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暹羅拾珠|泰國“四王子”退黨以守為攻,巴育兩面受壓陷尷尬
起于4月下旬的泰國執政聯盟第一大黨公民力量黨的內斗近日又有新進展。7月9日上午,泰國各大媒體接到緊急通知,前公民力量黨黨魁、財政部長烏達瑪;前公民力量黨秘書長、能源部長頌提拉;高等教育部部長素威,以及總理府副秘書長高薩四位政府高層、公民力量黨元老,亦即“四王子”團隊,將于當日中午召開記者招待會,集體宣布辭職。這一消息讓剛剛沉寂數日的泰國政治斗爭頓時升溫。
此前,公民力量黨內斗中的一派——副總理巴威上將派系就曾逼迫烏達瑪和頌提拉主動辭去黨內職務,但無果而終,6月1日,公民力量黨巴威派系18位執委集體辭職,超過半數的執委辭職使得烏達瑪和頌提拉成為看守黨魁和秘書長。而在6月27日該黨選舉新一屆執委的黨員大會上,巴威副總理“眾望所歸”地登上黨魁寶座,烏達瑪、頌提拉卻未見于執委會名單之中。
2019年泰國大選前,“四王子”也曾集體辭去政府部長職位,出任公民力量黨管理層,帶領該黨在大選中獲得佳績,最終成功領銜組閣,為泰國現總理巴育上將連任立下汗馬功勞。時隔一年多,集體辭職的戲碼再度上演,令媒體紛紛猜測“四王子”葫蘆里賣的究竟是什么藥。眾所周知,巴威派系屢次逼宮的目的,不是別的,正是希望他們能夠騰出部長席位,以安撫黨內各個山頭。難道“四王子”已經放棄抵抗,不得不辭去部長職位?
答案終于在7月9日的記者會揭曉,“四王子”所辭并非內閣部長之職,而是退出公民力量黨。筆者在此前的分析文章中曾經寫道:“屆時,落選的烏達瑪、頌提拉等人必須做出決定,是高昂頭顱離開公民力量黨,另立門戶,還是繼續留在黨內,收斂鋒芒,積蓄力量,靜待時機。”
看來,他們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是高昂頭顱,離開政黨。他們選擇這一方式,背后有何戰略考慮?又會對即將到來的泰國內閣調整產生何種影響?筆者將逐一分析。
以退為進,以守為攻
“四王子”集體退黨,并未十分出人意料。然而,選擇在這一時機,以這樣的方式,還是頗為耐人尋味。筆者認為,這一招看似退卻逃離,實則卻是以退為進、以守為攻,可謂是一妙招。只要時機把握得準,分寸拿捏得好,便可挽回敗局,有“置其死地而后生”之功效。而即便失敗,也可賺得體面。
首先,這一時機為“四王子”團隊贏得輿論和道義優勢提供了良機。6月27日,新當選的公民力量黨秘書長——“三友派”的阿努查在隨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工作愿景,提及疫情后須盡快恢復國家經濟。阿努查透露,現任總理府女發言人納樂蒙教授將會領銜經濟團隊,同時會邀請多名國內知名經濟學家、企業家加盟經濟團隊。
眾所周知,頌奇副總理和“四王子”正是政府經濟團隊的主要班底。阿努查言論至少透露出兩層意思:一是公民力量黨新任執委們決心將頌奇與“四王子”派系驅逐出內閣,由巴威派系取而代之;二是此前傳言將擔任財政部助理部長的納樂蒙教授將直接領銜經濟團隊,極有可能是一步到位,就任部長,甚至副總理。
阿努查此言一出,立刻引發泰國社會集體噓聲。很多知名人士都質疑納樂蒙的能力無法擔此重任。泰國知名媒體人素提猜·云在個人臉書賬號上用極為醒目的大字發出質問:“是真的嗎?公民力量黨任命納樂蒙領銜經濟團隊!”著名大法官初查·西盛毫不客氣地指出:“從納樂蒙作為政府發言人一年多的工作表現來看,她在公眾面前所展示的能力基本上與政府沒有發言人無異。總理一定非常了解實情,所以才會另外任命塔威信醫生擔任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如果讓納樂蒙擔任抗疫發言人,估計民眾們不會相信政府,也不會給予合作。在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今天,應該要任命國際社會認可的、與前世貿組織總干事素帕猜、前財長功·查滴瓦尼同一層次水準的經濟專家領銜經濟團隊。”
社會輿論在批評質疑納樂蒙之時,也展示了對“四王子”團隊的同情與認可。著名社交賬號Darin Karn 發文表示:“四位共同幫助建立此黨,幫助你們競選,與大家并肩戰斗。但是在誘人的利益眼前,曾經辛勤勞作的老牛,現在沒有用了,你們就用刀子親手將它們捅死。這樣的做法,叫做背叛!現在全國都同情甚至憐憫‘四王子’團隊……你們也許可以贏得權力斗爭,但是你們不可能能夠贏得我們人民的心!”
