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建言:加強東北黑土地保護工作
5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提交了關于東北黑土地耕地保護和支持奶牛養殖的建議。
建議加強東北黑土地耕地保護
冷友斌在建議中表示,東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區之一,以土壤有機質含量高而著稱。黑土地耕地面積占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0.6%,占中國耕地面積的10.0%。作為稀缺資源,具有獨特的自然屬性。但自20世紀50年代大規模開墾以來,東北黑土區逐漸由林草自然生態系統演變為人工農田生態系統,“生態功能區”逐漸變成了“生態脆弱區”,影響東北地區農畜牧業的持續發展。如何能更好地保護黑土地,又能不斷地提高黑土地的質量,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目前,黑土區耕地存在開墾后期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導致耕地地力下降,和黑土地環境質量存在著潛在被污染風險的問題,因此冷友斌提出,要加強黑土地保護的研究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輪作和土壤耕作制度;強化黑土地保護工作的可持續性,落實科技-管理-生產三位一體,實現技術研發的原創性、系統性和應用性;鼓勵土地流轉、擴大經營規模、全面推進機械化、配套相應的補貼政策;加強宣傳力度和科技培訓強度,提高黑土地保護意識。
建議增強對種養結合與規模化奶牛養殖行業支持
冷友斌稱,近年來,我國奶業格局正加緊規模化、集約化進程,逐步提高規模牧場的飼養條件、產業素質和生產水平。但在規模化奶牛養殖的進程中,高污染、高成本以及產業配套設施等方面,均制約規劃化奶牛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
冷友斌注意到,目前在奶牛養殖中注意到存在,規模化奶牛養殖糞污產量大,消納糞污土地少;“現代農業+生態環保”相結合的綜合產業模式較少;奶牛養殖飼草成本偏高等問題。
因此,冷友斌提出,要增強對規模和集約化奶牛養殖行業的土地資源支持;增強對“現代農業+生態環保”相結合的綜合產業模式推廣力度;在大力推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過程中,考慮強調優先原則、成本最低原則和就地就近施用原則;建議增強有機農產品種植,消納有機廢棄物,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品牌;對規模化養殖場的屬地周邊配套一定規模的苜蓿種植基地并保證飼草料種植地的長期穩定性;對發展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養殖行業給予技術、財政、融資方面的優惠政策。
飛鶴于1962年成立于黑龍江齊齊哈爾,是國產奶粉的代表品牌之一。2019年11月,中國飛鶴(06186.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目前市值超1000億港元。2019年,飛鶴實現營業收入137.22億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39.35億元,同比增長75.5%。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