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可愛暴擊:為什么你需要一張貓照片?
原創 簡單心理 簡單心理


江湖邊 ? 編輯
我有次跟同事阿忙一起吃飯,偶然瞥見了她的微信:她男朋友發來一張貓兒子Nikki的近照。

這招的確有用。
看見自家毛孩子不知世間險惡的睡姿,阿忙立刻覺得內心柔軟了許多:“哎,還吵啥呀,有Nikki在,還能分了咋地,分了兒子歸誰”?
嗯?一張貓片,竟然勝過任何情緒管理課嗎?
說正經的,“可愛的圖片”真的管用
心理學家Nittono等人201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看可愛的圖片,不僅可以提高行為表現,還可以讓人的注意力更集中。
研究人員讓一部分人看小動物照片,另一部分人看成年動物的照片,之后衡量他們各自在一種手工任務中的表現。
在這項實驗中,動物的“可愛度”是通過“與人類嬰兒的相似度”來衡量的,比如小小的身體、大腦袋、大眼睛、一個高高的突出的額頭等等。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Nittono發現,那些看可愛照片的人,在工作任務中的表現會比其他組的人好得多。
所以,你知道為什么那么多年輕人花錢也要云吸貓了嗎?
沒事在抖音上刷刷小貓咪的我們,其實是在踐行積極心理學!

專門研究“可愛的力量”的學者Joshua Paul Dale 在一篇名為《Cute studies: a emerging field(可愛研究:一個新興領域)》的文章中指出,渴望可愛的人越來越多了。
這種可愛潮流始于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通常被稱為“卡哇伊”),后來慢慢蔓延到東亞,現在正成為世界各地的主流。如今,從時尚到娛樂再到產品設計(有一個新興的工種叫做“可愛工程學”),可愛已經無處不在。

可愛心理學:它為什么重要?
1943年,著名的動物行為學家Konrad Lorenz創造了“kindchenschema”(嬰兒圖式)這個術語。
他認識到,某些特征(即嬰兒的物理形態),會引發“aww”反應。
比如,大眼睛、胖乎乎的臉頰和走路不穩這樣的青少年特征,在人們眼中都超級可愛——它也是小狗、小猴子和人類小嬰兒之間的共同之處。
一個可愛的對象,不僅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還會激發我們的保護欲,和與之建立聯系的期望。Lorenz認為,可愛是具有進化適應性的特征——因為它可以融化最堅強的心,迅速把我們變成忠誠的看護者。
大量研究都證實了這類“看護者”假設。比如:
Sherman等人(2009)的一項創造性實驗發現,與看成年貓狗照片的人相比,看奶貓奶狗的志愿者會在一項操作游戲種表現得更好;
Kringelbach等人(2016)的神經學研究發現,可愛的反應不僅僅是由視覺特征引起的。它也可以由可愛的(嬰兒的)聲音和氣味觸發。而且,可愛不僅能讓人細心和更好地照顧他人,它在增進感情聯結、移情和幸福感方面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可愛侵略”:如果你想瘋狂上手捏它,你不是一個人
你沒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看到可愛的小嬰兒就瘋狂想上手捏,但不那么可愛的(就不太想……)
可愛的小貓咪就需要頻繁“接客”(被摸被揉捏),但不那么可愛的就可以安安靜靜地自己玩兒……
這很正常。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可愛鬼,真的是在攻擊一部分人的腦神經。這個現象被稱為是“可愛侵略”。

這個概念的科學證據最初由Oriana Aragon和同事們證實。2015年,他們在《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發表的一篇研究,首次提出“成年人對可愛的嬰兒有更多的‘可愛侵略’感覺”——他們在看到小baby以后,大約會經歷如下一系列情感連鎖反應:
1、“這個嬰兒好可愛”,“這個寶寶好乖好棒”!
2、逐漸感到不知所措:“我受不了了!”“AWSL(啊我死了)”)
3、最后體驗到“可愛侵略”。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解釋為,“可愛侵略”可能有助于調節無法抑制的積極情緒。
Katherine K.M. Stavropoulos等人發表在《行為神經科學前沿》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可愛的攻擊性與大腦在獎勵和情感系統的活動有關。
這種“被積極情緒淹沒的感覺”,很大程度上可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經歷了“可愛侵略”。這兩者之間的中介因素,是“一個人的不知所措程度”。
簡單地講,一個人越不知道咋辦,TA就越受到了可愛の暴擊。

另:熊貓也是有飯圈的,明星熊貓還有自己的站姐。不信你去看@ipanda
“可愛侵略”到底有多普遍呢?
在Stavropoulos的研究中,64%的人說過“它太可愛了,我真想捏爆它!”,74%的人說他們曾經捏過可愛的動物,60%的人說他們曾經捏過一個可愛的嬰兒。
所以,你現在知道自己為啥想踢掉電視上的那只毛茸茸的企鵝了嗎?

1、當你需要執行一項謹慎的任務前,來點可愛吧
Nittono等人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在做一項任務之前看可愛的動物照片,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準確性——俗稱“可愛暴露療法”(瞎說的)。
2、把你自己的可愛度調高(或調低)
不得不說,可愛的反面是一種操縱性力量,它也常常出現在人們的說服策略中。比如當你想要猶豫不決的爸爸買臺筆記本,孩子們就會本能地去撒嬌——削弱自己的地位,表現可愛,以引起對自己有利的回應。
反過來,當人們想表現獨立的時候,他們會舒展自己的身體(占據更多空間)、放低聲音。
3、把你的東西人格化,可以讓你更好地照顧它
如果你總有把東西弄壞、濫用或遺失財務的習慣,可以試試給它們起個名字,讓自己變得更專注、更有愛心和毅力。
4、想象別人“內心深處的孩子”,激發同理心
如果生活中總有一些讓人難以相處的人,你不得不與他們打交道、又總是充滿挫敗感。這時候,不如想象一下他們小時候是什么樣子——想象他們內心深處的孩子,激活你的關心和同理心,而不是被挫敗感占據。
5、在你的親密關系中,加入可愛的元素
為了體驗更柔軟、溫暖、平靜、聯結更緊密的感覺,你可以適當在伴侶面前展現內心沒有防御的一面。畢竟,“脆弱性”是親密關系中的一劑良藥。
也可以嘗試跟伴侶養一只可愛的小寵物——沒有比一個圓潤、可愛的生命體,更能創造一個有趣和異想天開的環境了。
最后,分享一只愛吐舌頭的可愛小貓咪,網紅Ikiru。祝你在一天的結尾擁有可可愛愛的暴擊!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your-online-secrets/202004/the-power-cute-things-make-you-feel-better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surprise/202001/why-you-need-more-cuteness-in-life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neuroscience-in-translation/201812/want-pinch-babys-cheeks-thats-cute-aggression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