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方高能好劇真的多多多:這幾部,你值得擁有

前方高能好劇真的多多多
這幾部,你值得擁有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張迪
導讀
1.《在一起》預告片來襲,太好哭了!
2.中國影視劇已經駛入快車道
3.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時代故事,講好女性故事
4.內容多元,關注不同受眾的觀劇需求。
01
《在一起》預告片來襲,太好哭了!
https://v.qq.com/x/page/s0034f9y5bt.html(預告片視頻鏈接)
真實的場景,熟悉的畫面,精湛的演技,又是一部值得全民期待的時代劇。
全國人民共同抗疫,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逆行武漢、不離不棄;外賣小哥挺身而出;社區工作人員聯防聯控;自我隔離的武漢人;誤入武漢的大連小伙……一群普通人,演繹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8月6日,由國家廣電總局組織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和耀客傳媒、尚世影業共同出品的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發布了已拍攝完成9個單元的預告片。影片借鑒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創作方式,每兩集一個獨立故事,共20集,不同的導演編劇分工合作,由《生命的拐點》、《擺渡人》《救護者》、《同行》、《決戰火神山》、《搜索24小時》、《武漢人》《方艙》、《我叫大連》、《口罩》十個單元故事組成,通過再現疫情中平凡人的身姿,記錄這段特殊時期的歡笑與淚水。
其中,在《生命的拐點》中,以疫情爆發初期武漢“風暴中心”的一家醫院為原型,再現醫務人員與病毒猝不及防的遭遇、挑戰。故事中,張嘉譯飾演的醫生角色,還是非常干練又真實的。
《我叫大連》篇章,以一名大連28歲小伙志愿者的故事為原型,陰差陽錯滯留武漢后,卻成為一名醫院志愿者的故事,被網友成為“漢囧”。
以及在《擺渡人》、《搜索24小時》、《同行》、《武漢人》等章節,講述了從外地打工留在的外賣員;醫院的各位“救護者”;逆行回武漢的醫生;搜索疑似病例的醫生警官;“自我隔離”的武漢人們;方艙醫院實錄;不顧危險、逆行而上的口罩生產商等人的故事。
這場戰役中,也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才筑起了一道又一道的屏障,將我們和新冠肺炎之間隔離了起來。

據悉,《在一起》從2月開始策劃,3月各單元劇本陸續完成,4月起相繼開拍。當年制作、當年記錄、當年播出,刷新了電視劇制播紀錄。
很多網友都說:無論是方艙醫院,還是《在一起》,中國速度,就是不一般!
大家在驚嘆和感動之余,也在回顧這段共同的記憶,
有人說:“仿佛又回到了當初那個武漢,不禁濕了眼眶。1月底2月初的武漢,真的太難了太難了。仿佛又看到了當初的我們,防護物資緊缺,整個朋友圈都是在轉發醫院求助的信息。不過,好在我們挺過來了,武漢挺過來了。”
有人說:“那時候路上空蕩蕩到處放著防疫口號,每天騎著車往返醫院上下班,還記得有一天接收了個宮外孕標本,手術室打電話緊急通知病人有湖北旅居史,大家瞬間定住的表情…當時主任因為接觸確診病人被通知隔離時,其實我們也怕,提著的那口氣直到隔離期過了才放下…那段人心惶惶的日子啊,轉眼間已經過去半年了……”
結合時代抗疫主題,小故事大奉獻,小人物牽動大事件,整篇內容都彰顯著這個時代的團結一致、不屈不撓的中國精神,更體現了中國人骨子里的愛國主義情懷。
演員靳東在接受采訪時,談及自己的出演感受時,這樣說“我們沒有去消費苦難,也沒有去夸大其詞,我們甚至也沒有去表現悲壯。我們只是真實記錄了生活發生過的事情。”
著名編劇六六說:“我不能僅靠幾篇文章就能搞創作,我要去一線武漢找那些打動我的人和事,《在一起》這部劇會提煉出10個在疫情期間發生的真實,記錄平凡而了不起的中國人,這將是一個跨時代的電視劇”!

2020年初,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那段經歷,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忘不掉、抹不去的記憶。因為,在那場戰役中,在那個居家隔離、嚴密封鎖的危急時刻,每個人都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都在這場戰役中有著深刻的感受和體會。這部作品,拍出了屬于每一個中國人的抗疫作品,也是在喚醒集體記憶,不忘歷史,才能夠更好的生活和前行。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來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往往都會用它獨特的角度和視野向觀眾展現著不一樣的中國故事,也在向世界展現著不一樣的中國。
02
中國影視劇已經逐漸駛入快車道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受眾的精神需求日益旺盛,媒體傳播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也發展成為世界電視劇第一大國,中國的影視劇制作水平也逐漸駛入快車道。
8月7日,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今晚舉行。《破冰行動》獲得了“最佳中國電視劇”和“最佳編劇(原創)”2項大獎,《老酒館》中飾演陳懷海的陳寶國獲最佳男主角,《少年派》中飾演王勝男的閆妮獲最佳女主角。

