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團月付上線迎戰螞蟻花唄,先消費后還款江湖誰能笑到最后?
原創 江瀚視野觀察 江瀚視野觀察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互聯網金融圈來說,最大的話題無疑就是美團上線了月付功能,美團月付正式向螞蟻花唄宣戰了,大家都在好奇這個來自于美團的產品到底如何能夠實現對螞蟻花唄的逆襲,畢竟對于螞蟻花唄來說,美團月付顯得有些姍姍來遲,這么晚才上線的月付真能重演當年微信支付偷襲珍珠港嗎?

在螞蟻金服“花唄” 、京東白條、微信分付之后,互聯網消費信貸領域迎來了一位具有潛力卻姍姍來遲的挑戰者——美團 “月付”。5月29日,美團金融宣布,在經過一年時間試運營和產品迭代之后,美團信用支付產品美團月付正式上線。
據介紹,“月付”產品只要使用者年滿18周歲、完成實名認證后,美團活躍用戶在美團系app消費時都可以先用美團月付授予的信用額度完成支付,最長免息期38天,按時還款,平臺不收取任何費用。同時,美團月付支持賬單延期還款和賬單分期還款,最長可分12期。“在花費近一年時間試運營和產品迭代后,美團信用支付產品美團月付正式上線。”當日,美團官方對外發布消息稱,只要年滿年滿18周歲,且完成實名認證的美團活躍打開美團app,首頁搜索“美團月付”便可申請開通該款產品。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多數用戶的分付產品額度僅有1000元、500元兩檔,資金方包括了美團旗下的重慶三快小貸公司、億聯銀行等金融機構,資金實力稍弱;螞蟻花唄則在上線五年中,已經數次提額,最高授信額度可以達到20萬元,而且花唄早已上線了“餓了么”場景的信用支付。與此前造成消費亂象的“現金貸”產品不同,“月付” 等互聯網信用消費產品往往有著明確的場景依托,在風控授信方面更有優勢。在花唄和月付的對比之中,更顯示出二者所屬互聯網公司的“生態圈”實力。據了解,目前,美團內部已經有包括外賣、出行、酒店、旅行、生鮮等多個高頻、小額生態場景可以使用月付,而這些場景與信用消費的杠桿效應結合,或可以再次激活美團用戶的消費能力。


眾所周知,互聯網的信用類產品最有名的無疑就是螞蟻的花唄、京東的白條以及前不久灰度測試的微信的分付,仔細看這種信用類產品的業務類型相對都比較統一,相比于商業銀行的信用卡產品來說,互聯網機構的信用類產品是一種以個人使用習慣和信用評分為依托,為個人提供的信用支付額度,讓用戶在某些企業場景中可以使用,先消費后還款的類信用卡產品。從本質上來說,這些互聯網信用產品就是一種類似于信用卡的虛擬商業信用產品,可以認為是一種以自身業務場景為依托商業互聯網金融信用業務。
我們自己測試了美團的月付產品,作為一個美團的資深用戶來說,我們拿到的月付額度相對不高只有一千元,可以說美團在月付業務上面還是相當謹慎,并沒有螞蟻花唄上來大幾千甚至上萬的投放信用額度,所以還是一種相對比較謹慎的做法。那么,就讓我們看看美團月付能否逆襲吧?


第三,美團月付將會成為鞏固美團市場的重要抓手。面對著巨大的支付市場需求,支付能夠幫助互聯網公司把用戶牢牢鎖定在其體系內部,根據美團自己的數據,美團月付可有效提升美團的支付訂單轉化率,試運營期間,月付用戶的美團訂單量平均提升超20%,交易金額平均提升超15%;據其披露,美團月付可有效提升美團的支付訂單轉化率,試運營期間,月付用戶的美團訂單量平均提升超20%,交易金額平均提升超15%。也就是說,美團做月付可不僅僅是推出個信用支付工具那么簡單,而是通過美團月付實現對于用戶的鎖定,將用戶習慣留在美團體系內部,從而推動美團自身生態相互轉化的模式。
因此,美團月付也許在線下全面通用場景上還不能徹底擊敗花唄,但是美團月付將會是美團金融業務乃至于整個生態的重要環節,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