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家講壇》尋歷史鏡頭下“消失的宮殿”
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光輝奪目的宮殿建筑群,承載并見證著王朝的盛衰榮辱。對于古人來說,它們表現的是理想的居住環境和獨有的文化符號,而從現代來看,它們就是“活化石”般的歷史印記。本周酷我暢聽《百家講壇》,就與聽眾一起從《消失的宮殿》(第二部)系列節目中追尋時間的齒輪,感受土木磚石下的歷史靈魂和宮室建筑神秘奪目的光彩。

《消失的宮殿》(第二部)將依次從秦、漢、唐、北宋等朝代的著名建筑群開始講述,其中不僅有歷史上備受關注的龐大結構,更有匪夷所思等待世人揭開神秘面紗的府庫小型建筑等。例如在“秦朝霸業”節目中,秦朝統一六國后所興建的號稱“天下第一宮”的秦阿房宮,就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秦朝的都城咸陽當時大興土木營建新宮,而在秦始皇的構想中,橫穿咸陽城的渭河將作為一條軸線象征天上的銀河,兩岸分布的宮室猶如散落的滿天星斗,然而這座“天下第一宮”直到秦朝滅亡都未能建成,它空前的構想中究竟藏著怎樣的秦朝密碼?這一龐大建筑的興廢歷程,與王朝命運的起伏又有何關聯?
除探秘秦朝的建筑密碼,在本周中酷我暢聽還接連更新了“漢宮大殿”、“府庫榮光”、“唐室之隆”、“唐宮驚夢”等節目,從見證了漢朝幾代皇帝更迭和重大歷史事件的未央宮,到作為中國最早的“國家圖書館之一”的,西漢時期重要圖書保管地天祿閣,以及凝聚了千百年來東方智慧美學,大唐王朝歷代皇帝都曾發號施令的大明宮等,都在本周更新中陸續為聽眾解鎖。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消失的宮殿》(第二部)系列節目,是由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李凱、東南大學副教授沈旸等共同精彩講述,司馬遷、劉向等大名鼎鼎的文人學者都曾出入過的天祿閣,有哪些不一樣的寶貝?未央宮在建立初期時為何會建立的如此華麗?大明宮起初又是為何人所建?快去節目中尋找答案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