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游戲直播平臺,請不要以網課名義割“后浪”的韭菜
央視新聞6月8日對“游戲直播平臺借免費網課想學生推廣網游”現象提出了質疑和批評,用戶要在虎牙直播之中進行網絡學習,必須要先瀏覽“LOL”(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絕地求生等騰訊出品的熱門游戲「精心包裝的游戲廣告」和信息。另外在“二次元”、“交友”等非游戲板塊秀場性質較為突出,同樣包含了大量兒童不宜觀看內容。截止目前,筆者發現虎牙直播APP之中,已經把之前隱藏在最后的“一起學”板塊下架了,而原本這些網課的評論區及網頁上植入一些游戲廣告,用戶點擊之后可以直接下載。

而在網課板塊投放游戲廣告,把網課置于游戲內容之后,在斗魚平臺一樣存在。這兩家游戲直播平臺經常放在一起比較,相同點是騰訊均為第一股東,其中騰訊對虎牙占股36.9%,擁有50.9%的投票權,騰訊對斗魚占股比例為38%,擁有38%的投票權;現在兩家的游戲內容以及主播均以講解騰訊主打的“吃雞”游戲為主。也就是說,孩子們在騰訊投資的游戲直播平臺上網課,需要先扛住騰訊游戲投放的「精心包裝的廣告」帶來的誘惑,實在是難為孩子們了。筆者不得不擔心,有多少孩子沒忍住先去玩了游戲,把網課忘到腦后?

(左圖為虎牙APP導航圖,右圖為斗魚APP)
要知道,游戲內容本身并不是純粹的免費內容,沉迷游戲內容不僅荒廢時間和學業,還可能讓用戶通過打賞、充值購買裝備而耗費大量錢財,而通過疫情期間學生在家必須上網課而以此獲取未成年的流量,吃相相當難看。這并非個案,從司法機關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隨著網課增加相應對于網游投訴明顯增加,往往一些學生上面開的是網課,底下運行的是網游,這也是中國家長在親子關系之中常常發生的困擾、憤怒、無奈的事情。

疫情期間游戲行業營收逆風暴漲
疫情期間人們上網時間和人數急劇增加,游戲直播用戶以及平臺營收都水漲船高了。虎牙在2020年一季度營收為24.1億,同比增長47.8%;而斗魚第一季度營收達22.8億,同比增幅高達53%。騰訊在2020年Q1營收1080.65億,同比增長26%,其中網游收入同比增長31%至372.98億元,手游收入同比增長64%至347.56億元。

在第一季度,無論從游戲直播平臺收入漲幅,還是從游戲在自家生態之中被講解、分發,騰訊無疑是最大贏家,有人說,“虎牙、斗魚這兩家上市公司都成為騰訊的打工仔”,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虎牙、斗魚接受了騰訊的融資,重點運營騰訊游戲是必然。騰訊擁有更雄厚資本開發和收購市面上的爆款游戲,而游戲直播平臺作為騰訊游戲的下游延伸,可以降低騰訊游戲的用戶獲取成本、并通過對粉絲進行深度運營來延續騰訊系游戲的生命周期。游戲直播平臺的核心壁壘是游戲版權授權,騰訊曾經投訴其他非投資短視頻平臺下架與《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絕地求生》等游戲內容,理由是“游戲錄拍畫面及元素的著作權歸騰訊所有,無權擅自使用”。游戲上下游內容的生產、流通都在騰訊系內封閉流轉,精準觸達各年齡層用戶。
因而,虎牙、斗魚已成為了騰訊游戲的“流量池”。可以預料的是,騰訊投資的其他公司比如快手、B站等也會成為騰訊出品游戲的“下游”。據了解,去年11月份快手游戲直播日活已經達到5100萬,而二次元的策源地、后浪聚集的互聯網平臺嗶哩嗶哩CEO陳睿明確表示,B站會進軍游戲直播。
可以說,誰控制游戲分發運營的渠道,誰就能最終控制一款游戲最終的用戶規模水平。
游戲直播平臺的“難處”
透過央視報道的“學生要學網課之前必須要看網游內容”的不合理現象,虎牙等平臺不可能沒有事先意識到問題,但是由于受到資本牽制,游戲直播平臺很難做出靈活的“創新”,虎牙很難在首頁之中給予非游戲內容以流量推薦,也很難在平臺上保持一片沒有游戲廣告植入的“凈土”。
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在被央視點名之前虎牙的官方介紹是“以游戲直播為主的彈幕式互動直播平臺”,而最新虎牙直播APP引導頁上顯示“技術驅動娛樂-彈幕式互動直播平臺”,沒有再對“游戲直播”進行突出。

可見,虎牙也知道僅憑游戲直播這樣的垂直定位,未來的發展將越來越受限,王校長宣告破產的“熊貓直播”就是前車之鑒。虎牙斗魚們迫切需要拓寬賽道,以免被B站等后起之秀沖擊、擠壓生存空間,因此,疫情期間開拓在線網課想必也是其試水的領域之一。
我們呼吁媒體加強監督、家長更關心未成年的上網環境,也希望游戲直播平臺對00后高抬貴手,強化平臺監管,而要想真正突破當前的流量魔咒,還是要注重自身游戲產品生態的多元化,莫被資本綁架,給予更多游戲產品成長壯大空間,追求行業良性循環,或許才是打破增長瓶頸的正途。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