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漢大學回應:被撞損的“老牌坊”可以完全修復
“原材質是鋼筋水泥,幾天內應該可以修復如初。”6月7日,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大學早期建筑“老牌坊”修復工作正在加緊進行,被撞損的牌樓可以完全修復,其他情況以武漢大學文物保護管理發布的“說明”為準。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6月7日凌晨發布消息,武漢大學文物保護管理處于6月6日發布了《關于武漢大學早期建筑“老牌坊”意外損傷情況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墩f明》稱,2020年6月6日凌晨2:30左右,位于洪山區街道口區域勸業場的武漢大學“老牌坊”被附近工地施工的混凝土攪拌車碰擦,導致部分受損?!袄吓品弧苯ㄓ?934年,是武漢大學早期建筑之一,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目前,肇事車輛和人員已被控制。文保部門已緊急為受損老牌坊搭設了臨時支護措施,并啟動搶險加固和文物修復工作。《說明》還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對肇事企業和人員依法嚴肅處理,盡快科學完成文物修復工作,并由洪山區牽頭在牌坊周邊采取加裝限高桿等有效保護設施,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確保文物安全。
武漢大學“老牌坊”緣何居于千米外的鬧市
6月6日凌晨2:30左右被撞損的武漢大學“老牌坊”,位于勸業場,離武漢大學正門約千米。
“老牌坊”緣何居于千米外的鬧市,而不是武漢大學校門口?據武大方面介紹,武漢大學在創辦時候的規制和占地面積都很大,從現在的武大正門到“老牌坊”之間有一條“大學路”,路兩邊都是樹木,沒有建筑物,是當年李四光設計的。大約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兩邊建筑漸漸多了起來,改革開放后,“大學路”湮沒在鬧市,漸漸不見蹤影,“老牌坊”也成了孤懸校園之外的武大歷史建筑物。
“老牌坊”風雨中矗立了86年
武大最早的牌坊,也位于街道口勸業場的“老牌坊”處,建于1931年,木制,仿北方牌坊式樣,四柱三間歇山式結構,琉璃瓦頂,略施斗拱,油漆彩繪,古樸大方。那時,該處是一片開闊地,木牌坊建成次年毀于龍卷風。1934年,武大在原址建造鋼筋水泥沖天式牌坊,牌坊通體以青灰色水刷石飾面,檐部施以綠色琉璃瓦裝飾,與珞珈校園內的主要校舍建筑風格一致。正面為校名“國立武漢大學”,背后為六個篆體的漢字:“文法理工農醫”,表明當時所設的六大學院。
就這樣,武漢大學“老牌坊”在風雨中矗立了86年。
曾被兩度復制于武大正門
隨著時代變遷,“老牌坊”漸漸被周邊林立的高樓包圍,留在勸業場;而武大的大門,也退回到現在所在的位置。
1992年,為迎接建校100周年華誕,武大以“老牌坊”為藍本,開始興建新的大門牌坊,于1993年教師節前建成。據悉,這座新牌坊在整體模仿“老牌坊”的同時進行了一些輕微改動。
2012年,因八一路隧道修建,武大校門新牌坊被拆除。當時不少學生有疑問,為何不平移保留下來。武漢大學回應:“沒有文物價值,不值得平移。”
拆除當日,一些學生拍照留念,更有武大學生收藏牌樓拆下來的石塊留作紀念。
武大新牌坊被拆除后,引起武大學子的懷念。時任校長李曉紅在珞珈山水論壇上發帖:“現在的大校門根據規劃要拆,但要在附近重建,不是拆了就沒有了。最老校門附近市里答應給予整治,還武大的歷史風貌。大家不用擔心,您會找到自己心愛的校門?!?/p>
新的武漢大學牌坊很快重建。核心元素仍是復建了勸業場的“老牌坊”,此次進行了一定比例的放大。經歷86年時光沉淀,“老牌坊”已經從最初一座單純的“指路牌”,變成了承載了珞珈山大學文化的重要符號,第二次被復制于武漢大學正門口。
(原題為《武漢大學回應:被撞損的“老牌坊”可以完全修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