這樣的輿論環境無疑為“四王子”團隊贏得了道義上的主動權。烏達瑪和頌提拉在退黨新聞發布會上都表示:“我們雖然退出政黨,但事實上并無任何矛盾,主要是為了讓新任執委會能心無旁騖地開展工作,而我們也將繼續在內閣中履行自己的使命。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巴育總理的統一指揮下解決民生疾苦,而非政黨斗爭。”新聞發布會次日,能源部長頌提拉便在個人臉書賬號上傳了自己去外府視察發電廠的照片,展示了危難關頭為國效力的良好形象。
其次,這一時機為“四王子”團隊贏得巴育總理信任提供了良機。除去納樂蒙形象不佳這一因素外,“四王子”選擇這一時機以退為進,也有經濟形勢方面的考慮。泰國經濟學界普遍預測,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形勢極不樂觀,極有可能是全年之中的最低谷。此前一些大型企業一直強撐著沒有大幅裁員,但是如果經濟持續蕭條,恐怕大裁員在所難免,經濟寒潮即將來襲。從巴育總理的角度出發,寧可繼續使用已經長時間磨合的原班人馬,而不會冒著巨大風險在眼下臨陣換將。只要政府經濟團隊第三季度能夠全力以赴,贏得巴育的信任和倚重,就可以在內閣調整中占據有利態勢。
同時,烏達瑪、頌提拉在新聞發布會上反復強調,自己未來是否繼續擔任部長,在于巴育總理一人裁定。他們主動退出公民力量黨,站到了同樣不是公民力量黨黨員的巴育總理身后,向巴育效忠,是希望能夠傳遞出這樣的信號:頌奇以及“四王子”團隊所擔任的內閣職位,并非公民力量黨應有的名額,而是屬于總理個人的“公共名額”。也就是說,即便公民力量黨重新選舉執委,他們也完全無需讓出內閣席位。
再次,“四王子”的退黨舉動,維護了個人的尊嚴,留足了后路。烏達瑪、頌提拉、素威和高薩四人均畢業于名校,在加入軍政府擔任部長之前早已成名。他們一直強調,自己并非“職業政客”,而是憑借技術專長立身。因此,在山頭林立、良莠不齊的公民力量黨內部,“四王子”派系可以說是一股清流。他們在與玩弄政治于股掌之間的“職業政客”群體的斗爭中敗下陣來,寧可高昂頭顱離開,也不希望仰人鼻息,寄人籬下。6月27日晚,素威在個人臉書賬號上傳了一張圖片,配以如下文字:“鳥兒不會在意所棲息的樹枝是否折斷,是因為它對自己堅強的翅膀充滿信心”。這段文字體現了四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傲氣。憑借他們的能力,即便未來被調整出內閣,也絲毫不失顏面,而且退出政壇后的天地或許更為廣闊。
進退維谷的巴育總理
就在“四王子”團隊宣布退黨的當天,巴威的鐵桿小弟西拉議員便公開表示,“既然四位已經不是本黨黨員,便應同時辭去部長職位,將名額交還本黨。”巴威則氣淡神閑地表示,非常尊重四位退黨的決定。但是,處于權力中心的巴育則陷入了尷尬的兩難境地。
事實上,他一直處于困境之中。一方面是自己的巴威老大哥,另一方面是自己所倚重的經濟團隊,同時也是在2019年大選中托舉自己成為總理的重要力量。究竟應該傾向于哪一方,真的很難做出抉擇。4月底,公民力量黨內首次傳出黨爭之時,巴育已經做過一次“消防員”,及時撲滅了火星。孰料矛盾并未解決,不到一個月,便又繼續爆發。
此次“四王子”集體辭職,令巴育再度面臨巨大壓力。在即將到來的內閣調整中,“四王子”是否要繼續留任,涉及到未來的政治走向。毫無疑問,巴威希望將包括頌奇副總理在內的4個內閣席位全部騰出,由公民力量黨執委替換,增強本黨在政策制定方面的影響力,既可提升政黨凝聚力,又可為下一輪大選積累資本。