入圍的多部作品中,《長安十二時辰》以高水準制作再現大唐盛世;《慶余年》引發觀看熱潮;《鬢邊不是海棠紅》制作精良。傳統電視劇的表現也毫不遜色,《新世界》《老酒館》《外交風云》《特赦1959》等,再現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歌頌中華兒女的民族大義,《破冰行動》《在遠方》則將鏡頭對準當下火熱的現實生活。

雖然今年影視行業受到了疫情的沖擊,但疫情平緩之后的“報復性”復工復產很多影視作品依舊火爆,各類電視劇、網絡劇、綜藝節目紛至沓來。近幾個月,火爆網絡的,既有講述一群在大城市工作的壓力和奮斗的《安家》,還有講述青春奮斗故事的《二十不惑》與表現都市女性生存困境的《三十而已》等現實題材電視劇,也有《怪你過分美麗》《隱秘的角落》等涵蓋都市、懸疑、青春、競技等多種品類的優質網劇。

這些題材多樣、內容多元的作品,不僅滿足了不同觀眾的興趣愛好,也豐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
在7月中旬召開的電視劇創作暨2020年電視劇高端策劃制作人和導演編劇培訓班開班儀式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指出:“中國電視劇正處在減量提質的關鍵時期”。的確,面臨時代變革和社會變遷,人們的精神需求也隨之改變,影視劇作只有提高質量、制作精良、有故事、有內涵,才能夠收獲更多觀眾。
03
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時代故事
講好女性故事
電視劇經典之作《外交風云》,系統化地演繹了一段風云跌宕的歷史,展現出了良好的傳播優勢。其題材之重大,體量之巨大,影響之深遠,這些又決定了創作和拍攝的難度之大,這在新中國外交題材在影視劇中幾乎處于空白,但編劇做到了,演員們也做到了,觀眾們也滿意了。

但當初為創作《外交風云》,總編劇馬繼紅前后共讀了100多本書,撰寫了60萬字讀書筆記,并觀看大量紀錄片和故事片,采訪老外交官,僅分集大綱就寫了六稿,開了4次高規格專家研討會,才成就了《外交風云》這樣真正意義上聚焦新中國外交歷程的主流正劇。
一部新劇,見證往事,更講述中國故事。馬繼紅說:“一個故事要有魂,《外交風云》的魂就是中國精神,體現在外交上就是國家利益、民族魂魄。”
電視劇《三十而已》,全網播放量超50億,話題量687萬,算是當下炙手可熱的時代劇了。

為何會評價如此之高,最重要的原因是,這部劇在很多場景都反映了社會的現狀,且更加關注女性。本劇以三個女性為主要講述對象,從日常的工作、夫妻的相處、婚后的生活等,講述了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小故事,就連煎餅攤、理發店的一些小細節都展現的淋漓盡致,具體真實又充滿哲理。
三個女人,一個在幸福家庭中卻面臨丈夫出軌、家庭破產的境地;一個在愛情來臨時被蒙住了雙眼、一個面臨婚后生活的雞零狗碎選擇離婚來解決……三個人互相鼓勵、互相溫暖,最后各自有了新的生活追求,塑造了三個在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30歲女性獨立、自信、堅強、理性的形象。
《三十而已》故事,講述的都是小故事中見大道理,小人物演繹大多數人的人生,細節挖掘的也非常到位,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04
內容多元,關注不同受眾的觀劇需求
《隱秘的角落》,在沒有一個流量演員的情況下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三個梗刷爆網絡,將一向小眾的懸疑劇推向大眾圈層,也說明現在的影視劇作開始越來越關注受眾的不同需求。

長短不一的劇集時長、每一集獨立的題目、層層遞進的敘事手法、大量的空鏡頭隱喻……都充滿了感覺。雖然跟美劇有諸多相似之處,但《隱秘的角落》又有所不同。它沒有停留在模仿“皮毛”表層,反而以“中國故事”的視角,一針刺破社會細胞的核心部分——家庭,為觀眾剖開善與惡背后的心理根源。
以家庭生活展開,以小人物折射大事件,一系列的隱喻和倒敘,對原生家庭、中年婚姻、青少年犯罪等等社會問題,給予真實的刻畫。一個殺人犯與三個孩子建立了一個貌似對立的戲劇結構,但其實包括他們在內所有劇中人物,都是被投射在同一塊“鏡面”之上,都使得這部劇值得回味和思考。
多元化的內容和角度,展現真實的社會場景和很多細節,并且關注受眾需求,也使得這部劇在全網火爆。
無論任何時代,都不缺影視劇作,缺的是好故事、好角色、好的角度和講述方式。中國的影視劇作,未來路還長,只有堅持講好中國故事、堅持講好時代故事,關注不同的受眾群體,才能夠將中國精神、中國文化更好的延續下去。讓我們一同期待《在一起》,同時,也期待更多的國產好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