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暹羅拾珠丨泰國執政黨內斗升級,“無聲政變”進行時?
6月1日,泰國政壇風云突變,執政聯盟第一大黨公民力量黨18位執委集體請辭。根據該黨黨章規定,超過半數執委辭職,則必須在45天之內舉行黨員大會,選舉新一屆執委會。34位執委里18人請辭,絕對不是個別行為,而是集體行動。此舉意味著隸屬于泰國副總理頌奇派系的烏達瑪和頌提拉已經不再是公民力量黨黨魁和秘書長,僅為看守黨魁和秘書長。
早在今年4月底,新冠疫情仍在肆虐之際,泰國多家媒體便爆出執政黨同室操戈,公民力量黨戰略委員會主席巴威上將逼宮奪黨的猛料。隸屬于頌奇派系的公民力量黨黨魁、財政部長烏達瑪和該黨秘書長、能源部長頌提拉,據稱受到來自黨內大佬的壓力,被要求辭職。但是由于總理巴育的制止,烏達瑪、頌提拉安然度過一劫,內斗暫歸平靜。然而表面的平靜,往往隱藏著更為猛烈的風暴。

泰國總理兼國防部長巴育
這次黨爭,正如此前筆者所分析,明為黨內領導權的爭奪,實質上的目標是內閣部長席位。尤其是烏達瑪、頌提拉等人所擔任的財政部、能源部部長席位更是令無數政客夢寐以求。與此同時,巴威上將將被提名擔任公民力量黨新任黨魁的消息甚囂塵上,盡管當事人矢口否認知道此事。
疫情未息,民眾質疑“奪黨”行為
巴威“奪黨”事件的升級,在泰國社會再度引發轟動,有關公民力量黨內斗的報道鋪天蓋地。總體來說,公眾輿論對此事件大多持質疑和批評態度。
首先,民眾和媒體質疑為何巴威派系偏要選擇疫情尚未平息、經濟面臨巨大下行壓力之時發起黨爭。巴威派系主要攻擊目標正是“經濟國師”頌奇副總理麾下的“四王子”(烏達瑪、頌提拉、素威、高薩)派系。
頌奇、烏達瑪、頌提拉均為巴育政府經濟團隊的領軍人物。新冠疫情期間,盡管巴育政府宣布啟動《緊急狀態法》,將行政權力由各部部長手中收回,但是在出臺對受災民眾經濟安撫政策以及疫情后恢復國民經濟等重大問題上,巴育依然主要依靠頌奇團隊。
因此,巴威派系選擇在這一時間節點發難,確實有些不合時宜。況且,坊間傳言巴威意圖讓現任財政部助理部長汕迪·蓬帕取代烏達瑪擔任財政部長。但汕迪·蓬帕形象不佳,廣受詬病,加重了民眾的質疑。
其次,民眾和媒體對巴威“上位”黨魁表示很難理解和接受。眾所周知,巴威幾年前因為“名表丑聞”而形象受損,此后又因其愛將——泰國移民局長素拉切警中將“星隕事件”(編注:指去年4月素拉切突然被解除職務)備受牽連。盡管泰國肅貪委員會經過調查,已經給出“名表均為巴威上將借自朋友,不涉貪腐”的結論,但大多數民眾仍然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認定巴威是巨貪大腐。而且,巴威上將年事已高,走路都顫顫巍巍,需要攙扶,很多人認為他應該頤養天年,而不應趟這趟渾水。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巴威迫不及待地要搶奪公民力量黨黨魁一職,并非其最終目標,畢竟黨魁只是一黨首腦。他的最終目標其實是希望借此契機,成為執政聯盟第一大黨掌門人,進而登堂入室,取代巴育,成為泰國總理。比如他信時期的安全事務顧問、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院素拉查·班隆素教授認為,始于4月的“奪黨”行動其實是1948年鑾披汶麾下4名軍官逼迫寬·阿派旺總理24小時內辭職的歷史重演,是“無聲的政變”。這場“政變”是否如同72年前幫助鑾披汶第二次登上總理寶座那般,幫助巴威成為總理,非常值得關注。
巴育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表現,使其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處于急速上升狀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處于攻堅階段之際,泰國民眾自然不希望巴威通過黨內斗爭,威脅到“抗疫英雄”巴育的地位,進而引發政壇動蕩,影響國計民生。
兩大派系各執一詞,孰是孰非?
