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讀丨愿每個孩子的爸媽,都是“讀書人”
“孩子不是天生就愛讀書,習慣是需要不斷培養的?!薄凹议L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不能缺席的”“但是有些家長就是做不到,要求孩子讀書,自己卻玩手機。整天刷手機的家長培養不出愛讀書的娃?!?/p>
全國政協委員、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金云,今天在“委員通道”接受采訪時說,培養良好閱讀習慣要從娃娃抓起,而培養娃娃閱讀,要從父母抓起。
這番苦口婆心的話語,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經歷。
我這種70后,童年讀物遠沒有今天的孩子們豐富。我的閱讀饑渴,只能靠父母的書架滿足。上三年級之后,爸爸的書架向我開放了一半。盡管許多書是豎版繁體字,還有不少文言文,但哪管看得懂看不懂,什么《詩經》《楚辭》《三國》《東周》,一本接一本,半猜半蒙地“啃”?!都t樓夢》幾乎每年寒暑假都要復習一遍,以至于第一卷很快就散了架。
沒向我開放的另半個書架里,是一些父母認為不合適孩子讀的書,比如空了許多格子、此處省略多少字的《三言兩拍》,日記體小說《侍衛官雜記》,還有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之類。但我總能精準敏銳地躲過爸爸的眼睛,偷偷藏起一本,躲在被子里悄悄翻。
那會兒的快樂,大概就在于:書,非偷看不算讀也。書桌上擺著的是數學課本,抽屜里藏著的是梁羽生;被子上面是歷史,下面是《西行漫記》。
好吧,就如同臺上的監考老師對學生的小動作總是一目了然一樣,父母對我的偷看,早就了如指掌,但他們好像一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父母的參與感體現在,有次,媽媽沒收了我抽屜里的《冰川天女傳》,自己拿去讀了。后在那年暑假,從單位的圖書室借來了《七劍下天山》,把兩套書一起給了我,還順便給我借了一堆大仲馬。在我捧著《西行漫記》睡著后,爸爸幫我關上燈,只在第二天告訴我,別躺著看書。
得感謝我愛讀書的父母。時至今日,我年已八十的老母親用得最嫻熟的手機APP,竟然是“微信讀書”,還跟我組成了小隊薅微信的“羊毛”,掙無限閱讀卡。
不能想象,如果不是父母愛讀書,我對讀書的興趣會不會那么強烈而持久。
趙委員說的對,父母在一邊刷手機、打游戲、聊天、搓麻、看視頻,這樣的環境,怎能讓孩子愛上閱讀?我曾在街巷里聽到過一個父親用滿嘴臟話,大聲罵孩子。他大概不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我們總在強調“親子閱讀”,但什么才是“親子閱讀”呢?并不是父母帶孩子去書店買一堆繪本,接送孩子上各種早教課、興趣班,就完事。親子閱讀,既要親子,更要閱讀。不僅僅是陪讀,更要父母成為孩子進入書海的領讀者、導讀人。
美國詩人史斯克蘭·吉利蘭有一首詩叫《閱讀的媽媽》: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愿每個孩子,都有這種幸運,成為“富有”的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