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治道丨村莊人居環境如何維護?以鄂東某村為例

夏日/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2020-05-23 15:38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研究所 >
字號

當前,基層不僅要重視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的建設,更要重視后期維護。圖為2020年4月14日,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小密鄉半逕村,工程人員正在施工,推進當地瀝青路面改建工程。  IC 資料

人居環境整治是當前農村建設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內容,關乎村民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關乎鄉村振興的成效。從全國范圍看,這項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很多不足。不足主要表現在,一些人居環境改善項目的前期建設與后期維護未統一起來。之所以會如此,既有維護缺失問題,也有維護不足問題。

但筆者2019年11月在鄂東地區C村進行為期半個月的調研和觀察后發現,一年多以來,該村以一條主要商業街為核心的人居環境保持了長期的整潔狀態。此時所要反思的則是:村莊人居環境短期改善后,如何實現長期的有效維護?

以下,筆者以C村為例,從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落實過程切入,在分析項目規劃設計的基礎上,闡述項目后期維護的機理與邏輯,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供借鑒與啟示。

一、項目的有效落實與主要做法

C村位于省道美麗公路經濟帶的一處建設節點,距離鎮區5公里。約有430戶,1700多人,12個村民小組。由于歷史上是貨物中轉地,C村形成了以一條商業街(下稱“街道”)為中心,以自然灣為基礎的地理空間格局。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村莊,在美麗鄉村建設的背景下,街道能夠獲得政府的大量資源的支持,是村莊建設與發展難得的機遇。

村干部雖然很興奮,但也面臨能否有效落實相關規劃的問題。村民不但興奮,也密切關注。在上級的指導下,村干部密鑼緊鼓地謀劃,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統一思想,明確環境整治的路徑與方向

在縣一級,2017年,該縣組織了大約一百位村書記到江浙一帶考察,了解先進地區的人居環境建設。在鎮一級,2017年,當地縣委書記帶領各村書記到安徽先進地區考察過當地的小城鎮建設經驗。

這樣的考察活動,統一了從縣到鎮到村的各級干部的思想,尤其是強化了村干部建設美麗鄉村的動力。

就C村本身來講,村莊建設還得依靠村民。為真正統一思想,村兩委(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自治委員會)曾租賃兩部客車,花費3000元,帶領街道兩側沿線的黨員和群眾代表共50多人,到安徽六安市金寨縣天堂寨鎮(這里擁有國家5A級景區)進行實地考察。

這樣的考察,令村民切身感受到了本地與先進地區的差距,為后期的項目落實提供了可借鑒的方向與路徑,也真正統一了思想。據干部講:“剛開始根本不知道到底怎么建,群眾也不知道會建設什么樣子,看過后才有了很多想法。”

二是分類推進,統一行動

街道共有200多戶人家,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普通住戶,占70%;二是商戶,占30%。由于歷史原因,人員構成比較復雜。按照村干部的說法,就是街道居住了周圍“兩縣,三鎮,十村”的居民。因此,開展動員和拆除違章建筑工作困難些。

村兩委取了分類推進的策略,即“書記先拆,其他干部黨員接著拆,最后是普通群眾”。并針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召開會議征求意見,最終在街道居民中達成了廣泛共識,推進了統一行動。

一些村民尤其是商戶意見比較大,他們認為拆除違章建筑會影響他們的生意,因此有一些抱怨和說辭,如要求工作人員拆違時,東西不能損壞。但這并沒有阻擋拆違的步伐,僅僅幾個月,絕大部分拆除工作就已經完成。最后還剩下兩個釘子戶,在村兩委工作無效的情況,由鄉鎮出面,最終有效解決。

二、項目的內容規劃與重塑空間秩序

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的關鍵是街道,項目資金投入約400萬元。主要整治工作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是拆除,提供空間基礎。由于歷史的因素,長期以來街道管理混亂,其環境可用臟亂差形容。這主要體現在大量違建房、違建棚的存在上,這些亂搭亂建的設施有五十多處;再就是各種遮陽棚、廣告牌,放眼望去,滿大街都是。還有電信公司以及電力公司的電線桿,上面的電線新舊混雜,無人清理。