面對民眾和媒體的普遍質疑,巴威派系骨干人馬密集出擊,在各種場合“澄清真相,以正視聽”。他們抨擊烏達瑪、頌提拉作為黨魁和秘書長“身居要職,毫不作為”。
隸屬于“三友派”,同時也效忠于巴威的公民力量黨議員西拉表現得最為積極。他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烏達瑪作為黨魁,從來不關心本黨議員,與議員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導致議員們都覺得非常‘寂寞’。烏達瑪本人也曾說過,自己工作非常忙,根本沒有空去管理黨務。我們需要的不是這樣的黨魁!”
而巴威派系議員,同時也是公民力量黨執委之一的猜亞武,在一次電視節目采訪中毫不客氣地指出:“公民力量黨的官方網站竟然因為欠費而被迫關閉!這一切都是因為本黨領導不作為所導致。連一個網站都管理不好,更別說管理議員們了!”此外,巴威派系還攻擊政府經濟團隊在抗疫過程中表現欠佳。西拉甚至說:“世界上如果有一個政府給老百姓發錢,還被老百姓罵的,那就是泰國政府。”
在抨擊烏達瑪、頌提拉的同時,巴威派系還不斷強調:無論是哪國的政黨,管理層調整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次公民力量黨管理層調整完全是“撥亂反正”之舉,畢竟烏達瑪、頌提拉對于本黨而言,并非真正具有權威性和堅實民意基礎的領導。烏達瑪、頌提拉等人來自于頌奇的經濟團隊,麾下并無議員,在傾聽代表民眾的議員心聲時,始終有一層隔閡。所以,很多議員尤其是中部地區議員都呼吁盡快調整。只有經過徹底的改革調整,公民力量黨內部才會愈加團結穩定,堅如磐石,擔負起治國理政的重任。
6月3日,“三友派”核心人物、司法部長頌薩公開談稱:“此次重選本黨管理層,可以比作結晶的水晶被雕琢,以實現更高的價值。”
另外,巴威派系要員們還前所未有地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對巴威擔任黨魁一職的堅定支持。無論是西拉、猜亞武,還是宣布18名執委辭職的公民力量黨副黨魁派汶,以及文化部長伊提蓬,都高度肯定巴威在公民力量黨建設發展過程中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認為巴威是最適合擔任該黨黨魁的政治家。憑借著深厚的從政資歷,巴威無論在本黨議員,還是其他政黨議員中,都有著極高的聲譽。而且,巴育和巴威關系密切,可以說巴威是巴育最為信任之人。如果巴威擔任黨魁,將會更好地配合總理巴育的工作,公民力量黨也將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治理和發展。
然而,受到巴威派系攻擊的頌奇派系(“四王子”派系)也不甘示弱,在多個場合猛烈回擊。一向刻意避開記者采訪的頌奇一年來破天荒地首次主動走向記者,接受采訪。他首先強調,這是黨派內部爭斗,與己無關,因為自己與巴育總理都與政黨無關。但是他表示非常遺憾,應該將用于黨爭的力量投入至為國紓困中去。他問記者:“對此感到厭煩嗎?”
