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了翻開5歲兒子的包皮,我們全家齊上陣
原創 冬妮 果殼病人
疫情期間在家刷手機被科普:男童包莖,后果嚴重,抓緊時間。
我嗖地坐起來,為了未來兒媳婦的幸福生活,必須盡早解決這個問題。我迅速向隊友下達指令,洗澡的時候,慢慢地、柔和地、多次地、逐漸地把小二的包皮向外翻,直到露出龜頭為止。
隊友向來不靠譜,這次果然也沒讓我失望。一個禮拜過去了,我仍然沒有見到小二的龜頭,隊友拍拍屁股出差去了,留給我一個每晚睡覺都要哼唧“雞雞癢啊,雞雞癢啊”的小子。
我試圖用清水和藥水緩解,但似乎只能起一時效,到了半夜,還是要被踹醒一兩次:“媽媽!給我洗洗啊!”
這不成啊,隊友出差的第三天,我拍下有些發紅的雞雞,在兒童醫院網上問診。

很好!環境安全了就帶你去!
過了一段時間,包皮上那一點點紅消失了,他不再哼哼,我也忘了這碼事兒。
到了五月,和隊友帶老大去兒童醫院取檢查報告,小二抱著大腿死活要跟著一起。哎!你小子不提我還想不起來,你雞雞問題還沒解決呢!來來來,同去同去。
快速向下擼啊!
按照之前網絡門診的提示,我們掛了綜合外科,醫生給開了“包皮分離術”的單子。然后,護士拉著開開心心的兒子向一間神秘小屋走去。
小二脫了褲子,躺床上嘻嘻樂,隊友在旁邊按著他的手腳。消毒后,護士笑瞇瞇地逗弄著小二的小雞雞,隨口問些“幾歲啦、最喜歡幼兒園哪個老師呀”的問題。
正歲月靜好、笑語盈盈時,護士話語微頓,手指拈作環狀,朝著根部快速向下一擼,雞雞瞬間發出破布撕裂般的輕微爆破聲。小二一聲尖叫撕心裂肺,幾欲蹦脫隊友的胳膊:“疼啊!疼啊!雞雞疼啊!嗷嗷嗷啊啊啊疼疼疼!!!!!”

護士神色不變,在滿屋的凄厲慘呼聲中指點隊友:“出一點點血是正常的。你看這里,冠狀溝已經粘連了,要是來得晚,只能切上一刀……”話音未落,護士再次向下用力一擼,小二的嚎叫聲陡然上升十個調門,扭曲成慘叫雞音效,聲震全樓。
治療費80元,藥膏158元。回家路上,小二用一種活潑的、歪歪扭扭的步伐蹦跳著前行,偶爾抱著姐姐的胳膊:“疼啊!我疼啊!”
小號疼哭自不必說,上大號時候,他也在廁所里喊他爹:“爸爸快來啊!我要拉粑粑,雞雞疼怎么辦啊?”
隊友甚是不厚道,憋笑道:“你拉粑粑關雞雞什么事?讓它別疼啊!”
“不行不行,我一用力它就疼,粑粑就不出來啊!”
這一天,小二尿尿四次、大號一次,隊友全程提供陪廁服務,負責站在旁邊握拳加油。
“嗖一下就尿完,比以前快多了!”
遵照醫囑,前三天兌藥水浸泡雞雞十到十五分鐘,每天兩次。后三天翻開包皮清洗并涂抹藥膏。
“包皮分離術”做完之后的第二天,小二反饋尿尿不疼了。第三天他神神秘秘地分別拉著隊友、我、奶奶單獨分享:“我現在尿尿,雞雞口張開,嗖一下就尿完,比以前快多了!”嗯,厲害厲害,佩服佩服,失敬失敬!