在村兩委的主導下,依靠街道群眾,思想和行動統一后,大規模的拆除工作很快完成。

然后是建設工作,即重塑空間秩序。在參照與借鑒先進地區人居環境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按照項目要求,以及前期騰出的空間格局,村兩委進行了規劃設計。

一是街道中間的黑化硬化與兩側的道板磚鋪設。整個街道寬約15米,劃分為兩部分:公路部分是雙車道,寬約8米;兩側人行部分約各占3.5米。這兩部分色彩對比鮮明,作用與功能差異明顯,但能夠有效配合,滿足村民的需求。

二是花壇的設置與景觀燈的安裝。在人行部分,靠近劃分線,每隔7米左右建一個長2米,寬1米的花壇,美化綠化面積4千平方米。同時借助清理規范的電線桿安裝景觀燈35盞。這些規劃,一方面滿足了整個街道亮化和美化的客觀需要,另一方面有助于強化兩大區域的界限。

三是5千米的自來水管的改造升級以及污水管道的鋪設。街道住戶的生活用水原先并沒有統一的排放設施,導致污水橫流,污染街道環境,同時容易在住戶間滋生矛盾。這一類設施建成后,污水排放比較規范化,相關矛盾也大大減少。

經過十個月的工作,整條商業街大變樣,村干部感嘆:“損壞嚴重的水泥路,亂搭亂建的遮陽棚……這些都一去不復返。”道路寬廣變得名副其實,路面干凈整潔回歸自然美麗,空氣清新符合群眾期待。

作為C村村民居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街道環境的徹底改變,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三、項目的有效維護與環境持續美麗

項目建設完工,并不意味項目的結束,后期的維護更加重要,也更值得關注。沒有后期的維護,前期的建設成效就難以持續。后期如何有效維護?據筆者調研所見,當地的經驗主要如下:

(一)升級環保設施,提供維護的物質基礎

2018年前,街道環保設施相對簡陋,主要是以兩個水泥垃圾池為基礎。由于垃圾池建在公路首尾兩端,倒垃圾非常不方便,村民并不愿意往那里倒,只是放置在各自店鋪門口等待清潔工處理,但由于清潔工的處理不及時和不全面,時常垃圾滿地,導致整條街的衛生環境并不太好。

村兩委針對村民的衛生習慣,結合街道的新空間布局以及戶數,花費3萬元,采購一批環保設施,逐漸改變了村民的環保習慣。有村民表示:“以前隨便亂扔,現在有垃圾桶,就不好亂扔了。”

這些環保設施具體包括:

一是四個大型垃圾箱。根據實際的情況,可以自由移動,放置于街道的不同地點,用于整個街道的垃圾集中。這方便了住戶傾倒垃圾,滿足了住戶的需求。

二是多個小型垃圾桶。為規范住戶垃圾入小桶的習慣,村集體給每家每戶發放一個小型垃圾桶,足夠放置家庭日常性垃圾,但是每天都要往大型垃圾箱傾倒一次。

三是一臺清運車。根據村民集中倒垃圾的習慣,每日中午,負責人會集中清運垃圾箱的垃圾,避免垃圾長期堆積,污染空氣。

(二)建立清運環節,完善維護的管理體系

經過重新規劃和設計后,街道區域明確劃分為兩部分:一是住戶門前的石板路,二是街上的黑化的柏油路,形成了“群眾負責門前,市場負責主干道”的模式。同時通過收取衛生費的方式,強化群眾的責任意識,達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效果。

對于前者,按照門前三包的原則,由村民住戶自己負責。從觀察看,這里的村民是比較自覺的,自家門前的垃圾能夠及時處理,村民普遍認為“這是我家的范圍,我自己打掃”。

對于后者,村里聘請兩位保潔員,負責每日街道衛生打掃工作;聘請一位清運員,負責每日的垃圾的運輸處理。總計費用約3萬元/年,這筆費用的支付主要源于村莊收取的衛生費。按照普通住戶100元/年,商戶200元/年的標準收取,基本上能夠收齊。

(三)強化監督體系,構筑維護的規則網絡

在上述兩方面的基礎上,街道形成了三套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監督體系,構筑出維護環境的公共規則網絡,對住戶形成了有效約束。

