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戰汛︱紅色預警:千里淮河多段開閘蓄洪
連日暴雨侵襲,淮河防汛迎來大考,蒙洼、南潤段、邱家湖、姜唐湖四大行蓄洪區同日啟用。
7月20日上午8時32分,接國家防總命令,位于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的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放水,蒙洼蓄洪區已啟用蓄洪。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淮河干支流水位全面上漲,位于阜陽市境內的淮河干流王家壩段于20日凌晨2時許超出保證水位,并仍保持上漲,目前,淮河王家壩段到正陽關段已全線超警,這意味著淮河汛情進入到嚴峻態勢。
自1954年至2007年,王家壩閘累計12個年份15次開閘蓄洪,蓄洪總量達75億立方米,為削減淮河洪峰,確保兩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滬交通大動脈、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馬功勞。
“安徽商報”微信公眾號20日午間最新消息:記者從王家壩水文站了解到最新消息,截至今日10時32分,王家壩閘已經動閘5次,抬高2.5米,進洪流量達1279立方米/秒。目前,王家壩閘已開閘超過2小時,水位達29.62米,較開閘蓄洪時的29.75米,下降0.13米。
蒙洼蓄洪區里有4個鄉鎮,居住著近20萬人口,除了需要撤離的群眾外,其余群眾居住在131個地勢較高的莊臺上和6個保莊圩里,洪水進入蓄洪區后,他們的居住區將會變成一個一個孤島會對生活、交通帶來很大影響。
“安徽商報”微信公眾號介紹:相關救援人員會通過皮艇等救援方式為居住區的人們運送物資。淮河水位下降后,才會把蓄洪區下游的退水閘打開,把蓄洪區的水重新放到淮河中,一旦開閘蓄洪,洪水在蓄洪區里滯留的時間會很長。
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2020年7月20日11時30分繼續發布淮河王家壩河段洪水紅色預警,淮河干流正陽關站20日10時36分水位為26.50米,達到保證水位,目前水位仍在上漲,升級發布正陽關河段洪水橙色預警。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提請相關區域有關單位及社會公眾密切關注雨水情變化,加強防范、及時避險。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開始蓄洪的不僅僅是千里淮河第一閘的王家壩閘。
據人民網安徽頻道消息:7月20日上午9時16分安徽省防指命令,淮河南潤段進退水閘開閘放水,蓄洪區啟用蓄洪。
人民網安徽頻道介紹:南潤段蓄洪區1954年至2007年共破口蓄洪14次,今年第一次為開閘蓄洪。南潤段進退水閘為開敞式結構,共5孔,單孔凈寬8米,閘孔總凈寬40米,底板高程21.00米,門頂高程28.50米。工程于2008年11月開工建設,2010年12月竣工。
安徽媒體安徽網20日午間消息:12時,接省防指命令,邱家湖進(退)洪閘開閘放水,蓄洪區已啟用蓄洪。邱家湖行蓄洪區1953年定為行洪區,至2007年以前破口行洪,共運用16次,2009年新建邱家湖進(退)水閘,改為進退水閘控制運用。相應蓄洪庫容1.67億立方米。
另據“潁上發布”微信公眾號20日下午消息:20日下午13時,經省防指商淮河防總同意,姜唐湖進退水閘開閘放水,蓄洪區已啟用蓄洪。
姜唐湖行洪區位于淮河中游左岸,潁上縣境內,1953年辟為滯洪區,1972年改為行洪區,2003年調整為行蓄洪區,2004年唐垛湖與霍邱縣姜家湖合并成為姜唐湖行洪區,2007年以前為破口行洪,現改為進、退水閘控制運用(2007年汛期第一次運用進退水閘行蓄洪),行洪區共運用17次。相應蓄洪庫容7.6億立方米。
中新網7月19日消息介紹:針對近期降雨和淮河干流水位上漲情況,7月19日上午,淮委向安徽省水利廳發出通知,要求按照預案抓緊組織做好蒙洼、南潤段、邱家湖、姜唐湖行蓄洪區運用人員轉移工作,充分做好行蓄洪區運用的各項準備,確保適時安全運用。
淮河眾多分洪閘,為什么王家壩閘備受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發源于河南桐柏山的淮河,歷史上是一條獨立水系,由于受黃河奪淮入海影響,使得淮河下游大部分河道被泥沙淤平,堵了淮河入海口并形成洪澤湖。為緩解淮河水患,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修建了蘇北灌溉總渠和與之平行的淮河入海水道。盡管如此,但洪澤湖地勢還略高淮河,造成淮河水排泄阻力大,由此淮河成為中國最難治理的河流。
淮河中、下游至洪澤湖出口約700公里,地面落差只有22米,而淮河下游河道坡降平緩,狹窄彎曲,宣泄不暢,洪水難以迅速流向下游。所以說王家壩閘水位上升乃至行不行洪與阜陽本地降雨關系不大,關鍵受上游地區降雨影響。
開閘蓄洪需要達到兩個條件:第一,達到29.3米保證水位;第二,上游中游降雨量也是重要考量條件。一旦達到這兩個條件就要根據國家防總統一指令做好開閘蓄洪準備。
自1953年建成以來,王家壩閘先后12個年份15次開閘蓄洪,為削減淮河洪峰、保淮河安瀾立下汗馬功勞,也鑄就了濛洼地區人民“舍小家顧大家、舍局部顧全局”的“王家壩精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