隊友給娃泡完藥水,試著推了推包皮,除了小二嗷地咬了他一口,啥收獲也沒有,那包皮仍然一動不動。
于是趕緊給醫院打電話,你這分離術不靈啊!
護士不慌不忙:“沒事的,如果翻不開的話,明天再來醫院翻一次……有時候是粘連嚴重,有時候是家長膽小或者手勢不對,正常,有的要翻好幾次……看醫囑,一定要堅持每天翻,要不很快就粘回去了。”
隊友翻譯:家長下不去手,就讓護士來,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滿意為止。
可憐的小二估計這輩子都不敢見護士了,這陰影面積,嘖嘖嘖。
翻包皮、復位,真是個體力活!
這天是個大日子,進行到“翻開包皮,清洗并涂藥膏”環節。全家嚴陣以待,根據個人能力分配任務:我負責誘捕及安撫,婆婆力氣大負責摁住固定,見識過護士手法的隊友負責具體執行。
一切進行順利,雖然小二識出了我們的詭計并劇烈反抗,仍然光著屁股玉體橫陳地被摁在沙發上。
隊友的工作遇到麻煩。按照他的記憶,護士先是把小雞雞撥拉硬,然后嗖的一聲把包皮擼向根部。問題是現在小二大哭,雞雞根本硬不起來。
第一次計劃失敗,三個諸葛亮緊急開會研究如何讓一個五歲男孩硬起來。
這個挺難的,我們需要克服客觀條件困難以及倫理障礙。之前小二已經注意到雞雞的特殊感受,比如經常自己摸摸或者到處蹭蹭什么的,我一度很憂愁,還專門問過大夫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處理。
可是自從三天前慘遭毒手后,他碰都不肯讓碰雞雞一下。

我和隊友一邊默念這是親兒子,一邊輪流各種動手,此處省略一千字……但是,他仍然無動于衷!兒子!莫非你的某種功能也跟著喪失了嗎?你才五歲啊!
大概20分鐘后,終于有了勃起跡象。我把他在懷里放平,憑借多年來的默契,各崗位人員各就各位。小二反抗、大哭,卻被三座大山鎮壓。
這次動手環境很好,理論上隊友執行起來應該很順利。但是!他迅速地軟了!軟了!
隊友睜著純潔的雙眼看著我們娘倆,婆婆咬牙:“不行!咱只能硬來了!軟就軟,我來動手!”
雖然隊友不停地鼓勵:“看見了!看見頭頭了!勝利在望了!”婆婆仍然功虧一簣。
現在輪到心狠手辣的老母親了。在兒子的慘嚎中,我成功地看見了他的小龜頭,并根據隊友的指示繼續扒,細細的一圈粉紅色新肉露出來了,那就是傳說中的冠狀溝——見到你真不容易啊!
隊友伸出顫抖的手給小二涂上藥膏(他忘了清洗這步了),啊!任務完成了!
天是這么藍,陽光是這么明媚!我們露出了慈祥的、如釋重負的微笑。

你以為結束了嗎?沒有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我吐出一口氣,伴隨著小二悠長的痛哭聲仔細回憶醫囑劃重點部分:一定要復位!嚴防嵌頓!
于是我又把坐在奶奶懷里嚎的小子抓回來,試圖把親手翻開的包皮推回去。
但是包皮也是有尊嚴的:“你以為想讓我下來就下來,讓我回去就回去嗎?休想!做夢!不可能!”
任憑我反復揪、拉、推,它就是不回去!我能明顯看到,這玩意就是卡在那個溝里了。