一是村干部的日常巡查。村兩委辦公地點正處于街道的中間地帶,每天的值守干部會利用休息時間在街上來回走動,一旦發現有亂丟亂扔行為或者地面不整潔的現象,他們通常會當場指出,并在街道微信群中進行通報批評。

二是黨員包戶制度。長期居住街道的黨員約35位,按照就近原則,每個黨員包5至7戶,進行日常監督。這個制度激活了黨員的力量,強化了黨群關系,讓黨員成為住戶的直接監督者,使得監督責任更加明確。

三是村民相互監督。街道整治后,街道公私區域是比較明確的,“現在哪家不干凈,一看就知道”。一旦發現哪家門前有垃圾,該家村民就會受到其他村民的指責,認為其破壞街道環境,破壞公共規則、據一位村民講:“如果我看到亂扔,我肯定要說。”甚至有些村民會私下向村干部舉報,并拍攝照片。“如果被公開,這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

四、總結與反思

在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國家大量資源下鄉,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

據筆者調研所見,C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和維護經驗,可做如下簡單歸納:一是按照上級要求,結合當地特點,形成基本規劃;二是拆除清理違建亂建部分,為基本規劃落地提供空間基礎,然后分類推進;三是注重以明確的制度規范做好后期維護工作。

要害在于:在項目的落實過程中,通過重新規劃與拆除清理,原先混亂的空間格局被終結,公私界限得以明確化,空間秩序得以重塑。

日后維護期間,則以新的空間秩序為基礎,構筑一套“以監督體系為核心,以物質條件為基礎,以管理體系為重點”的相對完整的維護體系。

具體來講,是以村社為主導,以村民為中心,立足村集體的財政能力與群眾的基本需求,提供維護體系的物質條件基礎,潛移默化地塑造群眾的衛生習慣;運用組織化與自主化相配合的方式,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完善管理體系,強化村民的責任意識;建立以“日常化巡查-包戶制度-個人約束”為層級的監督體系,構筑維護環境的規則網絡,強化村民的規則意識。最終,權責利相互匹配的義務關系在村民中確立起來。

進一步反思是,當前有大量旨在改進農村人居環境的建設項目下鄉,但往往只重視建設而忽視相關設施投入使用后的維護工作,最終導致人居環境改善的相關工作事倍功半,后繼乏力。另一方面,有些項目雖然有后期維護,但往往過度強調基層組織的服務功能,卻不深入了解相關工程的受益者也就是村民的衛生習慣,忽視他們的責任意識,弱化了他們的規則意識,反而在村民中塑造出一套權責利不匹配的義務關系。

當前,基層不僅要重視類似項目的建設,更要重視后期維護。且在后期管理中,需要重塑一套相對完整的維護體系,實現項目建設與項目維護相統一,從而物盡其用,把有限的資源內化為村莊的助推器,助力美麗鄉村建設,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責任編輯:李旭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怎么看单| 哪里有百家乐官网游戏下载| 沙龙百家乐官网怎申请| 大发888官网 ylc8| 威尼斯人娱乐城| 百家乐闲9点| 百家乐二代皇冠博彩| 属狗与属鸡做生意| 网上百家乐官网信誉| 百家乐官网长路投注法| 百家乐官网代理龙虎| 波胆| 大发888娱乐城客户端迅雷下载| 榆次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娱乐城注册| 六十甲子24山吉凶| 百家乐官网赌术大揭秘| VIP百家乐官网-挤牌卡安桌板| 百家乐官网娱乐注册就送| 厦门市| 竞彩足球| 新利棋牌游戏| 大发888存款方式| 大发888游戏平台 df888ylcxz46 | 悦榕庄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皇室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是骗人的| 百家乐在线小游戏| 玩百家乐678娱乐城| 订做百家乐桌子| 圣淘沙百家乐娱乐城| 视频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透明出千牌靴| 中国百家乐技巧| 聚宝盆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真人百家乐官网来博| 百家乐官网游戏机压法| 汉寿县| 香港六合彩白小姐图库|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co| 百家乐技巧玩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