但是巴育對巴威派系的人執掌經濟團隊確實不太放心。同時,愛惜自己羽毛的巴育也不希望外界視自己為“傀儡總理”,完全聽從巴威上將擺布。加之“四王子”團隊曾經為自己出任總理立下汗馬功勞,這次脫離公民力量黨效忠巴育上將,對巴育寄予了很高期望。如果將這一派系完全調整出閣,似乎也太說不過去,稍有不慎,還會令自己背上“鳥盡弓藏”“過河拆橋”之類的罵名。
因此,當記者就“四王子”辭職事件采訪巴育時,巴育表示尊重他們的決定,并且就內閣調整一事進行說明。巴育認為,內閣席位大部分由執政聯盟主要政黨議員人數比例決定,但是也有若干席位,是屬于由總理決定的“公共名額”。記者們詢問“四王子”的席位是否是“公共名額”,巴育回答:“當時確實是的”。
筆者認為,在新一輪內閣調整中,頌奇副總理以及“四王子”派系可能不會全部落榜,巴育至少會保留一至兩個席位。至于五人是否同氣連枝、共同進退,則不得而知。當然,也存在一種可能性。巴育無法抵制來自巴威以及公民力量黨的壓力,不得不將頌奇和“四王子”全部調整出局,將內閣名額交由公民力量黨安排。但倘若巴育仍然希望得到頌奇團隊的支持,則可采用炳上將和差猜擔任總理時期(編注:兩人分別于1980~1988;1988~1991擔任總理)所使用的策略——“顧問制度”。
對泰國政治史熟悉的讀者應該知道,炳和差猜擔任總理時,在重要政策制定過程中,往往更多地依靠總理顧問團隊,而非內閣部長。炳總理甚至規定,總理顧問有權列席內閣會議,但不允許主動發言。但如果總理點名要求某位顧問發言,則顧問可以在內閣會議上提出政策建議。鑒于巴育上將在某種程度上與炳上將具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隸屬于某一政黨,而是超然于政黨政治之外,因此巴育是否也會采用炳總理的老策略,非常值得觀察。
此外,與炳執政時期泰國政局相類似的另外一點是,炳出任總理時,得到了阿鐵上將的鼎力相助,但是隨著政局發展,炳與阿鐵最終分道揚鑣。同理,巴育能夠上位總理,可以說巴威和阿努蓬功不可沒。但是政治演變到當下局勢,巴育-巴威-阿努蓬是否依然是鐵板一塊,很值得懷疑。甚至有傳言說,巴威在擔任公民力量黨黨魁之后,下一個目標便是取代巴育總理之位,至少也是取代阿努蓬的內務部長一職。關于這一點,筆者仍持有懷疑。
筆者認為,若要判斷巴育和巴威之間是否存在裂痕,有一個指標可以參考,那就是巴威在接下來內閣調整后擔任什么職務。如果仍然維持現狀,只是一個負責打擊人口販賣、森林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副總理職位,則說明巴育和巴威確實是分工明確,默契一致,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二人在表演“二人轉”。但是,如果巴威被任命為副總理兼任國防部長或兼任內務部長,抑或是副總理兼管國家警察總署,則說明二人之間裂痕已深,我們最近所看到的所有政治斗爭都是巴威與巴育的政治角力與博弈。
(“暹羅拾珠”是泰國問題研究專家秦翊的專欄,在宏大視野下對泰國政情、民情與外交關系做有料有細節的全方位觀察和剖析。兩周一期,不見不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