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蒂花之秀改行“造游戲”,瘋狂跨界背后為了啥?
文 |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游戲產業觀察者)
從日化到游戲,有多遠?或許只是一場收購的距離。
作為國內老牌日化企業,名臣健康計劃跨界收購兩家游戲公司,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其在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中耕耘,通過旗下“蒂花之秀”等品牌逐漸打響知名度,后拓展到一、二線城市的細分市場。
自成立以來,名臣健康的核心業務為日化產品,占到總營收的9成以上。2017-2019年,日化產品的營收分別為6.24億元、5.33億元、5.06億元,呈下滑趨勢。

頹勢下,想找新爆款
名臣健康此前發布公告稱,計劃收購海南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海南華多”)100%股權、杭州雷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簡稱“杭州雷焰”),由此進入移動網絡游戲行業。
根據名臣健康提供的數據,兩家游戲公司產品的月流水均過億元。其中海南華多的手游產品《王者國度》月峰值流水為3.5億元;杭州雷焰主打的《百龍霸業》月峰值流水超過1億元。
但愚以為,算不得爆款,而是屬于游戲行業里的中平游戲,存活周期也未必持久,因此,不能以流水來論“爆款”。
許多億級流水的爆款,就是曇花一現,只有持續數年的存活與火爆,才能稱之為爆款。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年中國游戲市場規模為2573億元,預計到2020年規模將達2850億元。
此外,由于今年新冠疫情帶來的推動作用,游戲行業迎來新一波增長。據《2020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網絡游戲用戶規模近6.6億人,同比增長1.97%;全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394.93億元,同比增長22.34%。

跨界有兩個不奇怪
對此,《投資者網》董柴玲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當自身行業走入夕陽或自身企業出現發展瓶頸,選擇跨界發展本身,并不奇怪。
過去許多傳統企業都跨界游戲行業,甚至于通過并購最終轉型成了游戲企業,也不奇怪。
而跨界過程中給出目標并購游戲企業高估值,也是常態,其更多是考慮到游戲產業和該游戲公司的未來發展能力。
此前也有出現過如以做汽車零配件起家的世紀華通,通過并購盛大游戲(現更名為盛趣游戲)和一眾海外游戲發行商,而轉型成功并隱然有望成為繼騰訊、網易之后第三大游戲公司的案例。
今年的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部分公司轉型。
名臣健康收購的兩家游戲公司,其中海南華多在2019年的營收為1.12億元,凈利潤為6416萬元;2020年一季度營收為7834萬元,凈利潤為5163萬元。
而另一家公司杭州雷焰在2019年的營收為596萬元,凈利潤為-2179億元;2020年一季度營收為4727億元,凈利潤為2618億元。顯然,兩家公司在今年年初營收增長較快。
不可否認,疫情確實帶來了一定的推動,對于游戲產業而言。

被疫情推動的轉型?
但本質上,游戲產業雖然告別了高速增長時代,進入增速放緩,但增速放緩依然是在快速增長之中,因此,營收上升,本是一個游戲公司的題中應有之意。
疫情帶來的影響主要是:
1.其引發的宅經濟讓用戶只能在有限的娛樂中選擇,而游戲則是有限娛樂中較為氪金的存在(相比在線視頻充值VIP的固定消費而言)。
2.游戲帶來的一種精神寄托和對現實的逃避,也是一個原因,比如《動物森友會》的爆款,就是如此。
3.游戲產業自身的服務能力,被疫情影響較小,少數的研發運營人員就能支撐起億萬用戶在線,且不象其他宅經濟中泛娛樂體驗那樣,需要線下場景支持(如影視拍攝),研運人員可以較容易達成內容迭代,確保玩家體驗的新鮮感。
此外,盡管通過并購可以快速完成轉型,卻并非高枕無憂,此前多個傳統行業公司跨界,均不同程度出現了失利,原因主要是:
游戲行業格局就是三足鼎立,即騰訊、網易和其他(盛趣游戲、巨人網絡、完美等老牌游戲公司是在其他中的主力)。
中小游戲公司抗擊風險能力弱,偶有爆款產生,但卻無力進一步擴張,因此也迫切需要跨界巨頭的資金扶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