越急越亂,小雞雞抹了藥膏,滴溜溜滑抓不住,而這時候,小二龜頭已經明顯發紫腫脹。
這樣不行!我本來是為了兒媳婦的幸福,可是我可能要沒有兒媳婦了!
我飛快地吩咐:隊友用藥水泡雞雞緩解痛苦,我趕緊穿衣服,婆婆找車鑰匙找口罩,以最快速度去醫院。
我穿衣服的手在顫抖,正在這時,隊友高呼:“好了!我給拽出來了!復位了!”
他激動地托著小二的雞雞展示給我和婆婆看,當年兒子出生的時候他都沒有“下作”到做出這個動作:“看!我發現包皮卡在那里,我就慢慢那么一拽,它就出來了!”
果然,豐富實踐經驗產生強大的動手能力。啊!隊友你實在太帥了!
這是最好的選擇
本人已是熟練的翻包皮工,達成連續五天打卡成就,能夠在隊友配合下快速完成抓娃、按住、扒包皮、清洗、涂藥、拉起嵌頓并復位系列工作。
肉眼可見,龜頭從泛白浮腫逐漸恢復正常,冠狀溝由粉紅色新肉過渡到較深顏色。小二的嚎叫也從剛開始的哭塌一座樓變成了現在僅僅震碎兩扇門,并且結束后可以自己一邊提褲子一邊哭哭啼啼地去領零食、蹲角落里療傷。
護士說,孩子包皮口狹窄,需要多翻一段時間才能不再卡頓,等將來孩子大一些,再根據情況決定要不要割包皮。
我當場石化。熬了這么久,不就是為了省下這一刀嗎?要切包皮的話,到時候一并處理不就好了嗎,何必現在多遭一遍罪?!
眼看著老母親顱內血壓劇增,護士趕緊挺身而出:“包莖的處理要先分離,知道包皮長不長,才能決定是否環切。”護士還說了,現在分離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包莖引起的感染,避免包皮束縛陰莖發育,而且“一次性分離+環切”術后護理非常麻煩,恢復時間要比龜頭光滑健康的孩子長得多,糟的罪也更多。
所以,這樣看起來麻煩和多疼一次,卻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排。
后續:
結束了當天翻包皮的任務后,婆婆攤在沙發上問:“你說以前一家好幾個小子,也不懂這事兒,后來咋整的啊?”
我滿臉深沉地回答:“所以現在男科這么火……”
好吧,雖然不知道是不是這么回事,但是想想醫囑最后一行字“以后洗澡時要求經常把包皮翻開清洗,講衛生,若不堅持到位清洗,包皮會再粘連”,頓時感覺歲月悠長,任重道遠。
醫生點評
方祺 | 南開大學附屬第一中心醫院 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生
看完這位寶媽的分享,不禁為他們全家參與“丁丁保衛戰”的果敢點贊。
包莖,顧名思義就是包皮將龜頭完全包裹住,使龜頭不能外露。幼兒的包莖絕大多數屬于生理性包莖,是自然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剛出生的孩子包皮只有一個狹窄的開口,往往包裹住整個龜頭。隨著年齡的增長,包皮口逐漸松弛,彈性越來越大,龜頭能夠露出的部分就逐漸增多。包皮逐漸開放的過程大約從3歲開始,時間有個體差異,有的早些,有的晚些。80%的孩子到8歲左右包皮都能夠上翻。
雖然生理性包莖不需要特殊治療,但對于3歲以上包皮口仍然較緊、上翻困難的孩子,建議去一趟兒童醫院的泌尿科,讓專業的醫護人員教寶爸寶媽們如何在家正確地給孩子徒手上翻包皮。
之所以建議家長要去一趟醫院接受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是因為父母愛子心切,如果只看科普教程,很難“痛下殺手”,有了醫護人員“斬釘截鐵”的示范操作,在家才能有勇氣執行下去。
在此給出徒手翻包皮的操作步驟:患兒仰臥,消毒后,操作者手持陰莖,將包皮用力向身體側推,使粘連處慢慢分離,上翻包皮至冠狀溝處,如有包皮垢、包皮結石,及時清除并清洗消毒,最后涂上抗生素軟膏,將包皮復原。
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如果粘連嚴重建議還是去醫院讓醫護人員操作。另外切記,上翻后一定要將包皮復原!如果未及時復位,使包皮口的環落在冠狀溝內,循環阻塞引起水腫,以致包皮不能復位,形成嵌頓包莖就麻煩了。
如果復原出現困難,可以在陰莖冠狀溝處涂上潤滑油(凡士林)。文中寶媽遇到的情況就是涂上油的陰莖特別滑,這里教家長們一個辦法,就是準備一些干凈的紗布,隔著紗布用手指接觸包皮,就可以牢牢固定住它了。
文中寶媽得知即使這樣費勁翻包皮,日后可能還需要做包皮手術,覺得為什么不干脆等到以后“一刀切”省事,覺得自己這些努力都白費了。
其實努力一點都沒有白費。患有包莖的孩子尿液會積留在包皮囊內,并不斷分解出刺激性物質,導致包皮垢或包皮結石形成,這容易引發細菌感染, 遠期甚至有誘發陰莖癌的危險。定期上翻包皮并清潔,這些情況發生的概率大大降低。
另外,如果包皮垢積存數年,那種粘連可不是簡單徒手上翻可以完成的,這時候想做包皮手術“一刀切”醫生也不會同意。局部炎癥會影響術后切口愈合,輕則形成瘢痕,重則局部感染擴散。定期上翻包皮并清潔是術后良好愈合的保證。
最后,定期上翻包皮并清潔,龜頭和包皮無粘連,就不會阻礙陰莖和龜頭的“自由生長”,到了7~8歲時,如果已經不存在包莖那最好,即使還有包莖現象,手術切除即可,也不耽誤孩子陰莖的發育。
作者:冬妮
編輯:黎小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