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吃藥怕副作用,不吃藥怕死?如何正確看待藥物不良反應
原創 崔醫聲 醫聲相伴崔松說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藥物最常見的一種不良反應——過敏,今天我們繼續談談藥物常見的另外兩種不良反應。

藥物常見的第二種不良反應是和藥物在人體的代謝和排泄過程有關,比如說藥品說明書上還會印“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為什么?因為這種藥可能是經過肝臟或者腎臟來排泄的,如果你的肝臟或者腎臟出問題了,它的排泄途徑受到影響,排不出去就會出現藥物濃度在體內的升高,藥物蓄積在體內。比如說肝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我今天吃了這個藥過了多少小時就排光掉,但是現在我腎臟出問題了,再吃這個藥,經過腎臟只能排掉50%,那么今天吃了一顆藥,排掉50%,明天再吃一顆藥,又排掉50%,沒幾天我就藥物中毒了。所以這是跟排泄途徑有關。



比如說有兩種功能相反的藥物,一個叫β受體激動劑,一個叫β受體阻斷劑。
β受體激動劑吃下去以后就讓支氣管擴張,我們透氣就比較舒暢,所以能治療哮喘,但是它的副作用是心跳加快,治療哮喘的時候吃多了心跳就會變快,這個不良反應就是它的正作用的加強。
而β受體阻斷劑的作用剛好相反,它可以讓心率減慢,但是它會讓我們的氣管收縮從而誘發哮喘,所以心臟病患者服用后心臟挺舒服的,結果哮喘發了,也是有可能的。每種藥都是一把“雙刃劍”,兩種作用都有可能發生。


所以醫生開藥給你吃以后,經常會問:“你有沒有全身酸痛啊?有沒有沒力氣呀?”然后隔段時間驗個血,驗一下肌肉損傷的指標有沒有升高。
因為我們了解這些副反應,就會很有意的去規避掉發生的可能性。

以前有一種降壓藥叫米諾地爾,這個藥吃下去,病人發現身上的汗毛明顯增多了,本來長得挺好的,結果毛發開始多起來多難受啊,這個藥就被淘汰了。一轉身,它就變成了一個很好的治療脫發的產品,只是不能口服,吃下去的話全身的毛都要增長了,現在是外用的,擦在頭頂,是謝頂男士的福音。
因為副作用淘汰掉了一個藥,又因為它這個副作用變成一個新藥,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首先你要做的就是信任醫生,他給你用這個藥肯定有他的道理。
第二個要信任的是藥品,一個藥品從新藥到商品,有一個很長的臨床檢驗過程,安全性不好,肯定就不可能成為商品。
當你已經不是一個健康的人,必須要吃藥來維持健康的時候,把自己疾病的危險度和藥品可能出現的副反應的危險度相對比,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了。
當你身體健康沒有問題的時候,如果你隨便吃保健品,追求的不是藥,而是“完全無害”,你要知道,只要是藥就不可能“完全無害”。只要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能正確的認識藥物副作用。

我告訴你,我更喜歡第一種藥。它把所有的副作用都寫給你,其實它里面說清楚了,哪種副作用是常見的,哪種副作用是罕見的,而不是模模糊糊地寫兩行字。
所以啊,我個人的經驗,如果打開藥盒看到說明書很長,寫了好多好多的副作用,讓人看了都不敢吃的,其實那些才是真正負責的公司,如果它上面如果就寫著不明確或者是沒寫幾行字的,那些藥才不敢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