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退無可退的鎮江真的要“開跑”:自我加壓、逆勢上調增長目標
安逸的鎮江,這次看起來真要“跑起來”了。
4月28日,江蘇鎮江市召開今年疫情以來全市層面規格最高的一次大會——產業強市大會。這也是鎮江市黨政主官雙雙調整到位后,兩人首度聯袂“出場”、對外亮相。會上,鎮江新任市委書記馬明龍坦言,“有山有水有故事”的鎮江,在更加激烈的區域競爭新態勢下,正面臨著諸多重大挑戰,鎮江要踐行總書記“鎮江很有前途”的殷切期望,必須要以“跑起來”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在產業強市的新征途上“跑出激情”,“跑出加速度”。

緊接著,5月8日下午,鎮江市政府便召開“落實產業強市戰略、奮力實現爭先進位”工作部署會,呼應、落實鎮江市委的決策部署。會上,鎮江市代市長徐曙海提出,各板塊、各部門要聚焦江蘇省對各設區市的考核指標,堅定“使勁跳才能夠得到”,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努力實現各項工作的“爭先進位”。
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注意到,近年來在省內的經濟位次不斷下移的鎮江,似乎被逼到了退無可退的境地。5月8日鎮江市政府召開的工作部署會上,則是傳達出了“慢跑就是倒退”的鮮明導向。
自我加壓
新年以來,鎮江黨政主官先后調整。“蘇南干部”、在江蘇省商務廳廳長任上工作八年的馬明龍調任鎮江市委書記;南京市委常委、秘書長徐曙海則履新鎮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多少有些“氣喘吁吁”的鎮江。多項最新指標顯示,在和省內兄弟城市的“賽跑”中,鎮江的位次有些靠后了。
5月8日鎮江市政府的會議在肯定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指出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鎮江仍存在工業經濟發展不均、重點產業支撐不足、消費拉動明顯偏弱等問題。
不過,鎮江并沒有表現出畏難情緒。相反,受疫情影響、各地經濟都面臨著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鎮江卻在一些工作目標任務上逆勢“加碼”,體現出它“背水一戰”的決心。
會上,徐曙海透露,就在前一天,鎮江市決策層對今年上半年的工作目標任務進行了細化分解,特別是針對投入性指標,適當加壓,調高工作目標,今年鎮江的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由“增長6%”拉高到“要增長8%”,制造業投資目標由“增長7%”左右,提高到“增長10%”。
徐曙海說,鎮江市政府“連夜召開常務會”,研究并通過細化分解任務。他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按照“使勁跳才能夠得到”的原則對二季度工作指標進行分解,持續加壓奮進,奮力沖刺二季度。
比如,咬定全年目標不放松,要實施超常規舉措,發揚釘釘子精神,結合新一輪規劃編制,優化城市設計和產業布局。
還有,要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建立月度講評、專班推進、督查激勵等制度,讓“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愈發濃厚。

潛力何在
盡管面臨壓力,鎮江并沒有慌不擇路。相反,在一些領域還展現了向好的勢頭。
澎湃新聞從會上獲悉,今年一季度,鎮江市的省級、市級重大產業項目的完成投資額,序時進度均達近五年來的最好水平。
新業態加速發展,醫療器械產業鏈實現利潤3.14億元,增長84.7%。2家企業通過創業板核準和科創板IPO注冊。
鎮江市委辦的微信公號“創新鎮江”說,鎮江的產業基礎厚實,已初步形成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兩大千億級主導產業,萬新光學、魚躍醫療等頭部企業讓鎮江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而當下的鎮江還有諸多潛能沒有充分發揮。比如“有山有水有故事”的生態旅游資源,以及豐富的科教資源、港口資源等等。
在“疫情時代”,正在奮力追趕超越的鎮江,其醫療器械等新產業勢頭發展良好,這一現象也啟發了鎮江市決策層。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提出,在產業上,鎮江也要研究和實現“新路超越”。
本次鎮江市政府工作部署會上也提出,只要把工作狀態集中到落實產業強市大會要求上,提振精氣神,一直“拼下去”,那么奪取經濟工作的全面趕超和勝利,將指日可待。

鎮江思變
澎湃新聞注意到,近日,鎮江決策層頻頻釋放出一系列“變革求新”的信號。看起來,安逸的鎮江的確想“換個活法”。
鎮江古稱京口、潤州,和揚州隔江相望,西邊緊挨著江蘇省會南京。“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這正是寧鎮揚三市之間親密關系的生動寫照。
盡管隸屬蘇南板塊,但鎮江的經濟總量長期不敵省會南京、以及同處蘇南板塊的蘇錫常(蘇州、無錫、常州)三市。不過,長期以來,鎮江對于江蘇長江以北的很多城市來說,還是有優勢的。
但近年來,隨著南通等城市的強勢崛起,鎮江步子慢了。正如“創新鎮江”發表的文章中說,鎮江有從“蘇南后位”滑向“全省后位”的危險。
難道,鎮江真的甘心淪為蘇南洼地,導致滬寧黃金線發生斷層?面對區域競爭激烈的態勢,鎮江必須爭先進位。
“我們立于蘇南,就要堅持蘇南定位,發揚蘇南精神,拿出該有的水平。”“創新鎮江”如是說。
澎湃新聞注意到,產業方面,鎮江將在加速度、競爭力和軟環境三個方面實現發力,補上固定資產投資不足、規上企業數量偏少等短板。
在區域融合發展方面,鎮江首先要實現自身的“市域一體化”,將丹陽、鎮江新區和揚中組合成產業“金三角”,和過去略顯零散的“小鎮江”說再見。
而在思想和發展思路上,鎮江仍需進一步解放。
本次鎮江市政府工作部署會上也談到,要強化“超常規”舉措,在政策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積極探索創新,突破成規定式。
這正是作為蘇南城市該有的樣子,也是當下的鎮江渴望應有的樣子。當長江以北的南通正在努力變得“更蘇南”,鎮江豈能“去蘇南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