有多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