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個昆蟲界“男團”解散,不是因為唱歌一般
原創(chuàng) 吳小咖是個好孩子 物種日歷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兩千多年前,莊子就通過《逍遙游》奠定了蟪蛄延續(xù)至今的知名度。
但你知道,蟪蛄其實是一種蟬嗎?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們便把蟬視為高潔不染的象征,把它作為寄托情思的載體,歌頌居多,相憐為主。可是,蟪蛄卻似乎被排除在這“高潔”的蟬族之外。
“城市不識江湖幽,如與蟪蛄語春秋。”每每提及蟪蛄,它似乎總是“夏蟲不可語冰”的代言。這不公的待遇大概要歸罪于蟪蛄與眾蟬不同的樣貌:多數(shù)蟬有著透明的薄紗般的翅膀,而蟪蛄的翅膀則有顯著的色彩——并非華麗的亮色,而是樹皮一般的晦暗的保護色。


乍一看,這樣暗淡的色彩讓人覺得蟪蛄就像一只小蛾子,而非“高居悲鳴飲露”的蟬。鄭樵在《通志》中記載:“莊子云蟪蛄不知春秋,則是今四、五月小紫青色者。”可見蟪蛄一詞的專指性,自古以來便比較明確,少有爭議。

蟪蛄所在的半翅目-蟬科-蟪蛄族在非洲較為興盛,分布在東亞的物種并不算多。在中國,蟪蛄族包含了蟪蛄屬 Platypleura、蛉蛄屬 Pycna、毛蟪蛄屬 Suisha、非洲蟪蛄屬 Afzeliada 等四個屬,十余個物種,我們?nèi)粘Kf的蟪蛄就是蟪蛄屬的一員,它也是少有的能分布到北方地區(qū)的蟪蛄族昆蟲。
蟪蛄相對易于辨識,但在華中和華南地區(qū),也可能會和黃蟪蛄 Platypleura hilpa、蛉蛄 Pycna repanda 等混淆。

在中國,蟪蛄分布廣泛:北起遼寧,南至海南,西自四川盆地,東迄舟山群島;可以說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可能見到這些樹皮色的小蟬。同時,蟪蛄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非常適應城市環(huán)境的蟬類——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喧鬧的大都市中也不難見到它們。
在華北地區(qū),蟪蛄從五月中旬開始鳴叫,它們實際羽化的時間還要早一些;越往南方,這個時間點就相應越早,當然,也會結束得更早。蟪蛄的鳴聲比較單調(diào),是相對單一的“吱”聲,沒有婉轉的曲調(diào);聲調(diào)比蚱蟬尖高,但音量要小很多,不算吵人,但可能讓人有一種耳鳴的錯覺。
蟪蛄的鳴聲。錄音自北京種群。音頻:吳小咖是個好孩子

盡管顏色不太符合我們對蟬的固有印象,但蟪蛄還是有著蟬科的標準外形:寬闊的頭部,厚實充滿肌肉的胸節(jié),兩對能掛連在一起的翅膀,六條短足,以及短而緊湊的腹部。它們有一根針管樣的刺吸式口器,會將口器刺入植物枝條,吸食植物汁液為生。
蟪蛄的前翅顯著長于后翅;前翅上布滿了陰影般的花紋,后翅則是統(tǒng)一的紫黑色,但有一個透明的邊緣。雄性蟪蛄的腹面有一對半圓形的腹瓣,腹瓣內(nèi)側有一套鼓膜發(fā)音器,雄蟬就是靠這里發(fā)出聲響;雌性則沒有這樣的結構。

蟪蛄是半變態(tài)昆蟲,小時候(若蟲期)生活在地表之下,靠吸食樹根的汁液為食。為了適應地下的挖掘生活,蟪蛄若蟲的前足非常有力(呈開掘足的形態(tài)),鋒利的齒突可以助它們在土壤中挖掘前行。
蟪蛄的若蟲很像是縮小版的蚱蟬若蟲,但體型更加渾圓緊湊——可能正是因為體型較小,似乎很少有人收集蟪蛄的若蟲回去炸食。這些若蟲經(jīng)過大約兩年的時間,在數(shù)次蛻皮后達到成熟若蟲階段,爬出地表,在樹枝上“金蟬脫殼”,羽化為成蟲。


羽化后的蟪蛄很快就能飛行,但還需要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成熟期,才會開始鳴叫求偶。蟪蛄通常單獨停在樹干上鳴叫,在保護色和斑駁的樹影下,它們很難被發(fā)現(xiàn),常常只聞其聲不見其蟬。不過在夜晚的路燈下,蟪蛄有時會被燈光吸引過來,這時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它們了。
進入成熟期的雄性蟪蛄有時也會數(shù)只群聚在一起,共同高歌,靠合奏聲吸引遠方的雌性。不過,當雌性蟪蛄到來后,這些合作的歌手們就變成了相互競爭的對手,互相排擠,以獨攬芳心。

盡管交配會大大損耗雄性蟪蛄的體力,但也不至于一次歡愉即死——運氣好的話,雄性蟪蛄會盡可能多地交配,直到衰老死亡。
雌性蟪蛄在交配后會選擇合適的枝條產(chǎn)卵,其腹部末端有一根結實的針狀產(chǎn)卵器,可以將卵產(chǎn)進堅韌的樹枝。孵化后的小若蟲會從枝頭掉落到地面,鉆入土壤,開啟它們漫長無光的童年生活。
在很多城市,蟪蛄是一年中最早開始鳴叫的蟬。相比若蟲期,它們的成蟲壽命并不算太長;最遲到七月中旬,在東部地區(qū)的城市中,蟪蛄便基本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聒噪惱人的黑蚱蟬和悠揚悅耳的蒙古寒蟬的合奏,它們在接手唱臺的同時,也宣告著熬人的三伏天終于到來。


而蟪蛄,這些看似生于春暖花開、死在盛夏將臨的小蟬的另一代,此刻正在地面下韜光養(yǎng)晦,感受著你行走時帶來的震動,等到來年五月花滿,再與你相見于初夏。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6年第170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作者@吳小咖是個好孩子。
夏蟲從不沉默
地下潛伏十七年,一朝出土滋兒哇
高顏值、有靈性!知了可不只有黑色
好好的出游,怎么總有刁蟲想害朕!
沒逮過搶手“紅蜻蜓”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原標題:《這個男團解散,不是因為唱歌一般,而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