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賴少其與唐云的“丹青相照”,上海中國畫院將辦二人合展
2020年不僅是賴少其誕辰105周年,也是唐云誕辰110周年。
澎湃新聞獲悉,8月7日,“丹青相照·真摯友情——紀念賴少其誕辰105周年、唐云誕辰110周年文獻作品展”將在上海中國畫院開幕,展覽展出賴少其作品約30件,唐云作品47件,以及兩位畫家往來信札、照片等文獻史料160余件,試圖從他們的友誼入手回顧上海的美術事業在新中國初期草創發展的歷程,從對他們藝術成就的梳理研究中探討傳統中國畫的繼承與創新。據悉,展覽將持續至9月6日。

1990年,賴少其(右)與唐云在”賴少其唐云書畫展覽會“上合影
賴少其和唐云,人生道路迥異,氣質稟賦不同,可謂各有千秋,但對于生活和藝術的熱愛,尤其是對于中國畫的不懈追求卻是異曲同工的。
賴少其(1915 - 2000)是中國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家。廣東普寧市人,齋號,木石齋。他獨創的“以白壓黑”技法,成為新徽派版畫的主要創始人。作為解放之初上海美術事業的開拓者,1952年,賴少其調上海擔任華東文聯秘書長兼上海文聯副主席、黨組書記,華東(上海)美協常務副主席、黨組書記,期間負責籌建了上海美術館。1956年,最高國務會議通過了周恩來總理提出的要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各成立一家“中國畫院”的建議,賴少其即擔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會主任,他為組建畫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唐云繪 賴少其題跋 毛主席《卜算子·詠梅》詞意圖
賴少其的傳統中國畫藝術發端于上海,而唐云正是賴少其藝術的最初欣賞者,是賴少其藝術思想的忠實傾聽者,也是賴少其收藏鑒賞眼光的早期培養者。20世紀50年代,二者在滬上共創上海中國畫院;1957年,唐云為賴少其的著作《為了把藝術介紹給人民》題寫書名;1958年和1962年,唐云在賴少其的藏品《陳老蓮花鳥冊》上兩次題跋,為之鑒定“是老蓮真跡無疑”;1964年,唐云將一枚齊白石篆刻作品“興之所至”贈與賴少其,同時鐫邊款“麟廬贈余此印,過合肥轉貽老賴,老賴想能賞其妙也。”這枚“興之所至”印章被賴少其經常鈐于自己的得意之作和重要藏品上,可見賴少其對這枚印章的喜愛和重視程度;1973年,賴少其在一件竹制臂擱上題刻“梅花歡喜漫天雪”,唐云為之補畫梅花;1980年,唐云在賴少其收藏一只紫檀筆筒底部題“少其長物”四字,頗具魏晉人王恭“作人無長物”之寓意;1984年和1990年,二者分別在深圳和廣州聯合辦展;1985年,在安徽省政協副主席賴少其的邀請下,上海市政協代表副團長、時任上海中國畫院名譽院長的唐云帶領一批知名書畫家來皖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同年,二人在廣州合作創作兩本《清代羊城八景》冊頁,一本賴畫唐題,一本唐畫賴題,交相輝映,饒有情趣。

賴少其繪 唐云題跋 臨程邃《山居圖》
2020年不僅是賴少其誕辰105周年,也是唐云誕辰110周年。澎湃新聞獲悉,8月7日,作為“紀念上海中國畫院成立60周年——賴少其與上海中國畫院”系列活動之一,“丹青相照·真摯友情——紀念賴少其誕辰105周年、唐云誕辰110周年文獻作品展”將在上海中國畫院展出,展覽試圖從他們的友誼入手回顧上海的美術事業在新中國初期草創發展的歷程;從對他們藝術成就的梳理研究中探討傳統中國畫的繼承與創新。

賴少其繪 唐云題跋 羊城八景之一:粵秀連峰

唐云繪 賴少其題跋 羊城八景之一:粵秀連峰
上海中國畫院負責人此前表示,賴少其對中國上海畫院的建立有篳路藍縷的功勞,為上海美術事業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同時,賴少其作為文化干部,與唐云為代表的大批書畫家成為摯友亦難能可貴。在藝術上,唐云和賴少其分別從兩個方面表達了藝術巧與拙之間的關系,最后殊途同歸,巧中有拙,拙中有巧。這也是對傳統繪畫最精髓部分的學習、繼承和發揚。

展廳陳列現場
據悉,此次展覽由上海中國畫院、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杭州名人紀念館(唐云藝術館)承辦,賴少其親屬、唐云親屬共同支持。展覽也是繼“丹青相照·真摯友情——紀念賴少其誕辰105周年、唐云誕辰110周年文獻作品展”于6月19日在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展出后移至上海的繼續呈現。
(本文圖文資料綜合自上海中國畫院、《美術研究》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