公民力量黨發言人,同時也是烏達瑪秘書的塔納功則表示:“政黨管理層調整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選在眼下,明顯不是合適的時機。全世界都在稱贊泰國政府抗疫獲得的巨大成功,百姓也都對公民力量黨的貢獻交口稱贊。但是,有些人為了本派系的利益不惜損害政黨利益,發起黨內斗爭,影響本黨形象。在這個時候,應該要以解決人民疾苦為第一要務,派系之間的矛盾可以相互商量,增加了解,而不應激化矛盾,影響大局。”
針對有人抨擊烏達瑪不關心議員,缺乏溝通,塔納功回應道:“烏達瑪一直強調,議員們所反映的百姓民生問題一定要置于最優先解決位置。而且,頌奇副總理也是身先士卒,每周都有兩天在財政部參加會議,并現場做出指示。這次抗疫過程中,財政部為1500萬民眾每月發放5000銖補助金,創下了歷史記錄,得到了民眾們的贊揚。而烏達瑪就算工作再忙,一般也都參加本黨的會議。”
或許是專門針對頌薩所謂的“水晶雕琢,價值倍增”的言論,塔納功表示:“烏達瑪是一塊真金,真金不怕火煉!”當然,他也承認巴威在公民力量黨中的核心地位和巨大影響力。
烏達瑪表示,45天之內舉行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管理層。至于自己能否繼續留任,要看黨員們的意愿。但是,政黨管理層變化并不代表內閣調整。至于自己會不會被調整出內閣,一切要以巴育總理意見為準。“四王子”之一的素威·邁星西表示,暫時不會考慮辭職,做出決定之前,必須要和巴育總理和頌奇副總理協商,畢竟當初是他們把“四王子”招入麾下為國宣力的。
巴育面臨三大難題
公民力量黨內部矛盾已經“家丑外揚”,公諸天下,并將不可避免地持續激化。7月中旬之前,公民力量黨會舉行黨員大會,選舉新一屆管理層。就目前形勢而言,巴威出任黨魁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之百。盡管巴威公開表示“自己尚未做好準備接任黨魁一職”,但他也強調“一切都要看黨員們的決定”。
屆時,落選的烏達瑪、頌提拉等人必須做出決定,是高昂頭顱離開公民力量黨,另立門戶,還是繼續留在黨內,收斂鋒芒,積蓄力量,靜待時機。當然,這一問題其實無關緊要,去也罷,留也罷,都不會影響巴育政府的穩定性。
關鍵的問題在于,公民力量黨管理層的改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巴育政府內閣調整。筆者認為,巴育和巴威之間應該已經進行過協調,不會在這一問題上發生重大分歧。此前,巴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已經明確表示“政黨改組管理層是很正常的事情”,這說明巴育不會再像4月底時出手制止。這也意味著,頌奇團隊離開巴育政府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頌奇團隊集體離任,會為巴育內閣騰出4個席位。這為巴育平衡公民力量黨黨內各派勢力以及執政聯盟內各參政黨派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但是,巴育仍然面臨著多重困難。首先,頌奇團隊離開后,由誰來填補政府經濟團隊的真空?如果按照此前媒體公布的“內閣調整方案”,汕迪·蓬帕升任財政部長,納樂蒙升任財政部助理部長,或許并非最佳方案。后疫情時代,泰國政府最為重要的工作是重振經濟,促進就業。主管經濟事務的副總理、財政部長等關鍵崗位如果由政客擔任,則專業程度有限,效果不彰,可能引發民眾不滿。但是要在短期之內物色合適的團隊加盟,也并非易事。
其次,自豪泰黨、地方力量黨作為執政聯盟參政黨,經過近一年時間發展壯大,麾下議員數量都有了大幅提升。自豪泰黨由原先的51個席位增至61席,地方力量黨由原先的3席增至5席,同時聯合其他“1票小黨”共同成立“社會事務派”,地方力量黨麾下的議員人數實際上已經接近20人,是一支不可小覷的政治力量。在重新組閣時,如何能夠滿足這兩個黨派增加內閣席位的訴求,是巴育面臨的又一大難題。
再次,公民力量黨內部派系斗爭公開化以及巴威出任該黨黨魁,可能會導致該黨民意基礎遭受削弱。巴育作為公民力量黨提名的唯一總理候選人,盡管并非該黨黨員,但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何與未來可能成為黨魁的巴威做好協調,既不傷害“東方虎”陣營的同袍之情,又能保持作為政府首腦的獨立地位,維護好自己樹立的親民勤政形象,或許這是巴育最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暹羅拾珠”是泰國問題研究專家秦翊的專欄,在宏大視野下對泰國政情、民情與外交關系做有料有細節的全方位觀察和剖析。兩周一期,不見不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