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經歷過上半年戰役再刷《1917》,像戴上VR眼鏡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
8月,來了。
關閉了大半年的電影院,開始陸續營業。
大片們紛紛宣布回歸院線!
如果用一部電影,來開啟今年的大銀幕之旅。
那么,魚叔一定選擇——
《1917》

但由于疫情原因,一直遲遲未能上映。
終于,這次定檔8月7日。
119分鐘,一刀未剪,原汁原味。
第一批搶先觀看上海電影節展映的觀眾,也給出了不俗的評價:



第一層震撼,當然是電影本身。
第二層震撼,則是電影之外的感受。
經過了6個月的等待,在大銀幕上重溫1917,反而更懂了。
原本只感受到了一種戰爭片的極致體驗,現在發現這如同我們正在經歷的人生。

同時橫掃英國電影學院獎。
并在后來的奧斯卡上,喜提 10 項提名。
最終獲得最佳攝影、最佳視效、最佳混音三項技術類的大獎。
從這些獎項上不難看出,《1917》不僅僅被印證為佳片;

這也是為什么,這部電影的打開方式一定是在影院。

這不止是影片形式上的特點,也幾乎代表了現有電影工業中長鏡頭應用的最高水準。
通常,電影中要是有一兩個牛逼長鏡頭,就會被拉出來單獨分析。
而《1917》可是整個電影只用一個鏡頭完成。

必須一次成型,不容有誤。

特別是天氣的變化必然導致光線、色彩的變化。
如何保證畫面質感的統一,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這一點,得感謝影片的攝影羅杰·迪金斯。

我們熟悉的《肖申克的救贖》《老無所依》《朗讀者》都是他的作品。
他也是奧斯卡攝影獎的常客,提名過 15 次。
就在2年前,憑借《銀翼殺手 2049》斬獲了一尊小金人。

而是靈活利用視覺弱點,通過遮蓋、黑屏、特效等方式進行巧妙拼接,隱藏了剪輯點的存在。
從而制造了「偽一鏡到底」的效果。

這并不是一部炫技片,它獨特的拍攝方式依舊在為故事服務,沒有讓形式喧賓奪主。
《1917》可以看作是一個戰爭公路片。
故事發生在一戰時期。
英國與德國在交火前線僵持不下。
德軍戰術性撤退了 14 公里,導致英軍前線指揮官誤以為德軍是慌亂逃竄,決定第二天清晨乘勝追擊敵人。
而事實上,這是德軍設下的圈套。
他們早已在新的防線上設好秘密武器——新型火炮,只等英軍自投羅網。

但前線的電話線路已經被德軍切斷,根本無法及時將消息送達。
因此,兩位年輕的士兵布萊克、斯科菲爾德臨危受命。
徒步前往14公里外的前線,送達立即停止進攻的消息。
這一消息,決定了整整 2 個營 1600 位年輕士兵的生命,其中還包括布萊克的哥哥。

說起來,本片的演員陣容其實堪稱豪華。
科林·菲爾斯,本尼迪克特· 康伯巴奇 。
馬克·斯特朗,安德魯·斯科特。
隨便哪個都是觀眾中的熟臉,一水的男神級別。




所有的配角人物的出場都是為了輔助主角完成任務,在與主角相遇的戲份完成之后便也就殺青下線。
頗有點游戲NPC的感覺。

那時候,覺得戰爭離自己還很遙遠。
電影里的死亡,也僅僅只是一種概念。
一鏡到底所帶給人的沉靜感,也更像是在體驗一場第一視角的戰爭游戲。
形式給人的震動,遠遠超過內容本身。
但這次再看,體會完全不同,有了新的觸動。
或許是因為疫情,因為這動蕩的 2020 年上半年。
影片中的生命突然變得異常真實而具體,死亡也顯露出了它本來的肅穆與沉重。

一開始,他只是應朋友布萊克之約一起完成任務,自己并不情愿。
只是盡人事聽天命。
但隨著距離前線越來越近,所目睹的死亡與傷痛越來越多,他在身體越來越脆弱的同時,意志卻越來越堅定。
那個裝在兜里的撤退信函,突然有了重量。
他漸漸意識到這不是一次普通的跑腿任務,而是分秒必爭的生死營救。
我們可以看到他身上巨大的轉變。
從吵嚷著「時間充裕慢慢來,8個小時肯定能趕到」,到最后為了追求速度,放棄走戰壕,不顧生死地直接在沖鋒隊伍里橫沖直撞。

我相信,經歷過這痛苦的半年,許多人對于斯科菲爾德的變化是感同身受的。
曾經,我們的耳朵近乎失聰,那些遠方的哭泣,幾乎無法從耳朵進入我們的心里。
如今,當我們因為共同的苦難,后知后覺地意識到人類共同體這件事,我們也成為了哭泣的一員。
可是這哭聲的代價,真的太大了。

當斯科菲爾德跑到火光沖天的廢城之中,刺眼的探照燈和不斷響起的子彈聲,幾乎都在宣告著他的死亡。
但他卻在這種最不可能出現生命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女人和一個嬰兒。
這三個人語言不通,也完全不認識彼此,只是因為同時落入絕望之地才偶然相遇。
女人是戰爭的幸存者。
孩子是她在戰火中撿來的。
士兵是為了躲避德軍誤入的。
三個人在這座廢城唯一與死亡無關的火光下,短暫地安慰了彼此。

而這個小小的嬰兒,則為這場殘酷的戰爭留下了生命的注腳。
戰爭必須停止,死亡也必須停止。
活下來,燦爛地活下來。
這本身就是對抗死亡和殘酷命運最大的武器。

跟隨鏡頭,成了一個隱形的追隨者,跟著主角一起上路。
走過擁擠而狹窄戰壕、橫尸遍野的前線、草原上的農家小屋、戰火熊熊的破敗小鎮…一切都不再虛幻。

拋開生死,一切都是小事。
好好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原標題:《一刷九分,再刷滿分,這年度大片果然夠硬》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